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
1.2 研究的对象 4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7
1.4 本书的主要内容 11
2 引大济湟工程概况 13
2.1 自然地理条件 13
2.2 河流水系 16
2.3 地质构造条件 16
2.4 社会经济状况 17
2.5 规划的任务及原则 17
3 湟水流域水资源条件及其开发利用形势 21
3.1 水资源条件 21
3.2 供用水量现状 25
4 湟水流域需水预测与节水规划 37
4.1 区域发展现状评价 37
4.2 人口与经济发展预测 38
4.3 农业土地资源及其利用 44
4.4 社会经济发展需水预测 55
4.5 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62
4.6 水资源需求分析 79
4.7 节水规划 83
5 引大济湟工程总体布局 89
5.1 分期调水规模 89
5.2 工程布局 91
6 引大济湟工程的效益分析 96
6.1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96
6.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100
6.3 调入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108
6.4 小结 112
7 大通河流域直接效益损失测算 113
7.1 大通河流域水能规划 113
7.2 梯级水库单独运用发电损失的计算 115
7.3 梯级水电站联合调度的发电损失计算 115
7.4 上游灌区农业损失的测算 124
7.5 工业损失测算 126
7.6 小结 127
8 大通河产业用水长期演化分析 129
8.1 产业用水系统协调的基本理论 129
8.2 产业用水系统演化机制和优化控制 136
8.3 大通河产业用水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分析 138
8.4 小结 143
9 调水补偿的水价设计 144
9.1 水资源价值理论 144
9.2 水价的功能与定价原则 151
9.3 水价的影响要素 153
9.4 水价的确定 157
9.5 引大济湟工程水价测算分析 162
9.6 补偿水价的测算 167
9.7 补偿水价的居民承受能力分析 168
9.8 小结 177
10 引大济湟工程管理体制 178
10.1 构建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178
10.2 管理体制的制定原则 179
10.3 管理体制制定的目标 180
10.4 管理方式的构想 180
10.5 管理机构的设置 183
10.6 业务管理模式 185
11 补偿制度的建立 189
11.1 水权理论 189
11.2 水市场理论 200
11.3 补偿的原则 207
11.4 调水补偿的制度 208
11.5 节水型社会的建立 214
12 调水补偿的信息平台 238
12.1 系统功能 238
12.2 系统开发技术 239
12.3 系统体系结构与实现 252
13 结论与展望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