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甲文化通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亦军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军事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2372016
  • 页数:6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研究了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的装甲装备发展情况,以及其中包含的文化因素,以及这种文化在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军人心中的反映。其中涉及装甲机械化部队的作战、军事训练、院校教育、学术研究、装甲装备和技术、有关的法规制度等。

前言 1

序篇 中国文化、军事文化与装甲文化第一章 中国文化 5

第一节 文化概述 5

一、“文化”的起源 5

二、广义的“文化”与狭义的“文化” 6

三、“文化”与“文明” 8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萌生与发展 9

一、“中国”与“中华” 9

二、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 10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1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18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18

二、辩证思维的认识观 19

三、重民兴邦的人本观 19

四、刚健有为的人生观 20

五、贵和尚中的处事观 20

六、恪守节操的荣辱观 21

七、忠勇报国的价值观 21

八、仁孝礼谦的伦理观 22

第二章 中国军事文化 24

第一节 军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4

一、军事文化的概念 24

二、战争的起源与军事文化的产生 25

第二节 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基本内容 27

一、兵役文化 27

二、兵器文化 31

三、兵制文化 37

四、兵略文化 43

五、兵籍文化 46

六、兵教文化 52

七、兵艺文化 58

第三节 中国军事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62

一、军事服从和服务于政治 62

二、军事受制于社会经济状况 63

三、军事得到科学技术的有力推动 63

四、统一与融合是军事活动的主题 63

五、军事思想在战争实践中发展升华 64

六、民族自强精神是军事文化发展的脊梁 65

第三章 中国装甲文化 66

第一节 装甲文化的概念与基本内容 66

一、装甲文化的概念 66

二、中国装甲文化的基本内容 68

第二节 中国装甲文化的起源、功能与作用 70

一、中国装甲文化的起源 70

二、中国装甲文化的历史功能与作用 71

第三节 中国装甲文化的主要特点 73

一、中国装甲文化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动表现形式 73

二、中国装甲文化既是特色文化,又是多元文化,其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75

三、中国装甲文化所具有的民族性和先进性特征,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在特定文化层面的具体体现 76

四、中国装甲文化的发展以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为基础和前提,同时又对经济、科技的发展产生强有力的需求牵引 79

第一篇 中国古代装甲文化 85

第四章 甲胄与盾 85

第一节 甲胄与盾考古研究概况 85

第二节 石器时代甲胄与盾 86

一、石器时代的甲胄 86

二、石器时代的盾 89

第三节 先秦甲胄与盾 90

一、商代的甲胄 90

二、周代的甲胄 91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甲胄 92

四、先秦时期的盾 94

第四节 秦汉甲胄与盾 95

一、秦代的甲胄 95

二、秦代的盾 97

三、汉代的甲胄 97

四、汉代的盾 100

五、汉代特有的盾形兵器 100

六、汉代特有的殡甲文化 101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甲胄与盾 102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钢铁技术和兵器制造 102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铠甲 103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兜鍪 104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盾 106

