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经济史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3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漆侠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01069228
  • 页数:125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人口、恳田、水利、经济作物、经营方式、土地所有制形式、赋税制度等方面,全面论述两宋300年间社会经济关系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关于中国封建经济制度发展的阶段问题(代绪论) 1

关于中国封建经济制度阶段的划分 1

战国秦汉时期(前476~184):封建制度确立、封建依附化关系发展阶段 6

魏晋隋唐时期(184~884):庄园农奴制阶段 15

宋元明清时期(884~1840):封建租佃制占主导地位阶段 25

认真开展宋代经济史的研究 35

第一编 宋代农业生产与土地诸关系 43

第一章 宋代的人口和垦田 43

第一节 宋代人口的增长 44

第二节 封建制度对人口增长的制约 53

第三节 宋代垦田面积的扩大 58

第四节 劳动人口的分布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67

第二章 宋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76

第一节 有关农业生产与水利关系的议论宋政府对兴修水利的重视和推动 76

第二节 以疏浚河道和淤田为主的北方水利事业 80

第三节 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两浙路水利事业的突出发展 85

第四节 江南东路的高产稳产田:圩田 92

第五节 福建路水利建设的特点:沿海人民“与海争地”的斗争 97

第六节 水利灌溉技术的进步和灌溉工程的管理 102

第七节 地主豪绅对水利工程的霸占和破坏 106

第三章 农业生产工具、种子、肥料以及经营方式和单位面积产量 109

第一节 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和改良 109

第二节 种子的引进、培育和优良品种的推广 115

第三节 粪肥的使用 有关粪肥的理论 121

第四节 各地区的农业经营方式 123

第五节 各地区单位面积产量 134

第四章 商业性农业、经济作物的发展多种经营的渐次展开 140

第一节 棉花的种植及其向江西、两浙诸路的传播 140

第二节 麻的种植和扩大蚕桑业的独立发展 146

第三节 甘蔗种植的扩大 152

第四节 果树种植及其专业化 154

第五节 蔬菜业的大发展 159

第六节 药物的种植及其发展 163

第七节 养花业的发展 165

第八节 经济林木的植造和经营 169

第九节 养鱼业的发展 170

第十节 第一章至第四章结论 175

第五章 宋统治地区内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制度、封建经济制度及其高度发展 183

第一节 海南岛黎族及其原始共有土地制度 183

第二节 荆湖南路西部、广南西路的瑶族和壮族及其以村社土地制度为基础的奴隶占有制 187

第三节 四川边缘地区的“夷”族之向封建制过渡 193

第四节 以夔州路为中心的庄园农奴制 197

第五节 在广大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租佃制关系及其基本特征 209

第六节 两浙等路封建租佃制关系的高度发展 218

第七节 结论 228

第六章 宋代土地所有制形式(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状况 232

第一节 宋封建国家的土地政策 232

第二节 土地兼并的发展 236

第三节 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阶级对土地的占有 251

第四节 寺院对土地的占有 270

第七章 宋代土地所有制形式(中):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状况 284

第一节 北宋各种形式的国有地宋徽宗时期公开掠夺土地的西城所 284

第二节 职田 301

第三节 学田 309

第四节 南宋各类国有地的演变景定公田法 314

第八章 宋代土地所有制形式(下):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关于宋代土地所有制演变的几点认识 332

