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区域经济学通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2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聂华林,鲁地,李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0477525
  • 页数:97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打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框架体系,以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为线索,分别阐述了区域新经济增长理论、区域新经济地理理论、区域产业集群理论、区域创新理论、区域总部经济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新产业区理论、区域差异理论、区域经济板块理论、区域收敛与发散理论等。本书共计十七章。

前言 1

第一章 新增长理论 1

第一节 新增长理论概述 1

一 经济增长的含义和度量 1

二 新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2

第二节 外部性与经济增长 8

一 外部性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 8

二 政府活动与经济增长 10

第三节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11

一 凸性增长模型 11

二 凸性增长模型的意义 13

第四节 分工与经济增长 13

一 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3

二 中间产品品种增加与经济增长 15

三 消费品品种增加与经济增长 17

四 专业化分工与经济增长 18

第五节 产品质量升级与经济增长 18

一 产品质量升级型内生增长模型 18

二 产品质量升级型增长模型的意义 20

第六节 新增长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21

一 对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启示 21

二 对确立中国经济赶超发展的政策意义 22

第二章 区域创新理论 25

第一节 创新与区域创新 25

一 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 25

二 区域创新丰富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32

三 区域创新差别 33

第二节 国家创新系统 38

一 国家创新系统的产生发展 38

二 国家创新系统中不同要素的作用 40

三 部分国家的国家创新系统 46

第三节 区域创新系统 49

一 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 49

二 区域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 51

三 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渊源 52

四 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56

五 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内涵 59

六 区域创新系统的分类 63

七 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 66

八 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 68

九 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目标 70

第四节 区域创新系统的内部机制 70

一 交互式学习 70

二 知识创造和分享 71

三 邻近性 72

四 社会根植性 73

第五节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主要问题 74

一 区域创新系统的组织创新 74

二 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 74

三 区域创新系统的市场创新 75

四 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扩散 75

五 区域创新系统的制度创新 75

六 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政策 76

七 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战略 77

第六节 国外区域创新系统案例 77

一 美国的区域创新体系 77

二 日本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研发驱动型 79

三 意大利区域创新体系 81

四 韩国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83

五 印度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扩散型 85

六 国外不同区域创新模式的启示 87

第七节 区域创新能力评估 90

第八节 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 98

一 区域创新系统的设计原则 99

二 中国区域创新系统构建面临的障碍 101

三 构建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的着重点 102

四 构建中国区域创新系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05

五 区域创新系统的失灵及完善措施 108

第三章 产业集群理论 112

第一节 产业集群的基本问题 112

一 产业集群的含义 112

二 产业集群的研究概况 114

三 产业集群相关概念辨析 119

四 产业集群理解上的若干误区 121

五 产业集群的本质 126

六 产业集群的特征 129

第二节 产业集群的产生及发展 134

一 产业集群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134

二 产业集群功能的演变 139

第三节 产业集群的识别 141

一 产业集群的识别 142

二 集群的产业分类 149

三 产业集群的边界 157

第四节 主流经济学派的产业集群理论 163

一 古典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 163

二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 164

三 新贸易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 166

四 新增长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 167

五 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 168

第五节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169

一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70

二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171

三 产业集群的区域交易和分工 178

四 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分析 181

第六节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188

一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涵 188

二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来源 190

三 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 196

四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与竞争力 197

五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 201

六 产业集群的治理机制与政策 204

第七节 产业集群的经典案例 206

一 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 206

二 意大利的产业集群状况 210

三 日本的产业集群 212

四 中国台湾地区的产业集群 213

第八节 中国发展产业集群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214

一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 214

二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6

三 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217

四 中国发展产业集群应注意的问题 220

第四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26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226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226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229

三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230

四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层次 233

五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 234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235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贸易集团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235

二 一些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235

三 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 235

第三节 关税同盟理论和自由贸易区理论 239

一 理论溯源 239

二 关税同盟和资源配置 239

三 关税同盟的效应 243

四 自由贸易区经济 246

五 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条件效应 246

六 关税同盟理论中的规模经济 247

第四节 共同市场理论 249

一 一体化与集团内部的资本流动 249

二 外国资本与一体化的成本和收益 251

三 要素供给、动态效应及趋同 251

第五节 区域货币一体化理论 252

一 区域货币一体化概述 252

二 货币一体化的收益 254

三 货币一体化的成本 256

四 货币联盟的财政政策 258

五 货币政策一体化策略 260

六 最优货币区理论 260

第六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 264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家主权 264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 267

