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概述 1
第一章 江淮方言区 9
第一节 方言特点 9
第二节 内部分片 26
一、南京片 26
二、扬淮片 28
三、通泰片 28
第三节 代表点音系 31
一、南京音系 31
(一)声韵调系统 31
(二)音变 32
(三)内部差异 33
(四)音节表 34
二、扬州音系 39
(一)声韵调系统 39
(二)音变 40
(三)内部差异 41
(四)音节表 42
三、泰州音系 47
(一)声韵调系统 47
(二)音变和异读 48
(三)内部差异 50
(四)音节表 51
第四节 本区其他各点音系 56
江宁 56
江浦 57
六合 58
句容 59
溧水 60
镇江 61
扬中 62
江都 63
高邮 64
宝应 66
仪征 67
淮阴 68
淮安 69
涟水 70
灌南 71
沭阳 73
泗阳 74
泗洪 75
洪泽 76
盱眙 77
金湖 79
连云港 80
东海 81
灌云 82
盐城 83
阜宁 84
建湖 85
滨海 87
响水 88
射阳 89
南通 90
如皋 91
海安 93
如东 94
泰兴 95
姜堰 96
兴化 98
东台 99
大丰 100
第二章 吴方言区 102
第一节 方言特点 102
第二节 内部分片 111
一、分片的依据 111
二、苏州片、常州片 113
第三节 代表点音系 114
一、苏州音系 114
(一)语音特点 114
(二)声韵调系统 115
(三)年龄差异 116
(四)连读变调 116
(五)音节表 118
二、常州音系 124
(一)声韵调系统 124
(二)两字组连读变调 125
(三)特殊语音现象 127
(四)音节表 129
第四节 本区其他各点音系 135
吴江 135
昆山 136
太仓 137
常熟 138
张家港 140
无锡 141
江阴 143
宜兴 145
金坛 146
溧阳 147
丹阳 148
高淳 149
通州 150
海门 152
启东 153
靖江 154
第三章 北方方言区 157
第一节 方言特点 157
第二节 内部分片 171
一、徐州片 172
二、赣榆片 174
第三节 代表点音系 176
一、徐州音系 176
(一)声韵调系统 176
(二)两字组连读变调 177
(三)特殊语音现象 178
(四)音节表 180
二、赣榆音系 185
(一)声韵调系统 185
(二)音变和异读 186
(三)内部差异 189
(四)音节表 191
第四节 本区其他各点音系 197
丰县 197
沛县 198
邳州 199
睢宁 200
新沂 201
宿迁 202
第四章 字音对照表 204
第五章 常用词对照表 307
第六章 语法例句对照表 534
第七章 同音字汇 562
一、南京方言同音字汇 563
二、扬州方言同音字汇 581
三、泰州方言同音字汇 599
四、苏州方言同音字汇 621
五、常州方言同音字汇 644
六、徐州方言同音字汇 667
七、赣榆方言同音字汇 685
第八章 江苏省方言地图 704
附录 763
一、江苏省方言研究人才培养 763
二、《江苏省志·方言志》编委简介 766
三、江苏省方言研究文献目录 768
《江苏省志·方言志》编纂始末 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