第六节 隋唐五代甲胄与盾 107

一、隋唐时期政治军事形势和兵器制造 107

二、隋代的甲胄与盾 107

三、唐代的甲胄 108

四、唐代的盾 110

第七节 宋代甲胄与盾 111

一、宋代政治军事形势和兵器制造 111

二、宋代的甲胄 112

三、宋代的盾 115

第八节 元明清甲胄与盾 116

一、元明清时期政治军事形势和兵器制造 116

二、元代的甲胄与盾 117

三、明代的甲胄与盾 118

四、清代的甲胄与盾 120

第五章 战车 123

第一节 车与战车起源 123

一、车的起源 123

二、战车的起源 125

第二节 先秦战车 127

一、商代晚期的战车 127

二、西周时期的战车 128

三、东周时期的战车 130

第三节 秦汉战车 135

一、秦代的战车 135

二、汉代的战车 136

第四节 魏晋隋唐五代战车 139

一、南北朝时期的攻城器具 139

二、隋代的战车 140

三、唐代的战车 141

第五节 宋元明清战车 141

一、宋元时期的战车 141

二、明代前期的战车 142

三、明代后期的战车 144

四、明清时代的城垣攻防车具 149

第六章 骑兵与马甲 152

第一节 骑兵与马甲的起源 152

一、中国骑兵的起源 152

二、中原地区骑兵的出现 154

三、马甲的应用 155

第二节 先秦骑兵与马甲 156

一、先秦时期的中原骑兵 156

二、先秦时期骑兵运用的理论与实践 157

三、先秦时期的马甲 158

第三节 秦汉骑兵与马甲 160

一、秦代的骑兵与马甲 160

二、西汉时期的骑兵与马甲 161

三、东汉三国时期的骑兵与马甲 162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骑兵与马甲 163

一、曹魏西晋时期的骑兵与马甲 163

二、东晋十六国时期的骑兵与马甲 164

三、南北朝时期的骑兵与马甲 168

第五节 隋唐五代骑兵与马甲 171

一、隋代的骑兵与马甲 171

二、唐代的骑兵与马甲 172

三、五代十国时期的骑兵与马甲 173

第六节 宋元明清骑兵与马甲 174

一、北宋辽金西夏时期的骑兵与马甲 174

二、南宋金时期的骑兵与马甲 176

三、蒙元时期的骑兵与马甲 177

四、清代的骑兵与马甲 178

第二篇 中国近代装甲文化 183

第七章 装甲舰船 183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水师与舰船 183

一、春秋至明代的水师与舰船 183

二、鸦片战争之前的清军水师 188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师与装甲舰船 189

一、两次鸦片战争的海上作战与清军水师的失败 189

二、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小型机动船舶的自主研制 192

三、大型兵工机构的建立与舰船制造 192

四、装甲舰船的引进与北洋水师的建立 195

五、装甲舰船的训练与管理 198

第三节 甲午战争中的装甲舰船 201

一、甲午战争之前中日两国的海军实力 201

二、丰岛海战中的装甲舰船 203

三、黄海海战中的装甲舰船 205

四、威海卫之战中的装甲舰船 214

第四节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海军及舰船 221

一、晚清至北京政府时期的海军及舰船 221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海军及舰船 224

第八章 装甲列车 228

第一节 中国铁路的发展 228

一、铁路的出现 228

二、铁路的自主修建 229

三、铁路的发展与西方列强对路权的控制 230

第二节 装甲列车及其在中国的出现 230

一、装甲列车的组成 230

二、俄国装甲列车进入中国境内作战 231

三、中国军队装甲列车的引进与自主建造 232

第三节 北伐战争时期的装甲列车 233

一、上海战役中的装甲列车 233

二、津浦铁路南段战役中的装甲列车 233

第四节 军阀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装甲列车 234

一、中原军阀战争中的装甲列车 234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装甲列车 236

第五节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装甲列车 237

第九章 装甲机械化部队 239

第一节 国外坦克装甲车辆的出现和作战理论的产生 239

一、内燃机、汽车和履带式机械的发明 239

二、轮式装甲车的出现与使用 240

三、坦克的出现与使用 240

四、装甲兵作战理论的产生 242

第二节 中国军队坦克装甲车辆的引进 244

一、坦克在中国的出现 244

二、奉系军队坦克的引进与使用 244

三、国民政府军队坦克的引进与使用 245

四、坦克的引进对中国近代装甲文化发展的影响 246

第三节 中国军队装甲兵的建立 248

一、坦克的批量引进与装甲兵团的建立 248

二、轮式装甲车的建造与使用 248

三、装甲兵学校的建设 250

四、中国共产党组织开展的装甲兵人才培养工作 250

五、装甲兵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51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装甲兵 255

一、上海抗战与南京保卫战中的装甲兵 255

二、陆军机械化学校的建立 257

三、装甲装备的大批量引进与机械化师的建设 258

四、新编第11军(第5军)的建立与桂南(昆仑关)战役中的装甲兵 260

五、中国入缅远征军的装甲兵 261

六、中国驻印军的装甲兵与孟关战役中的装甲兵 263

七、抗日战争后期的中国装甲兵 265

八、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开展的装甲兵人才培养工作 266

九、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装甲兵军事理论的发展 266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队装甲兵与人民解放军装甲兵 268

一、国民党军队装甲兵教导总队的成立与战车部队的重组 268

二、人民解放军坦克部队的创建 269

三、国民党军队陆军装甲兵学校的建立和第一批“快速纵队”的组建 270

四、国民党军队装甲兵司令部(编练总处)的成立和第二批“快速纵队”的组建 272

五、国民党军队装甲兵在大陆的彻底溃败 273

六、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部队的发展 274

第三篇 中国当代装甲文化 285

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人装甲机械化军队建设思想 285

第一节 革命战争时期装甲机械化军队建设思想 285

一、密切关注和努力掌握新型装甲武器 285

二、积极倡导创立机械化兵团 286

三、开设训练机构,大力培养装甲机械化人才 287

四、利用缴获的装备和争取的技术兵员,建立和扩大坦克部队 289

第二节 正规化建设时期装甲机械化军队建设思想 291

一、建立装甲兵领导机构和扩大装甲兵部队,提高陆军机械化水平 291

二、抓紧国产装甲装备的研究设计与生产 295

三、加强装甲兵的技术建设 299

四、创办装甲兵院校和训练机构 301

第三节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时期装甲机械化军队建设思想 305

一、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 305

二、发展多种类型的装甲机械化部队,加强轻型机械化部队建设 309

三、推进“步改装”建设,实现陆军合成部队的机械化转型 312

四、将装甲机械化部队作为军事外交的重要力量,为党和国家既定的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总目标的国际战略服务 316

