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向多元话语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涵 1
一、现代主义社会学 3
给定实在论—表现主义—相符真理论—本质主义—基础主义二、后现代主义的挑战 11
话语(或文本)实在论—反表现主义—多元主义—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三、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涵 27
四、结语 41
第二章 实证、诠释与话语:以自杀现象的分析为例 44
一、自杀现象的实证分析 45
二、自杀现象的诠释学分析 52
三、自杀现象的多元话语分析 64
四、结语 77
第三章 实证、诠释与话语:以社会分层研究为例 79
一、客观主义取向的社会分层模式 80
二、诠释(或现象学)社会学的社会分层模式 91
三、社会分层现象的多元话语分析 103
四、结语 119
第四章 实证、诠释与话语:以现代化研究为例 122
一、引言:中国离现代化还有多远? 124
二、现代化研究的实证分析模式 129
三、现代化研究的诠释学(或现象学)分析模式 136
四、现代化研究的多元话语分析模式 142
五、“中国离‘现代化’还有多远?”——一个不可能有唯一答案的问题 155
第五章 “中国社会”:给定实在,还是话语建构?——以毛泽东和梁漱溟之间的一个分歧为例 159
一、从一个问题开始:中国是否是一个“阶级社会”? 159
二、从给定实在论的立场出发寻求答案 162
三、从本质主义的立场出发寻求解决方案 165
四、作为一种话语性实在的“中国社会” 167
第六章 布鲁默的“符号互动主义”: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角度看 171
一、符号互动主义的基本观点 172
二、从符号互动主义立场看待各种社会现象 176
关于人的理解—关于人的行动的理解—关于人们之间的互动—关于人们所处的环境的理解—关于人类群体或社会组织的理解三、符号互动主义的方法论 184
四、简要评析: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角度看 190
第七章 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 197
一、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或“实践社会学” 198
二、张静:对“结构—制度”分析的辩护 208
三、孰是孰非: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 216
四、作为一种话语的“过程—事件分析”:实例考察 225
从文章所使用的原始素材来看—从研究者对所得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得出相应研究结论这一过程来看第八章 话语或权力:福柯前后期话语分析理论之间的矛盾及其消解之道 235
一、福柯早期的话语分析:知识考古学 236
二、福柯后期的话语分析:权力谱系学 248
三、福柯前后期话语分析理论之间的对立及其消解之道 260
第九章 多元话语分析:社会分析模式的新尝试(代结语) 272
一、什么是多元话语分析 276
二、为什么在社会(学)研究中要进行多元话语分析 280
三、如何进行多元话语分析 288
四、多元话语分析对我们具有什么意义? 296
参考文献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