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成功之道——跨国品牌怎样进军中国市场一 [案例]邓小平接见松下以后 1
[镜鉴]王牌松下营销中国 2
二 [案例]通用电气登陆中国 3
[镜鉴]世界头号多元化公司看好入世中国 5
三 [案例]东芝的中国本土化经营 6
[镜鉴]危机公关抢救风险 7
四 [案例]万宝路走向中国市场 8
[镜鉴]喝可乐抽万宝路的时尚文化 10
五 [案例]世界啤酒老大买中国啤酒老大 11
[镜鉴]马背上的啤酒之王 12
六 [案例]名门之车奔驰驶向中国 13
[镜鉴]用理念传播品牌 14
七 [案例]日本丰田汽车何以反“败”为胜 15
[镜鉴]充满大智慧的狼道 17
八 [案例]电子业的“韩流”LG 18
[镜鉴]低成本的中国本土化产品 19
九 [案例]用投资与责任提升战略地位的辉瑞公司 20
[镜鉴]辉瑞一直在努力 23
十 [案例]百事可乐在中国的打拼 23
[镜鉴]经济竞争还是文化竞争 25
十一 [案例]可口可乐在中国的进击 25
[镜鉴]非常可乐为什么没干过可口可乐 27
[本章论语]从外国碳酸饮料在华行为看跨国品牌的中国博弈之道 28
第二章 麦城之道——跨国公司在中国遭遇怎样的失败一 [案例]车为何被砸 36
[镜鉴]奔驰还是笨迟 37
二 [案例]施乐的策略性失败 38
[镜鉴]找错了对付敌人的伙伴 40
三 [案例]“慢跑”的红牛 41
[镜鉴]红牛,还牛吗 42
四 [案例]铱星的陨落 43
[镜鉴]不关注民生的代价 44
五 [案例]富士中国走私之败 45
[镜鉴]富士,靠走私富吗 46
六 [案例]雀巢危机不断 47
[镜鉴]食品安全令人担忧 49
七 [案例]八佰伴在中国的神话 50
[镜鉴]你也能笑谈失败吗 52
八 [案例]惠尔浦在中国市场的溃败 53
[镜鉴]低估中国市场的代价 54
九 [案例]乳业巨头退出中国市场 55
[镜鉴]中国乳品市场“狼来了”的声音 57
十 [案例]和路雪败北中国 58
[镜鉴]“非典”是直接原因吗 59
十一 [案例]不粘锅有毒事件毁了特富龙 60
[镜鉴]特富龙,并没富 62
十二 [案例]飞利浦封杀中国产品 63
[镜鉴]飞利浦“封杀阴谋”的启示 64
十三 [案例]麦叔叔“绯闻”不断 65
[镜鉴]麦当劳,卖当牢吗 67
十四 [案例]步步落后的爱立信 68
[镜鉴]爱立信,还爱还信吗 69
十五 [案例]肯德基风波迭起 70
[镜鉴]谁是中国法律的“钉子户” 72
十六 [案例]家乐福接连换帅风波 73
[镜鉴]领导要做正确的事 74
[本章论语]从百事仲裁风波看跨国公司的“狼性” 75
第三章 信任危机——被媒体曝光的跨国公司 79
一 [案例]SK-Ⅱ风波迭起 79
[镜鉴]洋品牌是被宠坏的吗 80
二 [案例]博士伦事件 81
[镜鉴]是跨国品牌的傲慢,还是不懂读心术 82
三 [案例]卡夫饼干含转基因风波 83
[镜鉴]双重标准几时休 84
四 [案例]立顿红茶被指氟化物超标事件 85
[镜鉴]偷换概念愚弄消费者 86
五 [案例]索尼“电池门”事件 87
[镜鉴]抓住事件背后的商机了吗 89
六 [案例]日本麒麟茶标识风波 90
[镜鉴]违反标识义务的代价 91
七 [案例]芬达美年达饮料致癌风波 92
[镜鉴]外国饮料好在文化 93
八 [案例]夏普在中国内地偷换台湾屏 94
[镜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95
九 [案例]亨氏辣椒酱含苏丹红事件 96
[镜鉴]软硬兼施编织食品安全网 97
十 [案例]富士康劳工事件 98
[镜鉴]法律可否将私人意志变为合法公权 99
十一 [案例]哈根达斯“脏厨房”事件 100
[镜鉴]为洋品牌建立严密的监管程序 101
十二 [案例]柯达数码相机遭信誉危机 102
[镜鉴]中国消费者不可欺 104
十三 [案例]欧盟名牌皮鞋被付之一炬 105
[镜鉴]一把火折射一体化下的平等观 107
[本章论语]借鉴国际经验维护中方利益 108
第四章 走出国门——中国商品如何应对海外反倾销一 [案例]美国苹果汁反倾销案 111
[镜鉴]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应战 113
二 [案例]中国鞋企遭遇欧盟反倾销 114
[镜鉴]如此限制,中国鞋路在何方 116
三 [案例]中国丝绸印度遭遇反倾销 117
[镜鉴]主动出击还是积极应对 118
四 [案例]中国纺织品遭遇美国狙击 119
[镜鉴]是谁在违反规则 120
五 [案例]中国温州应对欧盟打火机案 121
[镜鉴]拿起反倾销的大棒 122
六 [案例]深中华自行车遭美国反倾销 123
[镜鉴]败何也,胜何也 124
七 [案例]大连企业抗辩欧盟草莓反倾销 125
[镜鉴]有压力才有动力 126