三 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268

第七节 全球视角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268

一 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区域主义 269

二 发展中国家发展市场一体化的途径 270

三 传统区域主义的失败 271

四 “新”区域主义 272

五 亚洲区域主义的新动向 273

第五章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75

第一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学术背景和理论视野 276

一 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学术背景 276

二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贸易分工理论 278

三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收敛及发散理论 280

第二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模型 282

一 基本出发点:一个多区域世界 282

二 新经济地理模型的研究方法 284

三 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模型 285

四 模型的理论扩展 291

五 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分析 295

第三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298

一 报酬递增思想 299

二 阿瑟的路径依赖 301

三 经济活动的不可分性原理 301

四 D—S垄断竞争模型及其应用 302

五 新经济地理学思想的演进 306

第四节 “新经济地理学”定位 307

一 新经济地理学的目标 307

二 模型制作者的游戏 308

三 中心和边缘 309

四 从集聚到集中 311

五 演化与空间系统 312

第五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政策效应与特征 313

一 新经济地理学的政策效应 313

二 新经济地理学的特征 317

三 新经济地理学的累积循环机制 320

第六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321

第六章 总部经济理论 325

第一节 总部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325

一 总部经济的提出 325

二 总部经济产生的背景 326

三 总部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328

四 总部经济的形成机制 332

五 总部经济与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 333

六 总部经济形成的影响因素 337

七 总部经济架构下的区域合作与分工 340

第二节 企业总部的经济效应 341

一 总部的税收、GDP贡献效应 341

二 总部的产业乘数效应 344

三 总部的消费带动效应 349

四 总部的劳动就业效应 351

五 总部的社会资本效应 354

第三节 总部经济架构下制造基地的效应 358

一 总部经济架构下制造基地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358

二 总部经济架构下制造基地给所在区域带来的挑战 362

三 总部经济架构下制造基地所在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364

第四节 总部经济——新加坡经济分析的新视角 366

一 新加坡总部经济的形成过程 366

二 新加坡政府在总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67

第五节 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与思路 369

一 发展总部经济的一般性条件 369

二 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路 371

第七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374

第一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概述 374

一 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374

二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范畴与微观基础 380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386

一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评价 386

二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388

三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 391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 396

一 产业结构的演变 396

二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 402

三 区域产业结构可持续配置 404

四 中国产业配套优化中的关键问题 410

第四节 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413

一 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413

二 中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414

三 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414

四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416

五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16

六 生态城市 421

七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426

八 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441

第五节 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443

一 乡村和乡村经济 443

二 可持续发展农业 444

三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52

四 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475

第八章 区域循环经济理论 481

第一节 循环经济概述 481

一 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与发展 481

二 循环经济的内涵 483

三 《资本论》中的循环经济思想 490

四 循环经济的特征 496

五 循环经济中的产业分工 498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501

一 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原理 501

二 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原理 502

三 自然、经济、社会再生产三个客观规律 505

第三节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505

一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框架 505

二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0

第四节 发达国家的典型循环经济模式 524

一 杜邦模式 524

二 生态工业园模式 524

三 德国DSD模式 529

四 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 531

五 总体循环经济模式 533

第五节 中国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思考 534

一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 534

二 中国最早的区域“循环经济”实践 538

三 中国当代区域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539

四 中国发展区域循环经济面临的障碍 545

五 中国当前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重点方向 547

六 加强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 548

第六节 区域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 549

一 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安排 550

二 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支持体系 563

三 循环经济的社会公众支持体系 564

四 循环经济的现代物流支持 567

五 建立发展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568

第九章 新型工业化理论 572

第一节 工业化理论及传统工业化 572

一 工业化的含义 572

二 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577

三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578

四 工业化理论的演变 580

五 工业化理论的内涵 582

第二节 传统工业化道路 585

一 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 585

二 中国工业化水平测度 592

三 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思考 597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理论的提出 602

一 新型工业化的提出 602

二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609

三 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613

第四节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原则与重点 617

一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思想和基本原则 617

二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重点 618

三 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优劣势分析 620

第五节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 622

一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及动因 622

二 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623

三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625

四 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627

五 走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632

六 走开放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633

七 走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634

八 逐步实现向以人为本的转变 636

九 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637

十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注意的问题 638

第六节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 641

一 产业化 641

二 中国调整产业结构面临的形势和原则 644

三 优化产业结构 646

第十章 新型城市化理论 65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654

第二节 城市化规律 655

一 城市化 655

二 城市化规律 660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城市化 666

一 中国城市化进程 666

二 相关研究的主要理论问题 671

三 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672

四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73

第四节 新型城市化理论 674

一 新型城市化道路提出的背景 674

二 新型城市化道路提出的依据 675

三 新型城市化的内涵 677

四 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目标与特点 679

第五节 新型城市化的战略原则与思路 681

一 新型城市化的战略原则 681

二 现阶段中国的城市化战略 682

三 新型城市化道路与“三农”问题 684

四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构想 687

第六节 新型城市化理论的实证模型 695

一 中国成都经济区 695

二 中国兰州都市圈 699

第十一章 国际投资区位理论新进展 703

第一节 直接投资理论概述 703

一 垄断优势理论 703

二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704

三 比较优势论 705

四 小规模技术理论 707

五 技术地方化理论 708

六 技术改变理论 708

七 一体化国际投资发展理论 709

八 对外投资的不平衡理论 709

九 市场内部化理论 710

十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711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新进展 713

