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3
第一篇 封建土地制度第一章 清朝时期 20
第一节 打牲乌拉采贡 24
第二节 山参采集 39
第三节 官地 48
第四节 旗地 58
第五节 民地 66
第六节 农业生产状况 75
第二章 民国时期 78
第一节 民地的继续开发与扩大 78
第二节 地主势力的发展 83
第三节 封建剥削的形式 87
第四节 帝国主义扩张与掠夺 89
第五节 农牧垦殖公司的开办 92
第六节 农民占地的缩小和破产及其反抗斗争 94
第七节 农业生产状况 97
第三章 东北沦陷时期 101
第一节 日本帝国主义扩张侵略占地 101
第二节 日伪统治下的封建土地制度 108
第三节 日伪统治者掠夺农产品 113
第四节 农村赤贫化和农民的反抗斗争 115
第五节 农业生产状况 121
第二篇 土地制度改革第一章 土改前的土地占有关系 129
第一节 农村各阶级及其土地占有情况 129
第二节 封建土地制度的租佃、雇工和高利贷 137
第三节 地主阶级的统治和农民的贫困 145
第二章 老区土改 147
第一节 剿匪和发动农民群众创建根据地 148
第二节 反奸清算 减租减息 150
第三节 分配敌伪侵占的土地 153
第四节 分土地分浮财 156
第五节 平分土地运动 178
第六节 纠正偏向 颁发地照 184
第七节 巩固土改成果 支援解放战争 188
第三章 半老区土改 197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封建土地制度 197
第二节 复仇清算 平分土地 202
第三节 纠正偏向 落实政策 209
第四节 克服困难 发展生产 214
第四章 新区土改 217
第一节 接征平分土地 217
第二节 土改复查补课 221
第五章 土改后农业生产状况 226
第三篇 农民土地所有制第一章 农民个体经济的发展变化 232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发展 232
第二节 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37
第三节 农民个体经济的变化 240
第二章 土地租佃与买卖、雇工与借贷 248
第一节 土地租佃与买卖 248
第二节 雇工 250
第三节 借贷 252
第四篇 农业互助合作第一章 农业劳动互助组 260
第一节 农业劳动互助组的发展过程 260
第二节 农业劳动互助组的组织形式 270
第三节 农业劳动互助组的自愿互利 280
第四节 农业劳动互助组的经营管理 283
第五节 农业劳动互助组的生产 287
第二章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92
第一节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过程 292
第二节 土地入股分红及耕畜等生产资料入社报酬 306
第三节 办社、扩社、并社中的几项具体政策 310
第四节 经营管理 314
第五节 思想政治工作 319
第六节 收益分配 322
第三章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33
第一节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过程 333
第二节 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 341
第三节 整顿高级社 346
第四节 经营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356
第五节 收益分配 363
第五篇 农村人民公社第一章 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 376
第一节 农村人民公社的试点 376
第二节 农村人民公社化 377
第三节 并社中经济问题的处理 378
第二章 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 381
第一节 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 381
第二节 公社管理体制的调整 383
第三节 整社和纠正一平二调的“共产风” 389
第三章 农村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和政治运动 398
第一节 公社初期的经营管理和社会主义教育 398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经营管理和农业学大寨 408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经营管理和农业学大寨 415
第四章 农村人民公社的收益分配 420
第一节 公社初期的收益分配 420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问的收益分配 432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收益分配 443
第六篇 农业合作制的改革第一章 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 451
第一节 改进生产队管理制度 451
第二节 建立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 455
第三节 实行多种形式生产责任制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473
第二章 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78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实行 478
第二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和具体问题的处理 486
第三节 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91
第三章 专业户和新经济联合体 522
第一节 农村专业户和重点户 522
第二节 新经济联合体 528
第四章 农业合作制改革的初步成果 531
第一节 农业生产力水平 532
第二节 农产品产量、产值、商品率 533
第三节 农民收人和生活水平 536
编后记 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