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关于“清浊官制”内涵与性质的界定 1
二、学术史回顾 2
三、存在问题与研究意义 7
四、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9
上编 中古时期清浊官制的萌芽——魏晋时期清浊格局初步形成 15
第一章 清浊官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15
一、东汉魏晋间门阀士族之演生 15
二、门阀制度与士庶区分 22
三、九品中正制与清浊分流 26
第二章 魏晋清官探源之一:贵势垄断“秘著”新论 38
一、秘书丞、郎:从“秘閤之吏”到“多仕贵游” 39
二、著作郎、佐著作郎:“职闲廪重,贵势多争之” 49
三、从贵势垄断“秘著”看魏晋清官的基本特征 55
第三章 魏晋清官探源之二:从“台郎清显”到“尚书郎正用第二人” 60
一、“邦之俊茂”与“台郎清显” 60
二、“自过江来,尚书郎正用第二人” 69
三、“中兴膏腴之族,惟作吏部”与清官等级区分之滥觞 78
第四章 魏晋清官探源之三:“黄散清华”与“六散骑”的衍生 87
一、“黄散清华” 87
二、“六散骑”的衍生与“员外常侍,特为清显” 95
三、“六散骑”衍生的意义 100
第五章 魏晋清官探源之四:东宫、王国官属,“皆豪族力能得者” 104
一、“东宫官属,通为清选”:以太子舍人、中舍人为例 104
二、国官清望:“皆豪族力能得者” 113
第六章 “清浊”概念的由来与清浊格局初步形成 122
一、关于“清”的词语及其理念 122
二、“清浊”概念与士庶区分、清浊分流 126
三、从“清途”“寒宦”看魏晋时期清浊格局初步形成 133
中编 中古时期清浊官制的兴盛——南北朝时期清浊官制的建立与发展 149
第七章 宋齐时期清官制度的建立——以“二品清官”“三品清资官”为中心 149
一、“二品清官”产生的背景 150
二、“二品清官”的性质与制度内涵 155
三、“三品清资官”考辨兼论南朝清官等级区分 165
四、宋齐清官制度建立的意义 173
第八章 宋齐时期寒官制度的建立——以勋品、勋位为中心 178
一、“勋品”与“勋位” 178
二、勋品制度的等级构成及其演变 185
三、宋齐勋品制度创立的原因及其作用 188
第九章 梁陈时期的官班制度与官职清浊 193
一、萧梁官班制渊源多元说 193
二、官班制创立的原因及其性质 204
三、流内十八班与官职清浊 214
四、流外七班与浊官 224
五、三品蕴位、三品勋位与寒官 231
第十章 北魏时期的九流三清与勋品流外 238
一、太和《前职令》官无清浊 238
二、孝文帝评定姓族与宣示《品令》 249
三、太和《后职令》与“九流三清” 256
四、太和《后职令》与“勋品流外” 275
第十一章 北齐时期准清官序列——流内比视官 299
一、北齐时期的流内、流外官与流内比视官 299
二、北齐流内比视官的因袭沿革及其性质辨析 315
三、流内比视官之一:领民酋长与不领民酋长 321
四、流内比视官之二:中央与地方州郡中正 329
五、流内比视官之三:部分州郡属吏 334
六、北齐流内比视官的特点及其影响 340
第十二章 周、隋以降“官无清浊”考辨 343
一、“周氏以降,选无清浊”辨 343
二、“隋承周制,官无清浊”辨 353
三、北朝后期及隋代流内、流外体制的发展演变 362
下编 中古时期清浊官制的尾声——唐代清官制度探索与整合 373
第十三章 唐代清官制度的建立与变异 373
一、唐代清官制度的建立与历史传承 374
二、从“由浊转清”到制度变异 393
第十四章 科举制度清流化与白马驿事件 407
一、“清浊区分”与科举制度清流化 407
二、清流、浊流之争与白马驿事件 420
参考文献 435
后记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