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电路定律及电路的分析方法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2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1.2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及功率的计算 3
1.2.1 电流的参考方向 4
1.2.2 电压的参考方向 4
1.2.3 电功率和电能 5
1.2.4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6
1.3 无源电路元件 7
1.3.1 电阻元件R 7
1.3.2 电容元件C 8
1.3.3 电感元件L 10
1.4 电源 12
1.4.1 电压源 13
1.4.2 电流源 14
1.4.3 受控电源 15
1.5 基尔霍夫定律 16
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6
1.5.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7
1.6 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软件介绍 19
1.6.1 EDA的发展和应用 19
1.6.2 Multisim简介 20
1.7 Multisim 9应用举例——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仿真分析 21
习题1 22
第2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26
2.1 不含独立源电路的等效变换 26
2.1.1 无源二端网络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27
2.1.2 电阻的星形(Y形)联结电路与三角形(△形)联结电路的等效变换 30
2.2 电压源、电流源的连接及等效变换 34
2.2.1 理想电压源串联、并联 34
2.2.2 理想电流源串联、并联 35
2.2.3 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6
2.3 含有受控电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39
2.4 电路的图及KCL、KVL独立方程的个数 40
2.4.1 电路的图 40
2.4.2 树及独立方程的个数 41
2.5 支路电流法 42
2.6 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43
2.6.1 网孔电流法 43
2.6.2 回路电流法 46
2.7 结点电压法 48
2.8 Multisim 9应用举例——结点电压法的仿真分析 52
习题2 54
第3章 电路定理 58
3.1 齐次定理和叠加定理 58
3.1.1 齐次定理 58
3.1.2 叠加定理 59
3.2 替代定理 61
3.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63
3.3.1 戴维宁定理 63
3.3.2 诺顿定理 66
3.3.3 最大功率传输 67
3.4 特勒根定理 70
3.5 互易定理 73
3.6 Multisim 9应用举例——互易定理的仿真分析 75
习题3 77
第二部分 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84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84
4.1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84
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88
4.2.1 复数及其运算 88
4.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89
4.3 电路元件方程的相量形式 92
4.3.1 电阻的正弦电流及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 92
4.3.2 电感的正弦电流及特性方程的相量形式 93
4.3.3 电容的正弦电流及特性方程的相量形式 94
4.4 用相量法分析RLC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阻抗和导纳 95
4.4.1 用相量法分析RLC串联电路——阻抗 95
4.4.2 用相量法分析RLC并联电路——导纳 98
4.4.3 复阻抗与复导纳的等效转换 99
4.5 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 100
4.6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106
4.7 最大功率传输 110
4.8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谐振 113
4.8.1 串联谐振 113
4.8.2 并联谐振 120
4.9 Multisim 9应用举例——正弦交流电路中串联谐振的仿真分析 122
习题4 124
第5章 互感电路 130
5.1 互感 130
5.2 互感电路的计算 134
5.2.1 互感线圈的串联 134
5.2.2 互感线圈的并联 136
5.2.3 T形互感电路 137
5.3 空心变压器(线性变压器) 140
5.4 理想变压器 144
习题5 146
第6章 三相电路 151
6.1 三相电路概述 151
6.1.1 对称三相电源 151
6.1.2 三相电源的Y形联结 152
6.1.3 三相电源的△形联结 153
6.2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54
6.2.1 三相电路的Y-Y联结 154
6.2.2 三相负载的△形联结 156
6.3 不对称三相电路及三相电路的故障分析 156
6.3.1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56
6.3.2 三相电路的故障分析 157
6.4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测量方法 158
6.4.1 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瞬时功率 158
6.4.2 三相电路功率测量 159
6.5 Multisim 9应用举例——三相交流电路的仿真分析 162
习题6 164
第7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167
7.1 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167
7.2 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170
7.2.1 有效值 170
7.2.2 平均值 171
7.2.3 平均功率 172
7.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173
7.4 滤波器简介 176
习题7 178
第三部分 动态电路的分析 182
第8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182
8.1 电路中的过渡现象及换路的概念 183
8.2 换路定律及初始条件的确定 183
8.2.1 换路定律 183
8.2.2 初始条件的确定 184
8.3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87
8.3.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87
8.3.2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90
8.4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93
8.4.1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93
8.4.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94
8.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197
8.6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200
8.7 阶跃函数和一阶电路阶跃响应 203
8.7.1 单位阶跃函数和延时阶跃函数 203
8.7.2 阶跃响应 204
8.8 冲激函数和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205
8.8.1 单位冲激函数和延时冲激函数 206
8.8.2 冲激函数性质 207
8.8.3 单位冲激响应 207
8.9 二阶电路 211
8.9.1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211
8.9.2 二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216
8.9.3 二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217
8.10 Multisim 9应用举例——一阶、二阶电路的仿真分析 218
习题8 221
第9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226
9.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性质 226
9.1.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226
9.1.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227
9.2 进行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法 230
9.3 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动态线性电路 234
9.3.1 变换方程法 234
9.3.2 变换电路法 234
9.3.3 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 237
9.4 网络函数及其零点、极点 239
9.4.1 网络函数的定义 239
9.4.2 网络函数的零点和极点 240
9.4.3 网络函数的极点与冲激响应的关系 241
习题9 242
第四部分 电路的矩阵方程 248
第10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248
10.1 割集 248
10.2 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 250
10.2.1 关联矩阵 250
10.2.2 回路矩阵 253
10.2.3 割集矩阵 255
10.3 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 257
10.4 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 262
10.5 割集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 264
习题10 266
第11章 二端口网络 269
11.1 二端口网络及端口条件 269
11.2 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及参数 270
11.2.1 Z方程和Z参数 270
11.2.2 Y方程和Y参数 272
11.2.3 A方程和A参数 277
11.2.4 H方程和H参数 278
11.3 二端口网络(不含独立电源)的等效电路 280
11.4 二端口网络的连接 283
11.4.1 级联(链联) 283
11.4.2 串联 284
11.4.3 并联 285
11.5 二端口网络的转移函数简介 287
11.6 Multisim 9应用举例——负阻变换器的仿真研究 288
习题11 289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292
参考文献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