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十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诸葛铠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33027605
  • 页数:3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和丰富的插图,讲述了什么是设计艺术;中国现代的“设计革命”是偶然还是必然;艺术设计在古代和近现代为什么有不同的运行规律;艺术设计在东方和西方怎么会产生迥然相异的形式,以及艺术设计的起源、本质、构成、形态等问题。

第一讲 中国的设计革命 1

1-1新观念的挑战与中国的设计革命 2

1-2“图案”、“设计”之争及Design的内涵 5

1-3工艺美术的局限与设计艺术的新意 10

1-4设计艺术学的构成及其学术规范 15

第二讲 人猿相揖别的时刻 25

2-1从艺术起源看最早的设计 25

2-2原始工具的“功能主义” 28

2-2-1原始工具的设计原则 28

2-2-2功能主义促进形式的进步 29

2-3原始装饰的象征主义 31

2-3-1丰富多彩的原始装饰 32

2-3-2原始装饰与图腾 34

2-3-3原始装饰的象征主义内涵 37

2-4原始设计的社会性 42

2-4-1原始设计与人类需求的同步增长 43

2-4-2原始设计造就了社会人 46

2-4-3原始设计与非物质文化的互摄 48

第三讲 为人造物的艺术 55

3-1设计艺术的组成要素 55

3-1-1科学技术与设计 56

3-1-2艺术与设计 58

3-2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结构 63

3-2-1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相互对立 63

3-2-2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相互转化 66

3-3设计是为人造物的艺术 70

3-3-1“预先设想”是艺术设计的基础 70

3-3-2“美的规律”也是造物的规律 73

3-3-3创新是设计的永恒主题 74

第四讲 美的传统与新生 81

4-1人造物的有用性与功能美 82

4-1-1功能美和它的性质 83

4-1-2功能美不是“有用即美” 86

4-2人造物的形式与形式美 87

4-2-1形式对于内容的相对独立性 88

4-2-2人造物形式的特征 90

4-2-3从形式到形式美 92

4-3传统美的积淀 95

4-3-1传统美的内在意蕴 95

4-3-2传统美的外在形式 99

4-4现代美的超越 103

4-4-1设计革命引发的“反传统”思潮 103

4-4-2“形式崇拜”的崛起 107

第五讲 构成的创造力 115

5-1构成是一种创造 116

5-1-1功能性的构成 116

5-1-2形式性的构成 118

5-2构成的时空秩序 121

5-2-1时间、空间与运动的关系 121

5-2-2建造新空间 123

5-2-3时间的延续效果 128

5-3构成的形式规律 136

5-3-1和谐是构成的最高形式 136

5-3-2对称和“反对称” 141

5-3-3比例和尺度 146

5-3-4节奏和韵律 151

第六讲 设计的形态语言 157

6-1形态是设计造形的基本语言 158

6-1-1形态是“元素”还是“要素” 158

6-1-2设计形态的特征 158

6-2与线相关的形态 159

6-2-1外部形态——轮廓 159

6-2-2内部形态——结构 164

6-3与物质相关的形态 170

6-3-1物质形态 170

6-3-2形态的肌理 173

6-4与形象相关的形态 175

6-4-1具象形态及其特例 176

6-4-2抽象形态 178

6-5形态的双重属性 181

6-5-1形态的自身属性 181

6-5-2形态的关系属性 182

第七讲 眼和手的智慧 185

7-1视知觉是一种直觉思维 185

7-1-1视知觉就是视觉思维 186

7-2设计与视知觉 189

7-2-1视觉动态(不动之动) 190

7-2-2悖论图形 195

7-2-3从二维到多维 197

7-2-4错视 200

7-3设计的思维和方法 202

7-3-1设计思想的三种模式 202

7-3-2设计的一般方法 207

7-4创造性思维 210

7-4-1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和“创新”的含意 210

7-4-2想象——创造活动的先导 212

7-4-3辐散思维——开拓创造力的温床 215

7-4-4辐合思维——选择的收敛性 217

第八讲 自然的“人化”熔铸 219

8-1设计文化的主体与客体 219

8-1-1人与自然是一对主客体 220

8-1-2客体的丰富性 221

8-1-3设计的“文化适应” 222

8-1-4设计文化的三要素 223

8-2人和自然的对立及人的妥协 224

8-2-1“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局限性 225

8-2-2自然生态的文化类型 227

8-3自然是设计之母 232

8-3-1自然是设计的物质之源 233

8-3-2自然是设计的“课题”之源 234

8-3-3自然是设计的“巧思”之源 237

8-3-4绿色设计的重任 240

8-4设计文化是对经济生态的动态反映 243

8-4-1设计与生产力的互动 243

8-4-2经济类型与设计的价值取向 249

第九讲 社会进步的足迹 263

9-1人神之间 263

9-1-1事物起源的神话 264

9-1-2人与自然谁是主宰 266

9-1-3人神沟通的工具 269

9-2社会形态与设计 276

9-2-1封闭型社会的设计 276

9-2-2开放型社会的设计 282

9-3传统文化的现在时 287

9-3-1中国的古今文化矛盾突出 287

9-3-2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方式 290

9-3-3设计风格的多样性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舞台 294

9-4设计与生活方式的互动 295

9-4-1设计与人的生活方式相互适应 296

9-4-2设计对生活方式的直接影响 300

9-4-3设计和生活方式的对立统一 308

第十讲 重新体悟中国的哲理 315

10-1对“重道轻器”的疑问 315

10-1-1道、器、名的“一体化” 316

10-1-2道者器之道 320

10-1-3百工是真正的造物者 320

10-2对“天人合一”造物思想的辨析 322

10-2-1“天人合一”造物思想的非普遍性原则 322

10-2-2“天人合一”造物思想的象征性特点 324

10-2-3“天人合一”造物思想的伦理道德内涵 326

10-3造物与自然之天 328

10-3-1“使之必报之” 329

10-3-2天物不可暴殄 330

10-3-3“天工人其代之” 332

10-3-4“人逆天”与“天逆人” 333

10-4造物艺术论及其学术价值 335

10-4-1主体的位移 336

10-4-2本质的还原 338

10-4-3造物的艺术观 340

10-4-4造物的人文观 341

后记 345

参考文献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