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廖江平,刘登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11178258
  • 页数:253 页
图书介绍:《统计学原理》教材既注重理论性,又注重实践性、系统性、科学性和科普性,每章都有案例与分析,教材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既方便教师教学,也方便学生学习,做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重点介绍实用的专门知识和技术。

第1章 总论 1

1.1统计学概述 3

1.1.1统计学的含义 3

1.1.2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3

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7

1.2.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7

1.2.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7

1.3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9

1.3.1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9

1.3.2标志与统计指标 11

1.3.3变异与变量 15

1.3.4统计指标体系 16

课后习题 17

第2章 统计调查 21

2.1统计调查的意义与种类 22

2.1.1统计调查的意义 22

2.1.2统计调查的种类 24

2.2统计调查方案 27

2.3统计报表 30

2.3.1统计报表的基本概念 30

2.3.2统计报表的种类 31

2.3.3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 33

2.4统计专门调查 34

2.4.1普查 35

2.4.2重点调查 37

2.4.3典型调查 38

2.4.4抽样调查 39

课后习题 40

第3章 统计整理 44

3.1统计整理概述 45

3.1.1统计整理的重要性 45

3.1.2统计整理的内容与程序 46

3.1.3统计资料的审核 47

3.1.4统计资料的汇总技术 47

3.1.5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 48

3.2统计分组 49

3.2.1统计分组的意义 49

3.2.2统计分组的作用 49

3.2.3统计分组的要求与基本原则 51

3.2.4统计分组的方法 52

3.2.5统计分组的形式 52

3.3分配数列 54

3.3.1分配数列的概念与种类 54

3.3.2变量数列的编制 55

3.4统计表与统计图 59

3.4.1统计表 59

3.4.2统计图的绘制 61

课后习题 61

第4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66

4.1总量指标 67

4.1.1总量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67

4.1.2总量指标的种类 68

4.1.3总量指标的计算原则 72

4.2相对指标 72

4.2.1相对指标的概念与表现形式 72

4.2.2相对指标的作用 73

4.2.3相对指标的种类及相应计算方法 74

4.3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的计算和运用 81

4.3.1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81

4.3.2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82

4.3.3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 82

课后习题 83

第5章 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90

5.1平均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92

5.1.1平均指标的概念 92

5.1.2平均指标的作用 93

5.2平均指标的种类及相应计算方法 93

5.2.1算术平均数 93

5.2.2调和平均数 98

5.2.3几何平均数 100

5.2.4中位数 102

5.2.5众数 104

5.2.6平均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106

5.3平均指标的应用原则 107

5.3.1平均指标只能运用于同质总体 107

5.3.2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107

5.3.3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108

5.4标志变异指标 108

5.4.1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 108

5.4.2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 110

5.4.3常用的标志变异指标 110

课后习题 114

第6章 时间数列 120

6.1时间数列概述 121

6.1.1时间数列的含义与种类 121

6.1.2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 123

6.2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125

6.2.1发展水平 125

6.2.2平均发展水平 125

6.2.3增长量 128

6.2.4平均增长量 129

6.3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 130

6.3.1发展速度 130

6.3.2增长速度 131

6.3.3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132

6.3.4季节变动的测定 135

6.4长期趋势的测定 139

6.4.1时距扩大法 139

6.4.2移动平均法 140

6.4.3分割平均法 141

6.4.4最小平方法 143

6.4.5拟合长期趋势方程时应考虑的问题 148

课后习题 149

第7章 统计指数 156

7.1统计指数概述 157

7.1.1统计指数的意义 157

7.1.2统计指数的作用 158

7.1.3统计指数的种类 159

7.2综合、区域与计划完成情况指数 160

7.2.1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162

7.2.2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163

7.2.3区域指数 165

7.2.4计划完成情况指数 166

7.3平均指数 167

7.3.1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168

7.3.2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169

7.3.3平均数指数与综合指数的比较 170

7.3.4固定权数加权算术平均法 171

7.3.5几种常用的经济指数 173

7.3.6价格指数的应用 179

7.4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180

7.4.1指数体系 180

7.4.2因素分析法概念 181

7.4.3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 182

7.4.4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 185

课后习题 187

第8章 抽样推断 194

8.1抽样推断概述 195

8.1.1抽样推断的概念与特点 195

8.1.2抽样推断的作用与内容 197

8.1.3抽样推断的几个基本概念 198

8.2抽样误差 201

8.2.1抽样误差的概念 201

8.2.2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202

8.2.3抽样平均误差 202

8.2.4抽样极限误差 204

8.2.5抽样误差的概率度 205

8.3抽样推断方法 207

8.3.1总体参数的点估计 207

8.3.2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207

课后习题 213

第9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218

9.1相关分析 219

9.1.1相关关系的概念 219

9.1.2相关关系的主要特征与种类 220

9.1.3相关分析的内容与作用 222

9.1.4相关系数的测定 223

9.2回归分析 225

9.2.1回归分析的特点 225

9.2.2线性回归方程的确定 225

9.2.3估计标准误差的测定 226

9.2.4运用回归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228

9.2.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29

课后习题 231

第10章 国民经济核算 236

10.1国民经济核算概述 238

10.1.1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意义 238

10.1.2国民经济的两种核算体系 238

10.1.3国民经济产业划分 241

10.1.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242

10.1.5经济类型分类 242

10.1.6经济资产及分类 243

10.2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 244

10.2.1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 244

10.2.2国内生产总值 245

10.2.3国内生产净值 247

10.2.4国民总收入 247

10.2.5国民净收入 247

10.2.6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247

课后习题 248

附录 正态分析概率表 251

参考文献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