第一节 个体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32

第二节 对宋代土地所有制演变的几点认识(第六、七、八章结论) 340

第九章 宋代地租形态及其演变——兼论地价及其与地租的关系 348

第一节 劳动地租在夔州路等地区的情况 349

第二节 各种形态的产品地租及其发展 353

第三节 货币地租及其发展 366

第四节 官租私租的增重各种形态的地租对生产所起的作用 373

第五节 宋代的土地买卖以及地价与地租之间的关系 384

第六节 结论 395

第十章 宋封建国家的赋役制度(上)——封建国家、地主、农民之间的关系 397

第一节 北宋初年的田赋制度 宋仁宗统治时期赋税剧增的第一个高潮 397

第二节 王安石变法时期对赋税制度的变革宋徽宗统治期间赋税剧增的第二个高潮 414

第三节 南宋统治的“取民无艺”与赋税的直线上升 426

第十一章 宋封建国家的赋役制度(下)——封建国家、地主、农民之间的关系 456

第一节 北宋初年以来的差役法 457

第二节 王安石变法期间的免役法(或募役法) 469

第三节 变法与反变法反复较量下免役法和差役法的交替 483

第四节 南宋初年以来差雇兼用地方豪绅把持下的“义”役 488

第五节 论宋代役法的演变(第十一章结论) 504

第十二章 宋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第一编结论) 508

第一节 地主阶级各阶层 508

第二节 农民阶级各阶层 522

第三节 农民的分化 536

第二编 宋代手工业生产以及手工业诸关系 543

引言 宋代手工业布局 543

第十三章 宋代采掘业和冶矿业的发展(上):煤炭和矿冶业的发展状况 550

第一节 煤炭的采掘及其在北方的广泛使用 550

第二节 冶铁业的高度发展 555

第三节 冶铜业的巨大发展铜器制造业的状况 563

第四节 金、银、铅、锡等的采冶 572

第五节 南宋采掘冶炼手工业生产的下降 577

第十四章 宋代采掘业和冶矿业的发展(下):采冶生产内部关系的变革宋代坑冶制度和冶户状况 581

第一节 采冶业中从劳役制到招募制的演变 581

第二节 代替课额制的二八抽分制及其确立 586

第三节 宋代坑冶制度和冶户的状况 592

第十五章 宋代的铸钱业和军工工业 604

第一节 宋代的钱监和铸钱 604

第二节 宋代军工手工业及其发展 621

第十六章 宋代纺织手工业的发展和各种形式的纺织手工业染色、缝衣、制帽、制鞋等的专业化 632

第一节 宋代纺织手工业的发展 632

第二节 与农业相结合的家庭纺织手工业及其向独立手工业的过渡 639

第三节 官僚、地主和寺院的纺织手工业 641

第四节 官府丝织业作坊——绫锦院等 645

第五节 与农业脱离的纺织作坊——机户的出现和发展 649

第六节 染色业及衣、帽、鞋制作等手工业的状况 657

第七节 结论 660

第十七章 宋代粮食加工、榨糖、榨油等手工业的状况 663

第一节 粮食加工手工业的状况 663

第二节 榨糖手工业的发展 666

第三节 榨油手工业的状况 672

第十八章 宋代的伐木、建筑和造船等手工业 674

第一节 伐木和烧炭 674

第二节 建筑业简况 678

第三节 造船业及其发展 681

第四节 结论 688

第十九章 宋代瓷器、漆器以及金银细工等特种手工艺的发展 690

第一节 宋代制瓷业及其高度发展 690

第二节 制瓷业的内部关系 696

第三节 漆器、金银器的制作以及特种手工艺的发展结论 701

第二十章 宋代造纸业和刊刻印刷业的发展墨、笔、砚的生产 708

第一节 宋代的纸、造纸技术和造纸手工业 708

第二节 宋代刊刻印刷手工业及其发展 715

第三节 墨、笔、砚的生产 723

第四节 结论 729

第二十一章 宋代手工业生产中的团行组织和匠师制度雇工的广泛发展与新经济因素积累 731

第一节 宋代的团行组织 731

第二节 匠师制度和考功制度 739

第三节 雇工的广泛发展与新的经济因素的积累 743

第三编 宋代茶、盐、酒、矾的生产和封建国家专利制度 755

引言 宋代征榷制度泛论 755

第二十二章 宋代茶叶生产以及茶专利制度下国家与商人、茶园主、茶农之间的关系 759

第一节 宋代植茶面积的扩大和茶叶产量质量的提高 759

第二节 宋代著名官茶园——建安北苑的状况 763

第三节 各种类型的私人占有的茶园 767

第四节 从宋初到宋仁宗嘉祐年间茶法的演变 773

第五节 宋神宗统治期间对川茶的征榷棚口事件 794

