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选题缘由 1
二、俱舍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3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主要创新 7
第一章《俱舍论》的产生及其宗趣 1
第一节《俱舍论》的造论缘起 3
一、论题略释 3
二、有部阿毗达磨的发展与本论的产生 5
三、关于论主生平与造论情形的考辨 13
第二节《俱舍论》的思想旨趣与理论结构 16
一、论主的造论主旨 16
二、本论的组织次第 22
三、关于《破我品》 24
第二章 缘起论:法相、法体与因果法则 27
第一节 法相学:阿毗达磨法相体系的完成 28
一、五位七十五法:世界构成的基本要素 28
二、蕴处界三科:诸法的融摄与开合 45
三、义门分别:诸法的具体属性 52
四、二十二根:人类生命的基本构成 61
五、本论法相学体系的理论贡献与思想特征 63
第二节 法体论:诸法假实与《俱舍论》的宗义抉择 69
一、诸法假实问题的理论渊源 69
二、诸法假实的判定原则 72
三、本论对诸法假实的分析与抉择 81
第三节 因果论:诸法生成的基本法则 103
一、六因四缘说 103
二、十二因缘与三世二重因果 108
三、本论因果论的主要理论特质 110
第三章 有情论:众生情状与流转之因 113
第一节 三界五趣:世间的基本构成 114
一、有情世间的状况 114
二、器世间的构成 123
三、世界的成坏过程 128
四、本论世间思想的理论意蕴 133
第二节业:轮回之亲因 136
一、业的基本构成及其体性 136
二、业的分类及其果报 143
三、本论的戒律学思想 150
四、从本论的业感理论看佛教的孝亲思想 159
第三节 随眠:生死流转的内在根源 160
一、随眠的内涵与种类 160
二、义门分别:随眠的具体属性 167
三、烦恼的对治与断除 170
第四章 解脱论:修行次第与涅槃之果 175
第一节阶位论:修行的基本次第 176
一、道次第概说 176
二、方便道:三贤与四善根 178
三、圣道:四向四果 184
四、三乘行果:声闻、独觉与菩萨 189
第二节 智与定:修道的内在方法 193
一、智:涅槃之亲因 193
二、定:涅槃之疏缘 201
第五章《俱舍论》的理论性质、历史地位与弘传情况 211
第一节《俱舍论》的理论性质与历史地位 212
一、本论的教相判摄、学派归属与思想内核 212
二、本论与印度佛教的发展 219
第二节《俱舍论》在中国汉、藏两系佛教中的弘传 224
一、本论的汉译与俱舍学的弘传 224
二、本论在藏传佛教中的独特地位 229
余论 237
主要参考文献 246
后记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