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
1.1 生物的特征 2
1.2 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 3
1.3 把生物界划分为5个界 4
1.4 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 6
1.5 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 6
1.6 研究生物学的方法 7
1.7 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8
第1篇 细胞 12
2 生命的化学基础 12
2.1 原子和分子 12
2.2 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 16
2.3 糖类 18
2.4 脂质 21
2.5 蛋白质 22
2.6 核酸 25
3 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29
3.1 细胞的结构 29
3.2 真核细胞的结构 32
3.3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46
3.4 细胞通讯 49
4 细胞代谢 52
4.1 能与细胞 52
4.2 酶 55
4.3 物质的跨膜转运 57
4.4 细胞呼吸 63
4.5 光合作用 70
5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79
5.1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79
5.2 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由2n减为n 89
5.3 个体发育中的细胞 91
第2篇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96
6 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96
6.1 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 97
6.2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102
6.3 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102
7 营养与消化 105
7.1 营养 106
7.2 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 111
7.3 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 111
7.4 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 116
8 血液与循环 118
8.1 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118
8.2 血液的结构与功能 119
8.3 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 123
9 气体交换与呼吸 129
9.1 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29
9.2 人体对高山的适应 133
9.3 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 134
10 内环境的控制 135
10.1 体温调节 136
10.2 渗透调节与排泄 138
11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43
11.1 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143
11.2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146
11.3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151
12 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152
12.1 体液调节的性质 152
12.2 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 154
12.3 激素与稳态 156
13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161
13.1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162
13.2 神经系统的结构 165
13.3 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 169
13.4 人脑 171
14 感觉器官与感觉 176
14.1 感觉的一般特性 177
14.2 视觉 177
14.3 听觉与平衡感受 181
14.4 化学感受性:味觉与嗅觉 184
14.5 皮肤感觉 184
15 动物如何运动 186
15.1 动物的骨骼 187
15.2 人类的骨骼 188
15.3 肌肉与肌肉收缩 191
15.4 骨骼与肌肉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 193
16 生殖与胚胎发育 195
16.1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195
16.2 人类的生殖 197
16.3 人类胚胎的发育 206
第3篇 植物的形态与功能 214
17 植物的结构和生殖 214
17.1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214
17.2 植物的生长 220
17.3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225
18 植物的营养 232
18.1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232
18.2 植物的营养与土壤 236
19 植物的调控系统 242
19.1 植物激素 242
19.2 植物的生长响应和生物节律 247
19.3 植物对食植动物和病菌的防御 249
第4篇 遗传与变异 254
20 遗传的基本规律 254
20.1 遗传的第一定律 255
20.2 遗传的第二定律 257
20.3 孟德尔定律的扩展简介 259
20.4 多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 260
20.5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261
20.6 遗传的第三定律——连锁交换定律 267
20.7 细胞质遗传 268
21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270
21.1 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的证明 271
21.2 DNA复制 273
21.3 遗传信息流是从DNA到RNA到蛋白质 274
21.4 基因突变 281
22 基因表达调控 284
22.1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特异性的基础 284
22.2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285
22.3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287
22.4 发育是在基因调控下进行的 291
23 重组DNA技术简介 295
23.1 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 296
23.2 基因工程主要的工具酶 298
23.3 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 299
23.4 重组DNA的基本步骤 300
23.5 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成果简介 302
23.6 遗传工程的风险和伦理学问题 304
24 人类基因组 305
24.1 人类基因组及其研究 306
24.2 人类遗传性疾病 308
24.3 癌基因与恶性肿瘤 312
第5篇 生物进化 318
25 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 318
25.1 进化理论的创立:历史和证据 319
25.2 生物的微进化 326
26 物种形成 336
26.1 物种概念 336
26.2 物种形成的方式 338
27 宏进化与系统发生 344
27.1 研究宏进化依据的科学材料 345
27.2 生物的宏进化 348
27.3 生物的系统发生 358
第6篇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364
28 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364
28.1 生命的起源 364
28.2 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368
28.3 处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病毒 374
28.4 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375
29 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382
29.1 植物可能由绿藻进化而来 382
29.2 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进化 384
29.3 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389
30 动物多样性的进化 393
30.1 动物种系的发生 394
30.2 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进化 396
30.3 脊索动物多样性的进化 406
31 人类的进化 416
31.1 人类与灵长目 416
31.2 人类的进化过程 421
第7篇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 434
32 生物与环境 434
32.1 环境与生态因子 435
32.2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435
32.3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437
33 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 441
33.1 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441
33.2 种群的数量动态 444
33.3 种群的数量调节 448
34 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 451
34.1 群落的结构和主要类型 452
34.2 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455
34.3 群落的演替及其实例 457
35 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461
35.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462
35.2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 464
35.3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466
35.4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471
36 动物的行为 475
36.1 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 476
36.2 动物行为的生理和遗传基础 481
36.3 动物的防御行为和生殖行为 483
36.4 动物的社群生活与通讯 487
36.5 利他行为和行为节律 492
参考文献 496
索引 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