第六节 从崇宁到政和宋代茶法的重大变更 803

第七节 政和茶法在南宋的继续和发展 809

第二十三章 宋代盐的生产以及在榷盐制度下国家、商人、亭户之间的关系 819

第一节 盐的种类和生产 819

第二节 榷盐制度下劳动生产者及其与封建国家、盐井主之间的关系 828

第三节 宋初盐法宋仁宗以来对以解盐为中心的盐法的变革 839

第四节 蔡京集团对盐钞法的重大变革 855

第五节 蔡京钞法在南宋的继续和扩大 864

第六节 封建国家、商人对盐利的瓜分 867

第七节 对宋代榷盐制度的进一步剖析 880

第二十四章 宋代酒醋的酿造和宋封建国家的榷酒榷醋制度 891

第一节 北宋的酿酒业和榷酒制度 891

第二节 南宋榷酒制度的变更对宋代酒税增长的剖析 905

第三节 宋代榷醋的简况 918

第二十五章 宋代榷香榷矾制度 921

第一节 宋代榷香制度 921

第二节 宋代榷矾制度 928

第三节 第三编诸章结论 935

第四编 宋代商业的发展及其与周边诸族、海外诸国的贸易关系 943

引言 宋代商业发展的一般趋势 943

第二十六章 宋代商业、城镇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 946

第一节 城市、镇市和墟市的发展区域性市场的形成 946

第二节 宋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各行业中的劳动者 963

第三节 城镇居民的阶级构成、商业行会以及宋政府的城市政策 981

第二十七章 宋代的商品及其流向 商税的征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995

第一节 宋代商品构成和流向 995

第二节 宋代征商的条例和规定 1002

第三节 从都商税院到务场一个层层密密的商税网两宋商税的扩大及其影响 1017

第二十八章 宋与周边各族的贸易 宋市舶制度以及与海外诸国的贸易 1030

第一节 宋与周边各族之间的贸易和交换 1030

第二节 宋代市舶制度及宋与海外诸国的贸易 1046

第三节 结论 1065

第二十九章 宋代金属货币的流通和纸币的发行物价波动状况 1067

第一节 北宋铜钱和金银货币的流通 1067

第二节 交子在川峡诸路的发生和发展及其在北宋一代所起的作用 1080

第三节 南宋铜钱的日益减少 纸币在广大地区的流通及其发行量的猛增 1088

第四节 两宋物价变动的状况 1103

第五节 结论 1111

第三十章 宋代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 1117

第一节 货币的集中和贮藏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形成 1117

第二节 商业资本及其活动 1123

第三节 高利贷资本及其活动 1130

第四节 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转化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1139

第五编 宋代社会经济思想 1149

第三十一章 北宋地主阶级改革派和保守派的经济思想 1149

第一节 宋代社会改革的先行者——李觏的经济思想 1149

第二节 杰出的改革家王安石的经济思想 1160

第三节 吕惠卿的经济思想 1171

第四节 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经济思想 1177

第三十二章 南宋功利主义的经济思想邓牧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 1187

第一节 陈亮的功利主义的经济思想 1187

第二节 叶适的经济思想 1197

第三节 南宋士大夫有关纸币的议论和见解 1206

第四节 以邓牧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对封建制度的怀疑和批判 1213

第三十三章 宋代农民的经济思想 1218

第一节 “等贵贱、均贫富”是宋代农民政治经济思想的集中表现 1218

第二节 “等贵贱、均贫富”思想的形成 1220

第三节 第五编诸章结论 1232

后记 1235

书目 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