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前言 1
序言 治国学的两条大路 3
第一篇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1
自序 2
《论语》《孟子》(附论《大学》《中庸》《孝经》及其他) 5
《史记》 16
《荀子》 36
《韩非子》 50
《左传》《国语》 55
《诗经》 63
《楚辞》 77
《礼记》《大戴礼记》(附《尔雅》) 86
第二篇 梁启超讲史 107
中国之旧史 108
史学之界说 114
历史与人种之关系 119
论正统 128
论书法 134
论纪年 138
第三篇 梁启超说先秦诸家 141
论周末学术思想勃兴之原因 142
论诸家之派别 147
先秦学派与希腊印度学派比较 162
第四篇 梁启超谈儒 171
儒家思想 172
其一 172
其二 178
其三 183
其四——孟子 189
其五——荀子 196
儒学统一时代 205
其原因 205
其历史 207
其派别 211
其结果 218
清代儒学 223
清代经学之建设——顾亭林阎百诗附:胡朏明万充宗 223
清代两畸儒——王船山朱舜水 245
清代程朱学派及其依附者——张杨园陆桴亭陆稼书王白田附:其他 255
第五篇 梁启超释佛 265
中国思想史上的佛学时代 266
发端 266
佛学渐次发达之历史 267
诸宗略纪 269
中国佛学之特色及其伟人 276
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 281
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 293
一 293
二 296
三 297
四 302
五 305
附录 佛教大事表 305
梁启超谈玄奘 309
一 309
二 310
三 325
第六篇 梁启超论道 327
道家思想 328
其一 328
其二 340
老学时代 347
梁启超年谱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