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政时期政治体系之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姚诚撰
  • 出 版 社:国立政治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
  • 出版年份:1990
  • ISBN:
  • 页数:582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一、研究目的 1

二、研究途径—体系、结构、功能 2

三、本论文的基本架构 8

第一章 训政理念的探讨 18

第一节 国父孙中山先生的训政设计 18

一、计划性的革命理论 18

二、渐进式的发展策略 26

三、过渡型的阶段主张 36

第二节 胡汉民先生对训政的阐释 43

一、绝对党治的训政理论 43

二、主张政治与教育合一 48

第三节 对于训政争议的言论 52

一、支持训政的言论 52

二、反对训政的言论 56

第一篇 训政体系的外环境 70

第二章 内忧外患的环境 70

第一节 内战与共祸 70

一、私人武力的内斗 70

二、赤祸的干扰 77

第二节 抗战与国际情势 84

一、对日抗战 84

二、诡谲多变的国际情势 88

第三章 训政体系的社会经济基础 101

第一节 黄金十年的财政建设 102

第二节 黄金十年的经济发展 108

一、农业 108

二、工业 114

第三节 社会建设运动的开展-新生活运动 118

第四章 训政体系的文化基础-政治文化之探讨 132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内涵 132

第二节 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 134

第三节 国家意识的培养-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 138

第二篇 训政体系的输入功能 151

第五章 政治社会化的内涵与功能 151

第一节 建立政治共识的基模 151

第二节 三民主义国民教育宗旨的确立 154

第三节 配合训政建设的国民教育目标 161

第六章 政治参与的逐步实现 175

第一节 中山先生的地方自治理论 175

一、地方自治的重要 175

二、地方自治的中心工作 177

第二节 训政时期地方自治实施概况 180

一、广东省实施地方自治的概况 181

二、河南省实施地方自治的概况 186

三、湖南省实施地方自治的概况 189

四、南京市实施地方自治的概况 193

第三节 非国民党政治势力的发展 198

一、中国青年党 200

二、民主社会党 201

三、中国民主同盟 203

四、社会贤达 204

第七章 利益的汇集与表达 210

第一节 国民会议的召开 210

一、国民会议的缘由 210

二、国民会议的召集方式 213

三、国民会议的历史意义 217

第二节 国民参政会的功能 218

一、国民参政会的由来 218

二、国民参政会的成员与组织 221

三、国民参政会的成就 221

第八章 政治传播的网路 238

第一节 训政时期政治宣导机构的递嬗 238

第二节 政治传播方略的改进 243

第三节 政治传播程序的分析 259

一、训政时期的传播者 260

二、训政时期的受播者 263

三、训政时期的政治讯息 265

四、训政时期传播通道的运用 267

五、训政时期政治传播的效果 271

第三篇 训政体系的权威当局 277

第九章 党政结构与党政关系 277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的组织结构 277

一、中国国民党的决策结构 282

二、中国国民党的基层结构 300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组织结构 312

一、国民政府本部的结构 313

二、五院的结构 317

第三节 党政关系的运作 349

一、训政时期党政关系的原则 351

二、训政时期的中央党政关系 353

三、训政时期的地方党政关系 363

第十章 训政精英的甄拔与培训 377

第一节 训政政治是典型的精英政治 377

第二节 中央领导阶层的训政精英 383

一、训政精英的重要成员 383

二、训政精英的背景分析 402

第三节 训政精英的甄补管道 412

一、学校正规教育的养成 412

二、国家考试的选拔与任用 421

第四篇 训政体系的输出功能 428

第十一章 规则的制定—约法、法律暨规章 438

第一节 训政时期约法的制定与内容 438

第二节 立法的精神与特点 444

第三节 各类法规的颁订 450

第十二章 规则的执行—行政 465

第一节 国防政策 466

第二节 高等教育政策 476

第三节 财经政策 487

第十三章 规则裁判—司法、监察 508

第一节 民事刑事的审判 508

第二节 行政法上的司法 511

一、行政诉讼 511

二、公务员惩戒 514

第三节 弹劾权的行使 517

一、弹劾权行使的对象 517

二、弹劾权的行使范围与审理机关 520

三、训政时期有关弹劾案的统计资料 525

结论—训政成效的评估 531

一、政治发展的概念 531

二、训政政治的发展策略与危机 539

三、另一种型态的权威政治 546

四、训政经验的启示 547

参考书目 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