八 [案例]中国彩电企业应诉欧盟反倾销案 127
[镜鉴]从中国彩电应诉反倾销论反倾销 128
九 [案例]中国石材企业应诉欧盟反倾销案 130
[镜鉴]石材企业应诉反倾销也要讲技法 131
十 [案例]中国木地板应对美国“337调查” 132
[镜鉴]攻克最坚硬贸易壁垒的法宝是什么 134
十一 [案例]美国对中国糖精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135
[镜鉴]中国的糖精苦吗 136
十二 [案例]欧盟对华DVD光盘反倾销调查 137
[镜鉴]应对反倾销要未雨绸缪 138
十三 [案例]中国药业“四大家族”遭遇美国“反垄断”诉讼 139
[镜鉴]不能乱扣垄断的帽子啊 140
十四 [案例]美国首次对华钢铁反倾销 141
[镜鉴]国际诉讼的几点启示 142
十五 [案例]美国再次对华钢铁反倾销 143
[镜鉴]美国不断挥舞反倾销的大棒 144
[本章论语]从欧盟石材反倾销案看反倾销 145
第五章 跨国进军——中国公司怎样博弈海外市场一 [案例]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 150
[镜鉴]通往全球性品牌之路 151
二 [案例]京东方并购韩国企业 152
[镜鉴]并购之后谁快乐 153
三 [案例]海尔进军海外 154
[镜鉴]“中国造”要挺起胸来 155
四 [案例]中国企业收购日本企业 156
[镜鉴]“东洋”企业也需中国扶持 157
五 [案例]宝钢收购巴西矿业巨头CVRD 158
[镜鉴]走出去大有好处 159
六 [案例]中国网通买进亚洲环球电讯 160
[镜鉴]中国资本也是狼 161
七 [案例]中海油海外大并购 162
[镜鉴]踌躇满志的中海油 164
八 [案例]万向集团收购美国上市公司UAI 165
[镜鉴]民营企业的狼性 166
九 [案例]TCL收购德国施耐德百年老店 167
[镜鉴]柯曼的三原则 168
十 [案例]中国五矿集团收购加拿大诺兰达 169
[镜鉴]并购热后的冷思考 171
十一 [案例]水泥大王曙光非洲吃“梨” 172
[镜鉴]“倒推手法”的效果 173
十二 [案例]中冶集团签约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末镍钴矿项目 174
[镜鉴]中冶集团,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旗帜 175
十三 [案例]TCL收购法国汤姆逊 176
[镜鉴]海外并购量力而行 178
十四 [案例]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 179
[镜鉴]买外国品牌,照样! 180
十五 [案例]春兰海外拓空间 181
[镜鉴]核心技术能力支持海外市场开拓 183
十六 [案例]上海盛大收购美国ZONA公司 184
[镜鉴]快乐着,也收购着 185
十七 [案例]新中基并购法国普罗旺斯 186
[镜鉴]“走出去!”中国企业你准备好了吗 187
十八 [案例]中冶集团实践走出去战略 188
[镜鉴]中国外经企业走出去 190
十九 [案例]华立科泰的非洲之旅 191
[镜鉴]练兵之后的路 192
二十 [案例]中国银行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公司 193
[镜鉴]中国银行真有钱 194
二十一 [案例]润物细无声的海信 195
[镜鉴]海信的非洲经验 196
二十二 [案例]宝石缝纫机从“贴牌”到独立 197
[镜鉴]“宝石”,非洲的宝石 198
[本章论语]中国企业“潜力”与“能力”的海外博弈战 199
第六章 温柔挑战——外国资本怎样进军中国图书市场一 [案例]《成功的学习方法与科学用脑》没销过《学习的革命》 202
[镜鉴]这是因为市场炒作吗 203
二 [案例]《富爸爸,穷爸爸》的畅销 205
[镜鉴]外国的爸爸更富吗 206
三 [案例]《谁动了我的奶酪》从何而来 207
[镜鉴]读者动了他的奶酪 208
四 [案例]布什为什么向内阁成员赠送《把信送给加西亚》 209
[镜鉴]一封引发百年思考的信 211
五 [案例]好莱坞大片的诱惑 212
[镜鉴]好莱坞大片是文化侵略吗 213
六 [案例]日本动漫的国际化传播 215
[镜鉴]日本动漫不慢 216
七 [案例]“韩剧”热中国 217
[镜鉴]韩流成了主流吗 218
八 [案例]被抢注的端午节 219
[镜鉴]从各界反应看抢注事件 220
[本章论语]全球化文化竞争与中国文化的碰撞 221
第七章 另类内讧——外国品牌怎样在中国市场较量一 [案例]柯达PK富士 226
[镜鉴]感光业中的刀光剑影 227
二 [案例]百事可乐PK可口可乐 228
