第一章 金圣叹其人 1
一 金之生平 1
二 金之个性 5
三 金之著述 10
四 “爱国志士”辨 13
五 “封建政权叛逆”辨 17
六 “杰出启蒙思想家”辨 20
七 金之人生理想 27
八 金之著书情结 30
九 金庄严肃穆的一面 32
第二章 金圣叹对《水浒》的评改 34
一 金评《水浒》之时间 34
二 金腰斩《水浒》之疑案 37
三 金腰斩《水浒》之功过 41
四 金评《水浒》之政治倾向 45
五 金评《水浒》之特点 56
六 金评《水浒》之意义 60
第三章 金圣叹的小说理论体系 63
一 金提出的小说理论 64
二 金批评的方法 72
三 金创立小说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条件 77
第四章 金圣叹的小说观 82
一 金超越李贽的地方 82
二 金对小说艺术的感受 88
三 金对小说创作的理解 94
四 金论小说本质 98
第五章 金圣叹的性格说 104
一 作为小说的一个审美范畴 104
二 金对“性格”本质的认识 106
三 金论“性格”与“环境”的关系 111
四 金的典型化理论 113
第六章 金圣叹论次要人物的塑造 117
一 金论次要人物的作用 117
二 金评次要人物的着眼点 122
三 金论次要人物的刻划 127
第七章 金圣叹的情节理论 131
一 金对情节的界定 131
二 金论情节美 133
三 金论情节与性格的关系 136
第八章 金圣叹的闲笔论 138
一 关于非情节因素的一个重要概念 138
二 金论散落故事情节之外的非情节因素 140
三 金论潜隐故事情节之内的非情节因素 142
四 金论闲笔的审美功用 144
第九章 金圣叹论环境描写 149
一 金所理解的环境 149
二 金对景物描写的要求 153
三 金对景物描写的艺术分析 156
第十章 金圣叹对《水浒》文本的解析 160
一 金对情节结构的解析 160
二 金对“主题”结构的解析 164
三 金对意义层面的解析 168
第十一章 金圣叹的艺术想象论 171
一 金论艺术想象的虚构性与真实性 171
二 金论艺术想象的审美性及那辗 174
三 金论艺术想象的性格逻辑与角色体验 177
四 金论艺术想象的因果逻辑 181
五 金论艺术想象的社会性和创造性 183
第十二章 金圣叹的小说技法论 187
一 “八股文法”辨 187
二 “零散琐碎”辨 190
三 金批技法之特色 193
第十三章 金圣叹论细节描写 197
一 金论细节描写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97
二 金论善小必为和恶小不为 201
三 金论细节描写的分寸 204
四 金论细节描写要纳入整体艺术构思 206
第十四章 金圣叹的叙事学理论 211
一 金论叙述的美学意义 211
二 金论叙述视角 214
三 金论叙事结构 217
四 金论叙事节奏 220
第十五章 金圣叹的“圣境”、“神境”、“化境”说 225
一 金论小说表达的第一种境界 225
二 金论小说表达的第二种境界 227
三 金论小说表达的第三种境界 229
第十六章 金圣叹论小说语言 232
一 金对小说语言的重视 232
二 金论小说语言的形象性 234
三 金对小说语言的要求 237
四 金论小说语言的形式美 240
第十七章 金圣叹的小说阅读论 243
一 金评《水浒》的导读特色 243
二 金标举的小说阅读 245
三 金论小说阅读的审美心理 247
四 金标举的阅读方法 252
五 金小说阅读论的意义 256
第十八章 金批小说技法钩沉 260
一 “人有其形状” 260
二 “人有其声口” 263
三 “同而不同有辨” 268
四 “写鲁达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 271
五 “李逵也有轻轻之日” 274
六 “涓滴不饮与以酒为命正是一副事” 276
七 “传武松后定少不得花荣” 278
八 “写禅杖不必写到定是赢” 279
九 “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 282
十 “相准而立” 283
十一 “相形对写” 284
十二 “事为文料” 287
十三 “不辞险道” 289
十四 “相犯相避” 291
十五 “那辗” 293
十六 “曲折” 296
十七 “节节生奇,层层追险” 298
十八 “月度回廊” 302
十九 “鸾胶续弦” 304
二十 “涉笔成趣” 306
二十一 “羯鼓解秽” 311
二十二 “弄引獭尾” 313
二十三 “草蛇灰线” 316
二十四 “部法” 318
二十五 “章法” 320
二十六 “笔法” 323
二十七 “三段文字,凡作三样笔法” 325
二十八 “随手小文皆有次第” 326
二十九 “只一看必分作两番写来” 327
三十 “不完句法” 328
三十一 “文生情情生文” 330
三十二 “将有字衬出无字” 331
主要参考书目 334
后记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