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研究区范围、交通及自然地理 1
第二节 地质调查研究程度 2
一、地质调查研究历史及主要进展 2
二、此次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概述 6
第二章 区域地层 8
第一节 概述 8
一、地层区划分依据及方案 8
二、地层单位厘定的基本思路 9
第二节 变质结晶基底地层 11
一、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达格拉格布拉克岩群(Ar3-Pt1)D 11
二、古元古代北山岩群(Pt1B.) 14
三、变质结晶基底地层区域对比 17
第三节 中晚元古代沉积盖层 18
一、长城纪古硐井岩群(ChG.) 18
二、长城纪杨吉布拉克群(ChY) 20
三、蓟县纪爱尔基干群(JxA) 24
四、震旦纪汗格尔乔克组(Zh) 27
五、构造体制及形成构造环境分析 29
第四节 古生代裂陷槽及陆内裂谷盆地沉积地层 30
一、早志留世土什布拉克组(S1t) 30
二、石炭系 32
三、二叠系 59
第五节 新生代上叠盆地沉积地层 64
一、渐新世—中新世桃树园组〔(E3-N1)t〕 65
二、上新世苦泉组(N2k) 65
三、上新世疏勒河组(N2s) 66
四、早更新世玉门组(Qp1y) 66
五、第四纪松散堆积物 67
六、时代依据 69
七、沉积环境分析及盆地演化历史研究 69
第三章 岩浆岩 72
第一节 概述 72
第二节 基性—超基性侵入岩 74
一、岩体地质特征 74
二、岩石学特征 76
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80
四、岩体成因及侵位机制 82
五、岩体侵位时代确定 82
六、岩体含矿性分析 83
第三节 中酸性侵入岩 84
一、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侵入岩(片麻岩套) 84
二、中元古代侵入岩〔赤石山岩体(群)〕 90
三、志留纪侵入岩 93
四、石炭纪—二叠纪侵入岩 96
第四节 脉岩 120
一、基性-超基性脉岩 120
二、中性脉岩 126
三、酸性脉岩 127
第五节 火山岩 128
一、元古宙火山岩 128
二、石炭纪火山岩 131
三、二叠纪火山岩 146
四、新疆北山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形成构造环境分析 149
第六节 岩浆作用及岩浆岩演化特征 151
第四章 变质岩 152
第一节 区域变质岩 152
一、新太古—古元古代达格拉格布拉克岩群区域变质岩 152
二、古元古代北山岩群区域变质岩 155
三、长城纪古硐井岩群区域变质岩 162
四、库鲁克塔格地块中元古代浅变质岩石 165
五、石炭纪低绿片岩相变质岩 165
第二节 动力变质岩 167
一、碎裂岩类 167
二、糜棱岩类 168
第三节 接触变质岩 173
一、平梁子—小长山一带基性—酸性岩体(群)接触变质岩 173
二、旋窝岭岩体接触变质岩 175
三、沙河滩—红土洼基性—酸性岩体(群)接触变质岩 175
四、库鲁克塔格岩浆岩带接触变质岩 176
第四节 混合岩 176
第五节 气-液蚀变岩 177
第六节 变质相带的划分 177
一、低绿片岩相 177
二、高绿片岩相 179
三、角闪岩相 179
四、接触变质相 179
第七节 变质作用讨论和变质期次 180
一、兴地期变质作用 181
二、阿尔金期区域变质作用 181
三、华力西期多种变质作用 182
四、印支-喜马拉雅期动力变质 182
第五章 地质构造及构造发展演化历史 183
第一节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183
第二节 构造单元划分及边界断裂 186
一、蚕头山北-小青山北区域性断裂带 188
二、红十井-奋斗井区域性断裂带 189
三、白地洼-淤泥河次级断裂带 190
四、骆驼峰-矛头山次级断裂带 193
第三节 不同构造单元构造变形特征 195
一、库鲁克塔格地块 195
二、北山裂谷构造带 196
三、敦煌地块 209
第四节 新构造运动 210
一、新构造运动的主要表现 210
二、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及类型 211
三、新构造运动在自然环境演变中的作用 212
第五节 变形期次和变形序列建立 213
第六节 构造发展演化历史 214
一、新太古代—古元古代陆核形成与增生演化阶段 214
二、中—新元古代成熟陆块形成演化阶段 215
三、古生代陆块解体及陆内裂谷发展演化阶段 215
四、中新生代陆内走滑、推覆造山演化阶段 217
第六章 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地质 218
第一节 矿产资源 218
一、矿产资源概况 218
二、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258
三、成矿区(带)划分及找矿有利地段预测 264
第二节 水资源 267
一、第四系孔隙水汇水系统、水自然类型及分布 268
二、地下水埋藏及动态 268
三、基岩裂隙水 269
四、地下水资源前景及可利用性分析 270
第三节 其它国土资源 270
一、动(植)物资源 270
二、旅游资源 272
三、气象资源 275
第四节 生态环境地质 276
一、生态环境现状及其特征 276
二、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278
第七章 结论 281
一、取得主要进展和认识 281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283
三、致谢 283
主要参考资料 284
附图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