[镜鉴]品牌力量 229
三 [案例]肯德基PK麦当劳 230
[镜鉴]“小资本”的大智慧 232
四 [案例]耐克PK阿迪达斯 233
[镜鉴]品牌之路,不进则退 234
五 [案例]通用PK福特 235
[镜鉴]把目光放得再远些 236
六 [案例]三星PK索尼 237
[镜鉴]企业内动力是企业的生命源泉 239
[本章论语]洋品牌在中国市场较量和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240
第八章 无形对垒——国际知识产权怎样博弈 244
一 [案例]中意巧克力品牌诉讼案 244
[镜鉴]“费列罗”给我们上了一课 245
二 [案例]英特尔与东进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 246
[镜鉴]两个公司在较量什么 247
三 [案例]美国CNN诉讼上海美亚在线 248
[镜鉴]诉讼烽烟起 250
四 [案例]日本雅马哈起诉中国天津港田商标侵权案 251
[镜鉴]侵权行为应喊停! 252
五 [案例]中国公民叶晓明诉日本索佳技术成果侵权案 252
[镜鉴]维护小公民的权利 253
六 [案例]中美《读者文摘》知识产权官司 254
[镜鉴]管好自己,更要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 255
七 [案例]英特莱格公司诉可高天津玩具有限公司案 256
[镜鉴]小小玩具惹官司 259
八 [案例]娃哈哈与达能商标使用权纷争 260
[镜鉴]外资并购是本,商标之争是标 261
九 [案例]广东珠江桥酱油瑞典诉讼案 263
[镜鉴]4年说明什么 265
十 [案例]中国第一大商业秘密侵权案 266
[镜鉴]“一女嫁二郎”的教训与启示 269
十一 [案例]美国思科起诉中国华为侵犯知识产权 270
[镜鉴]华为对思科,嬴在亮剑 271
十二 [案例]澳大利亚“巨无霸”与中国民营企业域名争夺战 272
[镜鉴]“名”的入世危机 273
十三 [案例]中美3000万美元索赔软件侵权案 274
[镜鉴]“我们要讨回中国人的尊严!” 275
十四 [案例]广东索华西班牙被侵权纠纷 275
[镜鉴]中国公司开始注重国外维权 276
十五 [案例]新东方侵犯美国TOEFL试题著作权案 277
[镜鉴]守法是最好的自我保护! 279
十六 [案例]中国徐州祥狮庆典败诉英足协商标侵权案 279
[镜鉴]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281
[本章论语]警惕跨国资本滥用知识产权牟取单边利益 281
第九章 引狼入室——外商怎样在中国较量 286
一 [案例]金龙鱼:洋油坐第一 286
[镜鉴]金龙鱼为何在中国取得成功 287
二 [案例]感光业:洋片遮六光 288
[镜鉴]皇帝的女儿也要尊市场 289
三 [案例]手机业:洋手机围攻国产品牌 290
[镜鉴]洋手机为何涛声依旧 291
四 [案例]饮料业:“洋水”淹“七军” 292
[镜鉴]水是外国的甜吗 293
五 [案例]韩国三星吞食“香雪海” 294
[镜鉴]外商怎样做死中方品牌 295
六 [案例]华为与3Com分手 296
[镜鉴]分手不是坏事 297
七 [案例]联想分销抗衡戴尔直销 298
[镜鉴]国际化与本土化不是矛盾 299
八 [案例]联想与AOL时代华纳联姻 300
[镜鉴]联姻,还是两狼共舞 302
九 [案例]沃尔玛10亿美元收购好又多 304
[镜鉴]10亿美元能买什么 305
十 [案例]“小护士”无奈被收购 306
[镜鉴]看上去很美的并购 307
十一 [案例]波导与法国萨基姆的合作 308
[镜鉴]打造手机中的战斗机 309
十二 [案例]华晨尊驰汽车出口德国 310
[镜鉴]中国汽车品牌登陆发达国家还需要加强内功 311
十三 [案例]“超人”挑战飞利浦 312
[镜鉴]国际市场下的自主品牌优势 313
十四 [案例]YouTube不敌Google 314
[镜鉴]中国视频网站的窘境 315
[本章论语]从洋水淹七军看与跨国资本无穷期的软战争 316
附录:有关解决国际经济纠纷的文件 323
一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 323
二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337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 351
四 出口产品反倾销应诉规定 363
五 反倾销调查听证会暂行规则 369
主要参考文献 373
后记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