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摄生之理 3
第一章 中医治未病理论解读 3
第二章 治未病——中医摄生学发展历史 8
第一节 上古时期(萌芽时期) 8
第二节 先秦时期(形成时期) 10
第三节 汉唐时期(发展时期) 19
第四节 宋元时期(突破时期) 22
第五节 明清时期(完善时期) 26
第六节 近现代时期(振兴时期) 29
第三章 中医摄生学的寿命观 33
第一节 生命 33
第二节 寿命 37
第三节 衰老 41
附:衰老的现代研究 46
第四章 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 60
第一节 顺天法地 60
第二节 形与神俱 62
第三节 动静互涵 65
第四节 平和阴阳 67
第五节 保精养正 70
第六节 治未病 73
第五章 中医摄生学的基本原则 76
第一节 疏通经络 76
第二节 和调五脏 80
第三节 清静养神 83
第四节 节欲保精 87
第五节 调息养气 91
第六节 综合调养 92
下篇:摄生之法 101
第六章 精神摄生 101
第一节 精神摄生的概念和原理 101
第二节 调神摄生法 106
第三节 调摄情绪法 110
第七章 起居摄生 116
第一节 起居有常 116
第二节 劳逸适度 120
第三节 顺时着装 122
第四节 排便 124
第八章 睡眠摄生 128
第一节 睡眠的生理 128
第二节 睡眠的时间和质量 132
第三节 睡眠的方位和姿势 137
第四节 睡眠与卧具 140
第五节 睡眠环境与宜忌 144
第六节 睡眠与做梦 146
第七节 失眠调养 147
第九章 饮食摄生 152
第一节 饮食摄生的作用 153
第二节 饮食调养的原则 155
第三节 进食摄生 163
第四节 食后摄生 166
第十章 房事摄生 169
第一节 房事摄生的重要性 169
第二节 房事的生理作用和社会作用 170
第三节 节制房事的意义 172
第四节 房事摄生的原则和方法 173
第五节 强肾摄生 177
第六节 房事禁忌 178
第十一章 运动摄生 183
第一节 运动摄生原理 183
第二节 运动摄生与体质 188
第三节 运动摄生流派 192
第四节 传统摄生功法 196
第五节 其他运动摄生功法 231
第十二章 穴位摄生 246
第一节 针刺、艾灸、推拿按摩的意义 246
第二节 针刺 247
第三节 灸法摄生 253
第四节 推拿按摩摄生 256
第十三章 中药摄生 266
第一节 中药摄生原理 266
第二节 中药摄生的应用原则 267
第三节 益寿延年中药举例 271
第四节 益寿延年方的组方原则 283
第五节 益寿延年“名方”举例 284
第十四章 体质摄生 302
第一节 体质禀赋差异 302
第二节 常见体质类型 304
第三节 辨体摄生方法 313
第十五章 因时摄生 325
第一节 因时摄生的原则 325
第二节 春季摄生 327
第三节 夏季摄生 330
第四节 秋季摄生 334
第五节 冬季摄生 337
附篇 名家摄生经验集锦 341
第一节 历代摄生名家经验 341
第二节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