一 全球区位理论 713

二 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716

三 对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见解 717

四 外商投资区位研究的理论前沿 718

五 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发展趋势 721

六 中国境外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进展 723

第十二章 新产业区理论 725

第一节 新产业区的形成背景 725

一 新产业区概念的提出 725

二 新产业区的形成 728

三 新产业区的阶段性发展 729

第二节 新产业区的特点与识别 731

一 新产业区的特点 731

二 新产业区的识别 732

第三节 新产业区的新古典经济学基础 734

一 新产业区的新古典经济学基础 734

二 新产业区的分类 736

第四节 新产业区理论的流派 740

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新进展 750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751

一 区域空间结构的要素 751

二 空间结构理论的内涵 752

三 空间结构与空间组织理论 753

第二节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回顾 754

一 增长极理论 754

二 核心—边缘理论 756

三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759

四 圈层结构理论 761

第三节 双核结构理论 763

一 双核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型 763

二 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型的实证分析 769

第四节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774

一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理论基础 774

二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几个理论问题 776

三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动力机制 778

四 转型时期中国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构想 781

五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实现过程 782

第五节 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新方法 785

第六节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788

一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 788

二 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788

第十四章 区域差异理论研究新进展 794

第一节 经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794

一 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794

二 区域平衡增长理论 797

三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799

第二节 区域差异分析方法 802

一 β收敛检验方法 803

二 σ收敛测量方法 806

三 概率收敛检验 809

四 讨论与分析 810

第三节 区域差异的演化 811

一 区域差异演化的空间均衡模型构建 812

二 模型均衡条件的求解 814

三 模型的数字模拟 817

四 讨论与分析 819

第四节 中国区域差异分析 820

一 研究的区域单元 820

二 研究所采用的指标 821

三 测算的方法 821

四 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821

五 中国区域差异的变化趋势 822

第五节 区域差异预警 823

一 区域差异预警的概念 824

二 区域差异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824

三 区域差异预警方法与模型 826

四 区域差异的警限界定 826

五 区域适度差异定性分析 830

第六节 区域差异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831

第十五章 虚拟经济理论 837

第一节 虚拟经济概述 837

一 虚拟经济概念 837

二 虚拟经济的发展阶段 839

三 虚拟经济系统的特点 840

四 虚拟经济的研究方法 842

五 虚拟经济的研究工具 843

六 虚拟经济研究的意义 845

第二节 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 848

一 虚拟经济理论的出发点 848

二 虚拟经济的研究领域 849

三 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 851

第三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853

一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内涵 853

二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854

第四节 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 857

一 东南亚金融危机 857

二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 859

第五节 虚拟经济的发展 861

一 国外虚拟经济的发展 861

二 中国虚拟经济的发展 863

第六节 虚拟经济理论研究展望 867

第十六章 行政区经济 870

第一节 行政区经济概述 870

一 行政区经济研究概述 871

二 行政区经济的形成 872

三 行政区经济的特征 873

四 行政区经济的种类 875

第二节 行政区经济主体 879

一 行政区经济运行的条件 880

二 行政区经济运行机制 880

三 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 881

四 企业的经济行为 881

五 居民的经济行为 882

六 “行政影子关系”与寻租 883

第三节 行政区经济空间结构 884

一 行政区经济空间结构要素 884

二 行政区经济空间结构的构成及其特点 885

第四节 行政区政府间的利益博弈 886

一 政府间博弈模型假设 886

二 地方政府间的博弈 887

三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 888

第五节 行政区经济存在的问题 892

一 行政区政府管理经济的行为“失控” 893

二 中国行政区经济发展差异拉大 896

三 各行政区产业结构雷同严重 899

四 国内行政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 900

五 行政区政府经济自组织能力的影响因素 903

第六节 行政区经济的负面效应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905

一 行政区划的细分使城市集聚效果难以发挥 905

二 行政区经济和经济区经济:城市圈经济的两个背景 906

三 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 908

四 行政区经济的演化趋势:加速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 911

第十七章 区域经济政策创新 917

第一节 经济政策创新 917

一 政策创新的提出 917

二 政策创新的内涵及其与创新体系的关系 918

三 政策分类思路 919

四 经济政策创新的内容 922

五 经济政策创新的实践意义 924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建设 927

第三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及政策框架 930

第四节 中国区域合作政策创新 935

一 中国的区域合作政策 935

二 区域合作政策创新 936

主要参考文献 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