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发现我们的过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沙雷尔(Sharer,R.J.)著,(美)阿什莫尔(Ashmore,W.)著,余西云等译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208077775
  • 页数:5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专门为考古学入门课程而编写的教材,介绍了考古学在近几个世纪中的发展,按照考古学实际研究的步骤排列,介绍了考古学方法以及理论等,内容涉及全面,阐述清楚。

前言 1

第1章 观察古代 9

通过过去了解我们自身 11

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13

什么是考古学? 13

考古学和伪考古学 15

考古学和科学 19

科学方法论 19

理论:从范畴到解释 22

考古学和历史学 22

历史考古和史前考古 24

考古学、人类学和文化 27

作为一门职业的考古学 28

小结 31

进一步阅读书目 32

第2章 考古学的起源 33

科学的发展 34

古物收集者和分类者 34

专门化学科的形成 35

古物爱好者和考古学的起源 35

早期的古物收集者和分类者 36

早期的考古学课题 39

向专业考古学的转变 43

解释的问题 43

人类学观念的影响 43

现代考古学的出现 46

历史学的解释 47

人类学的解释 48

小结 49

进一步阅读书目 50

第3章 考古学理论的变迁 51

文化历史主义 53

文化历史主义的起源 53

规范性文化概念 53

文化历史主义的研究 54

文化历史主义的方法论 57

文化过程主义 61

文化过程主义的缘起 62

共时性视角 62

文化生态学 65

历时性研究 67

文化过程主义的研究 72

文化过程主义的方法论 73

当代新的理论流派 76

马克思主义理论 76

女权主义理论 77

后过程主义 78

后过程主义的起源 80

认知的文化概念 82

后过程主义的研究 82

后过程主义的方法论 85

考古学理论之间的互相影响 85

小结 87

进一步阅读书目 89

第4章 范畴:考古遗存的性质 91

考古遗存的存在形式 92

人类遗物 92

遗迹 92

自然遗物 93

遗址 93

区域 95

考古遗存的决定因素 98

行为过程和转化过程 98

埋藏介质、出土位置、共存关系和层位 102

层位的判断 104

考古遗存的结构 108

考古遗存的收集方式 109

资料系统和抽样单元 109

资料的全面收集 110

资料的抽样收集 111

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 111

小结 114

进一步阅读书目 115

第5章 考古学研究 117

考古研究的范畴 118

研究项目 119

研究的流程 120

研究的规划 121

研究的实施 122

资料的收集 123

资料的整理 123

资料的分析 124

资料的解释 124

成果的发表 124

研究流程示例:洪都拉斯科潘遗址的现代考古学研究 124

背景:古代玛雅文明 125

研究的规划 127

研究的实施 131

科潘资料的收集 133

科潘资料的整理 140

科潘资料的分析 141

科潘资料的解释 142

科潘资料的发表 146

小结 147

进一步阅读书目 148

第6章 考古调查与勘探 149

调查与勘探的目的 150

文献、运气和传说 154

调查与勘探的方法 157

直接观测 157

遥感技术 168

调查与勘探的策略 177

全覆盖调查法 177

抽样调查法 178

地面采集方法的可靠性 182

个案研究 183

遗址的形成过程及地表遗存的分布与地下遗存的埋藏之间的关系 184

根据调查与勘探确认遗址 185

小结 188

进一步阅读书目 190

第7章 发掘 191

地层与地层学 194

发掘策略 197

全覆盖式发掘 198

抽样发掘 198

发掘方法 200

发掘的种类 201

发掘的工具和技术 209

出土位置的控制:单位和标签 212

资料的记录 216

小结 222

进一步阅读书目 224

第8章 室内整理和分类 225

资料的整理 226

田野实验室 227

整理的程序 228

分类 231

分类的目的 232

主位分类与客位分类 232

分类的种类 235

考古分类的运用 239

小结 241

进一步阅读书目 242

第9章 时间框架 243

考古学断代方法 246

地层学 247

排序法 247

序列比较法(交叉断代法) 251

地质学和地化学断代方法 252

地质年代学 252

纹泥沉积 254

黑曜石水合法 254

动植物断代方法 256

动植物共存关系断代法 256

树轮断代法 257

骨骼断代法 259

放射物断代方法 261

放射性碳测年法 262

铀系测年法 267

钾—氩测年法 268

氩—氩测年法 268

裂变径迹测年法 269

地磁断代法 270

历法断代法 271

断代方法评估 273

试验方法 273

氨基酸外消旋法 274

热释光测年法 274

电子自旋共振法 275

小结 276

进一步阅读书目 277

第10章 人类遗物分析 279

石器 280

石器技术 280

石器分析 283

陶器 288

制陶技术 288

陶器分析 291

金属器 295

冶金术 295

金属器分析 298

有机遗物 299

有机遗物技术 300

有机遗物分析 302

人类遗物与抽样 302

小结 304

进一步阅读书目 305

第11章 自然遗物分析 307

植物遗存 310

种属鉴定 310

植物遗存的分析 311

动物遗存 313

种属鉴定 314

动物遗存的分析 314

人类遗存 315

土壤和沉积物 319

自然遗物与抽样 321

小结 322

进一步阅读书目 323

第12章 遗迹分析 325

建筑性遗迹 328

材料与技术 328

形式与位置 334

风格 337

累积性遗迹 337

遗迹与抽样 339

小结 339

进一步阅读书目 340

第13章 类比与解释 341

解释中的类比 343

类比的误用 344

特定类比 346

族群的连续性 346

环境的可比性 348

文化面貌的相似性 349

普遍类比 349

类比的资料来源 350

历史学与民族学 350

民族考古学 352

试验考古学 354

小结 357

进一步阅读书目 358

第14章 技术与环境 359

文化与环境的联系 361

技术的重建 362

维生技术 362

工具制造技术 365

建筑技术 365

运输技术 366

环境的重建 366

现代环境的观察 367

自然遗物的收集 370

维生系统的重建 371

潜在资源 373

技术承载力 373

小结 375

进一步阅读书目 376

第15章 社会系统 377

交换系统 379

贸易物品的确认 381

交换模式 384

聚落考古 386

活动区与建筑 387

社区与聚落 391

区域 392

人口复原 398

墓葬揭示的社会组织 399

社会身份的证据 402

陶器社会学 402

社会身份的古老声明 403

小结 404

进一步阅读书目 406

第16章 意识形态与象征系统 407

识别和分析符号 409

抽象的实物象征和写实的实物象征 412

文字、符号和度量系统 417

世界观 420

意识形态与文化变迁 425

小结 427

进一步阅读书目 428

第17章 历史重建的理论 429

文化历史主义 431

内在文化模式 432

外在文化模式 434

环境变迁 438

文化过程主义 439

系统模式 439

文化生态模式 442

文化多线进化模式 444

新理论 446

决策模式 447

从不同理论理解过去 450

农业和文化历史主义 450

农业和文化过程主义 451

农业与后过程主义 451

多种理论的结合 452

史前文化变迁的原因 452

宏观变迁:原动力概念 453

微观变化:多变量概念 453

小结 455

进一步阅读书目 456

第18章 考古学面临的挑战 457

挑战的主要来源 459

盗掘和古董收藏 459

以建设的名义毁坏 463

爱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战争 464

考古学面临的挑战 465

合同考古 465

文化资源管理 467

保护性考古 470

考古学的职责 472

保护考古资料 474

与原住民后裔合作 474

职业教育 476

出版物 476

小结 476

进一步阅读书目 478

词汇表 479

参考书目 513

译后记 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