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难经》其书 1
一、《难经》的成书年代与作者 1
(一)《难经》成书年代的争议 1
(二)《难经》成书年代与沿革 2
(三)关于《难经》的作者 4
(四)关于《难经》与《黄帝内经》的关系 4
二、《难经》的内容与学术成就 5
(一)《难经》的主要内容及其分类 5
(二)《难经》的学术成就 7
三、《难经》的历代研究 11
(一)《难经》历代研究概况 11
(二)《难经》的注述形式与特点 12
(三)代表性注本简介 13
第二章 《难经》脉法研究 16
一、《难经》“独取寸口”脉法源流 16
(一)《黄帝内经》、《难经》脉法考辨 16
(二)《难经》脉法与后世脉学 20
二、《难经》“独取寸口”脉法原理 23
(一)独取寸口诊脉法的诊病原理 23
(二)寸口切脉诊病原理的现代研究 24
三、《难经》“独取寸口”诊脉方法 27
(一)寸关尺、浮中沉三部九候法 27
(二)寸、关、尺三部与脏腑经脉的配属关系 28
(三)寸口脉象诊病 31
四、《难经》阴阳脉法 38
(一)浮沉阴阳脉法 38
(二)尺寸阴阳脉法 41
(三)脉象阴阳分类 41
五、《难经》元气脉诊 43
(一)《难经》元气脉诊的原理 43
(二)《难经》元气脉诊方法 43
(三)《难经》元气脉诊法对后世的影响 45
六、《难经》“独取寸口”脉法的临床运用 46
(一)从历代临床医著看《难经》寸口脉法的地位与应用 46
(二)从古代医案看《难经》寸口切脉法的临床应用 47
(三)《难经》寸口切脉法的现代临床应用 49
(四)《难经》独取寸口脉法的评价 51
第三章 《难经》藏象理论及其学术成就 54
一、《难经》脏腑、营卫气血理论及其成就 54
(一)《难经》的解剖学成就 54
(二)《难经》脏腑理论及其成就 58
(三)《难经》营卫气血理论及其成就 62
二、《难经》元气、命门、三焦理论研究 63
(一)元气论 63
(二)命门论 66
(三)三焦论 70
三、命元三焦系统理论研究 74
(一)命元三焦系统的概念、结构与学术价值 74
(二)命元三焦系统理论的病机分析方法 75
(三)命元三焦系统理论与临床病证诊治 77
(四)命元三焦系统理论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 83
第四章 《难经》病机病证理论研究 86
一、《难经》病机制论及其学术价值 86
(一)《难经》病因论 86
(二)《难经》病机论 90
二、《难经》病证理论及临床应用 92
(一)伤寒病 92
(二)积聚病 94
(三)泄泻病 97
(四)癫狂病 99
(五)头痛病与心痛病 101
第五章 《难经》经络理论研究 104
一、《难经》经络理论的成就 104
(一)充实十二经脉理论 104
(二)发展奇经八脉理论 108
(三)丰富十五别络理论 110
二、《难经》奇经理论 111
(一)《难经》奇经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学术价值 112
(二)《难经》奇经理论的历代研究与发挥 118
(三)《难经》奇经理论的临床应用 121
第六章 《难经》腧穴理论研究 128
一、《难经》五输穴理论及其应用 128
(一)《难经》五输穴理论 128
(二)《难经》五输穴理论的应用 132
二、《难经》原穴理论及其应用 135
(一)《难经》原穴理论 135
(二)《难经》原穴理论的应用 137
三、《难经》八会穴理论及其应用 139
(一)《难经》八会穴命名及意义 139
(二)《难经》八会穴理论的应用 140
四、《难经》俞募穴理论及其应用 141
(一)《难经》俞募穴理论 141
(二)《难经》俞募穴理论的应用 142
第七章 《难经》针刺理论与方法研究 145
一、《难经》针刺治疗原则 145
(一)辨证补泻 145
(二)因时制宜 146
二、《难经》针刺方法 146
(一)针刺基本方法 146
(二)《难经》论“脉气” 148
(三)《难经》论“得气” 149
三、《难经》针刺补泻理论与方法 150
(一)《难经》的针刺补泻法 150
(二)《难经》论针刺补泻效果的判断方法 152
(三)《难经》论补泻失误的后果 153
附:《黄帝八十一难经》原文(附简要注释) 154
主要参考书目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