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管理与改革 3
开展环境监测理论研究 不断深化环境监测管理——贺《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创刊&吴忠勇 3
在深化改革中力促环境监测工作上新台阶&陈猷翔 8
环境监测管理问题刍议&朱琦琦 11
发挥内涵作用 提高监测效能&柴文琦 15
环境监测若干问题的探讨&卢复中 19
加强环境监测信息管理 提高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整体效能&李斯复 23
试论强化环境监测的目标意识&朱琦琦 27
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先行作用的思考&艾莉 30
认清监测站新的历史使命在市场经济中迎接新挑战&史振华 33
建设苏州环境风险应急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黄学军,陈龙 36
环境污染纠纷调处与环境行政处罚之区别浅析——兼与章锦华同志商榷&鲍学杰 42
重视监测数据 强化量化管理&黄玉凯 45
我国环境监测的回顾与展望&魏复盛 47
公布空气质量报告 市民更加关注环境&林漪,王合生 52
城市空气质量的管理&刘咸德 56
环境污染防治设施运营的市场化特点及对策&陆旸,朱德明 62
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中的几个问题&吴怀民,孙蕾 66
江苏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支持系统建设框架&钱江,杨伟 70
我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现状及建议&席俊清,吴怀民,蒋火华,迟郢 74
环境行政违法行为中违法主体的认定&王国平 79
开拓进取,服务大局,迎接挑战——南京市环境监测新世纪寻求新突破&严苏扬 81
环境监测实验室认可的思考&刘建琳 84
“十五”后期全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基本思路&丁中元 88
浅论科学监测&万本太,蒋火华,席俊清 93
构建环境监测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初步设想&戢启宏 96
环境监测领域拓展方向和途径&黄卫 101
环境监测系统岗位评估体系研究&魏玉香,陆旸,夏恩钟,施问超 106
从传统走向现代——发展中的中国环境监测&李国刚 110
审时度势 创新发展 全方位推进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柏仇勇 113
从履约压力看环境监测发展方向&张宁红,卞静晶 119
多管齐下 为说清环境问题提供有力支持&张丹宁,张哲海 124
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分析——走中国式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道路&王合生 128
对我国环境自动监测发展的思考&陈建江 132
浅谈环境预警应急指挥中心的构建与运作&张丹宁,许立峰 137
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以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为例&王向明,伏晴艳,刘红,谢争 141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胡冠九 148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监督之管见&郭晓茆 152
太湖饮用水源地蓝藻水华预警监测体系的构建&徐恒省,洪维民,王亚超,翁建中,李继影 156
太湖流域生态安全监测体系的构建&张宁红 161
环境监测实验室认可中应关注的若干问题&唐雅萍,张丹宁 168
第二部分 专论与综述 177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实用技术综述&李绍南 177
催化极谱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地位和应用&陶大钧 183
水环境中化学品的生物积累与监测&金洪钧,杨戎 192
苯胺类和硝基苯类化合物的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测定&沈叔平 200
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的确定&周文敏,傅德黔,孙宗光 205
水环境中微量污染物危险性评价与控制&王连生,程声通 209
植物在监测空气污染中的应用&高绪评 212
基体效应及空白在不同校准方法中的影响和校正&马锦如 218
恶臭的监测分析&齐文启,齐平志 222
生物监测若干问题的探讨&王国祥 226
应用固相萃取富集环境空气中痕量有机化合物&许建华 231
关于二?英&孙宗光,齐文启,李国刚 239
走出实施ISO 14000系列标准的误区&夏青 243
我国环境标准的历史与现状&吴邦灿 250
中国1998年度环境质量状况&朱建平 254
中国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技术现状&李国刚,万本太 259
江苏省环境问题与恶性肿瘤&陈晓东,陈爱民,林萍 266
测量不确定度及其估算&陈守建 272
大气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研究进展&丁素君,王正萍 280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展&边归国 286
区域水环境安全预警系统框架的建立及应用&俞露,陈吉宁,曾思育,张天柱 291
第三部分 研究报告 299
苏南水网地区环境容量开发利用的协调&董雅文,赵荫薇,方志安,叶玉武 299
大气NOx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中的质量控制&罗军,肖小桥 303
水中酚类优先监测物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李新纪,孙永德 310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铅元素的背景特征及其形成&曾昭华 317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主要阳离子&陆幽芳,陈守建 320
