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监督司法概论 1
第一节 司法权的特性与职能 1
一、司法权的特性 1
二、司法权的职能 7
第二节 监督司法的类型与原理 16
一、监督司法的类型 16
二、监管司法的原理 18
第二章 司法权与其他政治权力的关系 22
第一节 司法权与其他政治权力关系演变的三种样态 22
一、司法权力和政治权力合一 22
二、司法权力和政治权力形式分离 28
三、司法权力对其他政治权力相对独立 30
第二节 司法独立与政治统治的进化 35
一、司法独立的重要性 35
二、司法独立的相对性 39
第三节 司法对其他政治权力的牵制 43
第四节 其他政治权力对司法的介入 46
第三章 监督司法的宏观路径 53
一、政治权力的总体制衡 53
二、立法权监督 53
三、司法权自身的平衡 55
四、基于民主权利的外部监督 56
第四章 监督司法的历史回顾 58
第一节 中国古代御史制度及评价 58
一、古代御史制度沿革 58
二、历代御史监察职能及评价 66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监督司法及评价 72
一、民国时期的司法改革 72
二、变相的“监督”或干预司法 74
第五章 监督司法的国外考察 77
第一节 三权分立政体下司法制度的宏观制衡 77
一、立法对司法的制约 78
二、行政对司法的制约 79
第二节 三权分立政体下司法制度的微观制衡 80
一、美国的弹劾制度 82
二、日本的弹劾制度 83
第六章 政党政治下的监督司法 86
第一节 政党监督司法的政治生态性 86
一、政党政治的现实 86
二、政党对司法的政治监督 88
三、政党对司法监督的限度 90
第二节 执政党监督的现状及思考 92
一、党对司法工作的政治和原则领导 92
二、党对司法工作的政策和组织领导 95
三、党对司法改革的领导 96
第三节 参政党的监督 102
一、民主监督的政治意蕴 102
二、参政党监督司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06
第七章 立法权力下的监督司法 112
第一节 立法权监督司法观点综述 112
第二节 立法权监督司法的原理 115
一、立法监督司法权的内涵、性质 115
二、立法监督司法权的特点和优势 118
第三节 个案监督的思考 120
一、个案监督之由来 120
二、个案监督之反思 122
第四节 类案监督思考 126
一、类案监督的内涵和理念 126
二、类案监督的制度构建 128
第八章 检察机关对司法的监督 134
第一节 检察机关监督的理论基础 134
一、法律监督与列宁的司法权思想 134
二、法律监督理论与分权制衡思想的不同 137
第二节 检察监督与审判权独立 139
第三节 检察监督的行使 145
一、检察权对刑事侦查权的监督及完善 145
二、检察权对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 148
三、检察权对民事行政案件的监督 152
四、检察权对裁判执行的监督 156
第四节 谁来监督监督者 162
第九章 舆论监督司法 166
第一节 媒体与舆论监督司法的含义 166
第二节 舆论监督司法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167
一、公众知情权的需要 167
二、权力制约的需要 169
三、司法实践的需要 170
四、实现民主价值的需要 170
第三节 我国舆论监督的发展历程 172
第四节 舆论监督与司法权独立的冲突 174
一、冲突的表现形式 174
二、冲突的原因 180
三、冲突的实质 185
第五节 舆论监督与司法权关系的域外审视 187
一、英美法系国家实践 187
二、大陆法系国家实践 192
三、国际公约的规定 195
第六节 舆论监督与司法制约的平衡 198
第七节 建立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的平衡机制 204
一、加快制定《新闻法》 204
二、进一步完善审判公开制度 206
三、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210
四、建立舆论防御机制 212
第十章 群众对司法的监督 215
第一节 民意与舆论 215
一、民意 215
二、舆论 220
第二节 我国古代重视民意的司法传统 220
第三节 西方视角下的司法与民意 227
一、民主体制下的纠纷解决 227
二、社会契约论视角下的司法 229
三、陪审制体现的民意 231
第四节 司法与民意的冲突及表现 232
一、冲突的原因 232
二、冲突的结果 239
第五节 司法与民意协调的路径 241
一、“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神价值 241
二、陪审制的实质扩大 247
三、判例的司法统一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