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朱德发 1
引言 1
第一章 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学选择与文学态度的发生 13
一、1903—1907:鲁迅的“沉默”与“回心” 14
二、“弃医从文”:鲁迅思想成长中的“自觉” 19
三、“诚与爱”:鲁迅的文学态度与发生原理 25
第二章 左翼浪漫文人的青春理想与悲剧命运 33
一、左翼浪漫主义文学思潮:青春的激扬 35
(一)选择与张扬:浪漫精神的追溯 36
(二)青春时代:历史的呼唤 39
(三)青春人格:浪漫的回响 42
二、左翼浪漫主义文学世界:矛盾的追求 45
(一)矛盾的追求:个性与信仰的两难 45
(二)悖谬的选择:双重身份与两类文本 52
(三)火与梦:两重世界的交响 57
三、左翼浪漫主义文学命运:悲剧的归途 65
(一)三种观念:外部批评的问题 66
(二)三种根源:自身存在的问题 70
(三)并非结语:鲁迅的震惊之外 74
第三章 周作人救亡时期的道德思想与启蒙悲剧 77
一、“为知识而求知识”:“纯粹的学问”与“真的科学精神” 78
二、反“气节的八股”:民族危机中的气节观念与道德批判 84
三、“文人不谈武”:救亡时期的“责任”与“主要的工作” 94
四、“思想革命尚未成功”:启蒙的位置与“凡人之悲哀” 108
第四章 内战时期的民主运动与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 122
一、民主的时代精神与“五四”回声 122
二、知识分子的“进言”热与心态变化 126
三、知识分子的学潮运动与组党热潮 130
四、《观察》与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 138
第五章 四十年代后期的“文艺政策”与“文艺运动” 143
一、1945年的重庆文艺座谈会与《讲话》精神的传播 144
二、从《大众文艺丛刊》看1948年的“文艺运动” 153
三、文人清算与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 164
第六章“九叶”诗派的诗学理想与命运浮沉 183
一、“在痛苦的挣扎里守候”:“九叶”诗派的分化与聚合 183
二、“新诗现代化”:袁可嘉的诗学理论与理想 194
三、“受难的形象”:穆旦的诗学气质与宿命 205
第七章 沈从文、张爱玲在新时期的“复活”与“神话” 220
一、“自己的文章” 221
二、“传奇不奇” 224
三、“意义即问题” 226
第八章 今天的鲁迅与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 230
一、鲁迅的“病”与“死” 230
(一)“病”与“死”之“谜” 231
(二)“活着”与“假如活着” 236
二、鲁迅的“记念”与我们时代的“纪念” 242
(一)鲁迅的“记念”,我们的“纪念” 243
(二)今天的鲁迅,“纪念”的传统 249
(三)“忘记我”,鲁迅无需“纪念” 254
余论一 知识的“知识化”:鲁迅式的“有机知识分子”的退场? 259
余论二 道德形而上主义: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启蒙与道德关系论辩 266
(一)必要的同情:道德形而上问题的意义理解与内在理路 267
(二)需要澄清的困惑:道德形而上学的方法论能否解释启蒙问题 271
(三)还需辨识的问题:启蒙问题是否可以归结为道德形而上主义 277
附录 记贾植芳先生:一个同乡的回忆 281
代跋:狂人的谱系学&张清华 284
主要参考书目 300
后记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