多道石墨炉原子光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Cu、Pb、Zn、Cd&王晓慧,齐文启,刘廷良,向明 323
吸烟室内污染对家庭成员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吴国平,胡伟,滕恩江,魏复盛 330
水和废水中总氮的现场快速分析方法研究&曹杰山,王晓慧,李国刚 334
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流动注射分析方法&洪陵成,程书萍 338
水质凯氏氮标准样品的研究&杨珺,张效苏,吴忠祥,张太生,邱争 344
马鞍山市大气环境中苯并(a)芘分布与变化规律研究&汪立河 349
南京市大气微生物调查及其动态研究&方东,欧阳夏骏,梅卓华 355
气相色谱分析中样品介质不同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封跃鹏,邱赫男 360
南京市机动车排气监测与评价&刘继明 365
基于MapInfo的大气污染物复合多源模式研究及应用&杨卫华,徐涛,李树文 369
水中紫外吸光度与COD的相关性&陈光,孙宗光,刘廷良,张华平 375
太湖流域近地表主要温室气体本底浓度特征&嵇晓燕,杨龙元,王跃思,崔广柏 379
CALRoads模式在上海市典型道路CO扩散预测中的应用&李莉,陈长虹,黄成,景启国,潘汉生,黄海英 386
玄武湖蓝藻水华成因探讨&张哲海,梅卓华,孙洁梅,欧阳夏骏 394
全尺度室内环境模拟箱研制及性能测评&陈晓丹,秦华鹏,于广河,栾胜基 400
公路隧道可吸入颗粒物扩散模型研究&陈敏竹,马卫华,钟秦,常为民,柏仇勇 407
ArcGIS技术在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制中的应用&李旭文 412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损失的系统分析&侯瑜,郑鹏凯,张天柱 418
大气中痕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年均值的测定&杨文,赵全升,陈大舟,刘文杰,刘咸德,郑晓燕,戴天有 423
第四部分 监测技术 433
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砷、硒&朱靖红,王帼雄 433
江苏省主要城市地面水中12种多环芳烃的GC/MSD测定&范元中,吴增彦,孔福生 438
巯基棉富集分离水中痕量铅、镐、铜——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法的研究&郭瑞娣,陈守建 441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人发中铜、锌、钙、镁&王帼雄,刘建琳,朱泽华 445
电加热石墨炉分子吸收法测定水质中的卤化物&周世兴 448
对硝基苯胺—H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马同森,郭彦杰 453
7-碘-8-羟基喹琳-5-磺酸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铝&董增华,张立辉,陈守建 456
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乙醛&许皖菁,唐访良 462
紫外光度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蔡继红,周卫华 466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空气污染源中镉和镍&陈素兰,郁建桥 469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水中阴离子洗涤剂&范苓 473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地面水中铊&吴亚英,陶大钧 477
GC/MS法测定自来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周雯 482
吹扫捕集-GC/MS/SIM法测定海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杜广玉,刘景泰,刘扬 485
气相色谱法测定鱼组织中的久效磷&杨丽莉,季峰 489
吹脱—电导法测定水中氨氮及其自动分析仪&王维德,于宝祥,梁秀凤 492
微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中16种多环芳烃&李娟,赵永刚,周春宏 495
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城市污水中11种元素&高燚,孙翌,于卫荣,杨海霞 499
GC-MS法测定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刘永波,张明霞,薛瑞芳 502
毛细管低温吸附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空气中痕量甲硫醇和硫化氢&安裕敏,王兴宁,张明时,曹桂红 508
第五部分 争鸣与探索 515
以大型溞行为和生理变化为指标监测工业废水&楼霄 515
环境信息数据仓库建设及其相关的技术应用&厉青,王桥,申文明,吴传庆 519
南京市小型餐饮娱乐服务业废水排放系数计算&周灵辉 523
烟气连续监测系统的相对准确度检测&杨凯,滕恩江 527
放射性环境监测中探测限附近测量数据的处理&沙连茂,卫为强,宣义仁 532
水泥厂大气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初探&林亲铁,肖艳云,徐文彬 540
江苏省12大湖泊水环境现状与污染控制建议&张利民,夏明芳,王春,张磊,陆继来 545
净水厂氯气泄漏的环境风险分析&邓文英,丁训静 553
大体积进样与分流/不分流进样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二?英的对比&务宗伟 557
第六部分 国外环境 565
监测方案设计初探&钟善锦,黄懂宁 565
美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技术体系&黄俊,周申范 569
美国环境监测一百年历史回顾及其借鉴&王炳华,赵明 574
美国ETV关于环境监测技术的检测程序&杨凯,滕恩江编译 633
日本的环境监测&蒋火华,席俊清,吴怀民,白璐 636
芬兰赫尔辛基都市区的空气质量监测及借鉴&吴怀民,席俊清,白璐 640
荷兰水质与空气质量监测的发展现状&张明顺,Pim Hamminga 644
国外土壤污染防治进展及对我国土壤保护的启示&王虹,马娜,叶露,李燕飞,陈玲 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