第十一章 装甲兵军事理论 321

第一节 装甲兵军事理论概述 321

一、装甲兵军事理论与理论体系 321

二、装甲兵军事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成 322

三、装甲兵军事理论与装甲兵军事科学的关系 324

第二节 装甲兵军事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 325

一、装甲兵部队创建与实战锻炼时期的军事理论研究 325

二、全面学习借鉴苏联军队时期的军事理论研究 328

三、以我为主研究探索时期的军事理论研究 329

四、调整改革和巩固发展时期的军事理论研究 330

五、推进军事变革与改革创新时期的军事理论研究 331

第三节 装甲兵军事理论创新的主要成果 333

一、装甲兵建设与作战运用理论 333

二、装甲兵军事训练与院校教学改革理论 335

三、装甲兵武器装备建设作战需求理论 338

四、装甲兵军事术语 339

第四节 装甲兵军事理论主要著作 342

一、综合性理论研究 342

二、作战训练与建设理论研究 344

三、专项理论研究 347

第十二章 装甲装备及其技术 350

第一节 装甲装备概述 350

一、装甲装备与装甲武器的概念 350

二、中国装甲兵器工业发展概况 352

三、装甲装备的研制 353

四、装甲装备的生产与订购 355

五、装甲装备体制与系列 356

第二节 装甲主战装备 357

一、主战坦克(中型坦克) 357

二、水陆坦克和轻型坦克 360

三、步兵战车 361

四、装甲输送车 363

第三节 装甲战斗支援装备 364

一、装甲自行火炮 364

二、装甲自行防空兵器 367

三、装甲反坦克导弹车 368

第四节 装甲战斗勤务装备 368

一、装甲指挥通信车辆及其指挥控制系统 368

二、装甲侦察车辆 370

第五节 装甲保障装备 371

一、装甲工程保障车辆 371

二、装甲后勤保障车辆 372

三、装甲装备技术保障车辆 373

第六节 装甲装备技术 375

一、装甲装备技术概述 375

二、车载武器技术 376

三、车辆工程技术 379

四、车辆信息技术 381

五、部分新技术试验车辆 383

第十三章 装甲兵的教育训练 386

第一节 装甲兵的部队训练 386

一、兵种建立初期的接装训练与临战训练 386

二、进入和平时期的正规化训练 387

三、以我为主的群众性练兵活动 389

四、排除干扰与正规化训练的恢复 391

五、改革开放前期的军事训练改革 392

六、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的训练改革 395

七、科技强军战略指导下的群众性科技练兵 399

八、积极推进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研究与实践 403

第二节 装甲兵的院校教育 406

一、适应装甲兵建设需要,重视办校育人 407

二、提高院校办学水平,实施正规教育 408

三、完善院校培训体系,开展教学改革 410

四、重建装甲兵院校体系,恢复院校教育 411

五、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加强院校建设和提高培训层次 413

六、适应军队建设战略转变,深化教学改革 415

七、推进院校建设科学发展,培养装甲兵新型军事人才 421

第三节 装甲兵的新乘员和新修理工培训 423

一、组建战车编练基地,实行“先训后补” 424

二、重建和新建训练基地和训练团,完善乘员训练机构 426

三、加强教学内容改革,开展训练机构“学校化”建设 428

四、创建先进训练机构,提高训练机构建设质量 431

五、适应机械化信息化建设需要,推进训练机构建设转型 433

第四节 装甲兵军事训练法规与专业技术等级考评制度 436

一、装甲兵的军事训练法规 436

二、装甲兵的专业技术等级考评制度 438

第十四章 装甲装备技术保障 441

第一节 装甲装备技术保障概述 441

一、装甲装备技术保障的概念 441

二、装甲装备技术保障工作的基本内容 442

三、装甲装备技术保障的地位作用 443

第二节 装甲装备技术保障工作的发展 445

一、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装甲装备技术保障工作 445

二、兵种建立初期和抗美援朝作战中的装甲装备技术保障工作 448

三、以我为主开展正规化的装甲装备技术保障工作 450

四、装甲装备技术保障工作的挫折以及整顿与恢复 454

五、改革开放时期的装甲装备技术保障工作 455

六、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的装甲装备技术保障工作 463

第三节 装甲装备技术保障规章建设 468

一、装甲装备技术保障规章建设的概念与原则 468

二、军队装备建设法规体系与装甲装备技术保障规章 469

三、装甲装备技术保障工作条例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内容 471

第十五章 装甲兵英模文化 474

第一节 英模文化概述 474

一、英模文化的概念与属性 474

二、人民军队的英模文化建设 475

三、英模文化的意义与作用 476

第二节 装甲兵英模文化建设 477

一、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坦克英雄模范 477

二、抗美援朝作战中的杀敌立功运动 478

三、开展消灭车辆事故的立功运动 479

四、正规化训练中的争先创优运动 479

五、向雷锋、王杰学习活动 480

六、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的杀敌立功运动 481

七、新时期的争先创优立功活动 481

第三节 装甲兵主要荣誉单位和英模人物 482

