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
1.2.1 研究的目的 3
1.2.2 研究的意义 4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5
1.3.1 国外研究现状 5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0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13
1.4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与方法 15
1.4.1 研究内容 15
1.4.2 研究框架与方法 16
2 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19
2.1 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 19
2.1.1 乡村旅游 19
2.1.2 生态旅游 24
2.1.3 农业旅游 26
2.2 乡村旅游资源与乡村旅游业的界定 28
2.2.1 乡村旅游资源 28
2.2.2 乡村旅游业 32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6
2.3.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6
2.3.2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37
2.4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39
2.5 新农村建设的理论 41
2.5.1 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 41
2.5.2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43
2.6 本章小结 44
3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经验分析 45
3.1 国外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水平 45
3.2 国外乡村旅游的政府干预 50
3.2.1 政府干预与乡村旅游产品差异化 50
3.2.2 案例研究——西班牙的Paralelo40项目 54
3.3 政府干预和市场培育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与经验 56
3.3.1 政府干预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56
3.3.2 城乡互动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65
3.3.3 中介组织引导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72
3.3.4 外向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72
3.3.5 合作社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74
3.4 非典型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76
3.4.1 美国和加拿大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 77
3.4.2 巴西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 79
3.4.3 澳大利亚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 80
3.5 本章小结 82
4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83
4.1 中国乡村旅游的缘起与产品供给 83
4.1.1 乡村旅游的缘起 83
4.1.2 乡村旅游的供给 85
4.2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86
4.2.1 区域发展不平衡 87
4.2.2 乡村旅游收入分配问题 88
4.2.3 乡村旅游的生态压力大 96
4.2.4 经营管理不完善 96
4.3 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100
4.3.1 乡村旅游资源产权缺失 100
4.3.2 乡村旅游飞地化和低价竞争的博弈分析 103
4.3.3 乡村旅游系统因子摩擦 107
4.4 本章小结 108
5 中国乡村旅游的作用和影响分析 110
5.1 乡村旅游的经济作用和影响 111
5.2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的作用 112
5.2.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112
5.2.2 促进新农村建设 114
5.3 乡村旅游经济作用和影响的定量分析 115
5.3.1 基于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统计分析 115
5.3.2 对乡村旅游经济指标的回归分析 119
5.4 实证分析——乡村旅游对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作用 124
5.4.1 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协同效应 126
5.4.2 乡村旅游对村民增收的作用 127
5.5 乡村旅游的生态影响——以呼伦贝尔为例 130
5.5.1 呼伦贝尔乡村旅游的发展 130
5.5.2 乡村旅游对呼伦贝尔生态的影响 132
5.6 乡村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以西递、宏村为例 133
5.7 本章小结 135
6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37
6.1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138
6.2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139
6.2.1 静态评价模型 140
6.2.2 动态评价模型 142
6.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 142
6.3.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42
6.3.2 指标值的标准化处理 150
6.3.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150
6.4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衡量 152
6.4.1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现状 152
6.4.2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 153
6.5 本章小结 157
7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及相关对策 158
7.1 中国乡村旅游“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 158
7.2 乡村旅游的五种发展模式及其相关对策 160
7.2.1 发展生态友好型乡村旅游 160
7.2.2 发展社区参与型乡村旅游 167
7.2.3 发展扶贫型乡村旅游及其财政扶持 170
7.2.4 发展城乡互动型乡村旅游 174
7.2.5 发展开放型乡村旅游 177
7.3 中国乡村旅游业的一体化经营及其对策 178
7.3.1 乡村旅游业中的产业关联 179
7.3.2 乡村旅游销售搭便车与垂直一体化 180
7.3.3 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旅游一体化经营 182
7.4 新农村建设时期乡村旅游发展前景 183
7.5 本章小结 185
结论 187
参考文献 190
附录 199
后记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