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第一章 人类自我的历程 3
一、魔性世界中的“自我” 3
二、“自我”的商品化 8
三、“自我中心”的崛起 13
四、“马克思主义离开了人”? 21
第二章 出入“自我”的天体 31
一、投向“自我”的目光 31
二、有关“自我”的素描 35
三、自尊—自我意识中的灵性 40
四、“自我”与社会的分化 45
五、“自我”泛化与认知迷乱 49
第三章 自我理论在西方心理学中的发展一、开创、继承与发展 57
二、詹姆斯的开创性工作 60
三、库利、米德与符号互动理论 62
四、埃里克森与自我同一性理论 66
五、罗杰斯与自我概念的现象学研究 69
六、马斯洛关于积极自我的归纳 76
第四章 母体文化与自我情结 83
一、文化的交融与冲突 83
二、民族文化的沉积与反制 88
三、关于文化评价的美与丑 94
四、灰色的自我 100
五、社会自我意识的过分社会化 105
六、个体与集体的相干效应 111
七、中国需要时代的“模特儿” 115
第五章 创造—自我解放的永动机一、人的价值寓于创造性活动 121
二、创造—人之欲望 124
三、一种创造力图式 128
四、创造力的分解 131
五、创造力的“梯度” 136
第六章 性格美的理性判断 147
一、成功者的面孔 147
二、气质—天然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150
三、性格的三种勾勒 154
四、有利于创造的性格倾向 158
五、幽默—自尊和自信的力量 163
六、兴趣—连接抱负的纽带 167
第七章 创造潜势中的瑰宝 173
一、潜意识及“二级反应”的互补 173
二、“黑箱密码”的探译 179
三、两大隐性思维的特征 184
四、以情夺人的艺术畅想 190
五、气功发慧的奥妙 195
第八章 创造性思维的艺术 205
一、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中的骄子 205
二、出奇制胜的反向思维 209
三、类比,有人欢喜有人愁 212
四、寻求突破的过程 216
五、思维的“热处理” 225
第九章 创造力的自我测验 231
一、“自知者明也” 231
二、自我测验(一)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倾向 234
三、自我测验(二)自信心与创造性倾向 236
四、自我测验(三)日常生活与创造性倾向 240
五、自我测验(四)成就感与创造性倾向 245
六、答案与评价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