一、装甲兵主要荣誉单位 482

二、装甲兵主要英模人物 484

第十六章 装甲兵文艺与宣传 489

第一节 装甲兵文艺与宣传概述 489

一、装甲兵文艺与宣传的属性与起源 489

二、装甲兵文艺与宣传的主要特点 490

第二节 装甲兵影视与戏剧 492

一、装甲兵题材电影 492

二、装甲兵题材电视剧 494

三、装甲兵专题影视片 496

四、装甲兵业余文艺演出活动 496

第三节 装甲兵诗词与歌曲 497

一、诗词创作 497

二、歌曲创作 499

第四节 装甲兵书法、绘画与摄影 503

一、书法创作 503

二、绘画创作 504

三、摄影创作 506

第五节 装甲兵期刊与展馆 507

一、期刊 507

二、展馆 509

第六节 装甲兵工艺美术 510

一、雕塑创作 510

二、工艺品与装饰品制作 511

束篇 推进中国装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第十七章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文化、军事文化与装甲文化发展的主题 515

第一节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文化发展的主题 515

一、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主要任务 515

二、中国文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 517

三、中国文化发展中的精神文化软实力建设 523

第二节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军事文化发展的主题 525

一、国际军事战略形势与中国军事文化发展的战略需求 525

二、中国军事文化发展的本质核心 527

三、中国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内涵与要求 529

第三节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装甲文化发展的主题 531

一、中国装甲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531

二、中国装甲文化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532

三、中国装甲文化发展的任务与要求 535

第十八章 外国装甲文化对中国装甲文化的影响与借鉴 538

第一节 外国装甲文化发展状况与趋势 538

一、世界主要国家陆军的装甲机械化建设 538

二、世界主要国家装甲主战装备的发展 540

三、世界主要国家装甲机械化部队的作战运用 547

四、世界主要国家新型战斗系统和新型部队建设 554

第二节 外国装甲文化对中国装甲文化的影响与借鉴 565

一、外国装甲文化对中国装甲文化的影响与作用 565

二、中国装甲文化与外国装甲文化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 569

第十九章 推进中国装甲文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581

第一节 在民族振兴与军事变革文化氛围中积极推进装甲文化的发展 581

一、充分认识装甲文化的发展在民族振兴与军事变革中的地位作用 581

二、在实现富国与强军的协调发展中推进装甲兵的质量建设 583

三、努力开创装甲文化与其他文化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585

第二节 切实提高人民装甲兵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能力 588

一、牢固确立党的创新理论在装甲兵建设与发展中的核心指导地位 588

二、以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作为装甲兵建设的目标导向 589

三、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核心能力的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作为装甲兵战斗力建设的根本要求 591

第三节 努力深化人民装甲兵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594

一、深化装甲兵体制编制的改革与创新,构建科学高效的组织结构 594

二、加强装甲兵武器装备的技术升级与体系建设,满足多样化军事任务对装甲装备的使用需求 596

三、努力推进装甲兵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转变,全面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威慑和实战能力 598

四、狠抓装甲兵人才培训体制和教学内容改革,培养高素质新型装甲兵人才 601

五、创新装甲兵作战理论和建设理论,繁荣装甲兵军事科学 603

第四节 加强装甲兵军营文化和社会公益文化建设 605

一、大力加强装甲兵军营文化设施和文化环境建设,营造浓郁的军营文化氛围,提升装甲兵军营文化品质 605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装甲兵军营文化活动,培育和展示装甲健儿蓬勃向上、康健乐观、生动活泼的精神风貌 607

三、努力推进装甲文化的社会化建设,促进装甲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与渗透,提高全社会的装甲文化水平 608

后记 611

参考文献 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