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母婴护理概述 1
第二节 母婴护理发展趋势 4
第三节 母性心理成长 6
第四节 学习母婴护理的指导思想 9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和生理 11
第一节 女性一生各阶段特征 11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6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25
第三章 妊娠期护理 32
第一节 胚胎的形成和胎儿的发育 32
第二节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36
第三节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39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的心理变化 42
第五节 妊娠期评估 44
第六节 妊娠期管理 49
第七节 妊娠期健康教育 55
第四章 分娩期护理 65
第一节 影响分娩的四要素 65
第二节 分娩机制 69
第三节 分娩期产妇的护理 71
第四节 新生儿出生后的即刻护理 84
第五章 产褥期护理 88
第一节 产褥期母体的生理特征 88
第二节 产褥期母体的心理特征 91
第三节 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92
第四节 新生儿护理 97
第五节 母乳喂养 101
第六章 高危妊娠 106
第一节 概述 106
第二节 监护 107
第七章 妊娠期并发症的护理 113
第一节 流产 113
第二节 异位妊娠 117
第三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22
第四节 前置胎盘 129
第五节 胎盘早剥 133
第六节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136
第七节 羊水异常 140
第八章 妊娠合并症的护理 146
第一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 146
第二节 妊娠合并糖尿病 151
第三节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156
第九章 异常分娩的护理 162
第一节 产力异常 162
第二节 产道异常 168
第三节 胎位及胎儿发育异常 172
第四节 过度焦虑与恐惧 175
第十章 分娩期并发症的护理 179
第一节 胎膜早破 179
第二节 产后出血 181
第三节 子宫破裂 186
第四节 羊水栓塞 189
第十一章 产后并发症的护理 194
第一节 产褥感染 194
第二节 急性乳腺炎 197
第三节 晚期产后出血 200
第四节 产后抑郁症 201
第十二章 胎儿与新生儿常见异常的护理 205
第一节 胎儿窘迫 205
第二节 新生儿窒息 209
第三节 早产儿 213
第四节 新生儿产伤 217
第五节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20
第六节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223
附:吸入综合征 227
第七节 新生儿黄疸 227
第八节 新生儿败血症 233
第九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 236
第十节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239
第十一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242
第十二节 新生儿破伤风 245
第十三节 新生儿溶血病 248
第十三章 不孕症 253
第十四章 计划生育 260
第一节 避孕 260
第二节 女性绝育 266
第三节 人工终止妊娠 269
第四节 计划生育措施的选择 275
第十五章 母婴护理中常用的诊疗技术 277
第一节 会阴切开缝合术 277
第二节 胎头吸引术 279
第三节 产钳术 280
第四节 剖宫产术 282
第五节 人工胎盘剥离术 284
第六节 羊膜腔穿刺术 285
第七节 诊断性刮宫 286
第八节 输卵管通液术 287
第九节 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288
第十节 阴道后穹隆穿刺术 290
第十一节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291
第十二节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294
第十三节 换血疗法 295
第十六章 母婴护理中常用的护理技术 298
第一节 会阴擦洗/冲洗 298
第二节 阴道灌洗 299
第三节 会阴湿热敷 300
第四节 阴道/宫颈上药 301
第五节 盆浴法 301
第六节 光照疗法 303
第七节 新生儿抚触 304
参考文献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