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特色产业 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立军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1766169
  • 页数:309 页
图书介绍:本书研究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绪论 浙江提升区域特色产业国际竞争力,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 1

一、核心关键词设定、内涵与特征 3

(一)核心关键词设定与内涵 3

(二)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特征:现代化和国际化 7

二、浙江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特点 8

(一)民营经济是浙江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主体 8

(二)民有资本是浙江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血液” 9

(三)外向型发展战略是浙江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9

(四)专业化产业区是浙江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依托 10

(五)专业市场是浙江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动脉” 10

(六)企业家才能的充分发挥是浙江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活力之源 11

(七)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推动浙江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 13

三、浙江提升区域特色产业国际竞争力,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总体思路 14

(一)整合与创新: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思想 14

(二)浙江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在三个层面进行整合与创新 22

四、浙江提升区域特色产业国际竞争力,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路径选择及其措施定位 34

(一)内生型模式及其措施定位 34

(二)混合型模式及其措施定位 39

(三)嵌入型模式及其措施定位 42

上篇 理论探讨 47

第一章 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演进规律与趋势 47

一、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形成与变迁 47

(一)历史的特惠:英国“世界工厂” 48

(二)后发优势:美、德“世界制造业中心” 49

二、世界制造业产业模式演化的几个阶段 52

(一)工场手工业模式 52

(二)大规模生产模式 52

(三)大规模定制模式 53

三、当前世界制造业演变的趋势 57

(一)向高新知识技术密集发展 57

(二)全球化、区域化并行发展 58

第二章 区域特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与提升 60

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60

(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60

(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61

(三)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62

(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 67

(五)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如何看待克鲁格曼对竞争力的否定 68

(六)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一般思路 71

二、浙江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紧迫性 72

(一)浙江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世界制造业基地的转移 72

(二)浙江提升区域特色产业竞争力面临的挑战之一:东亚模式的成功与教训 74

(三)浙江提升区域特色产业竞争力面临的挑战之二:产业转移模式的变化 75

三、浙江区域特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79

(一)区域特色产业的归类 79

(二)如何确定区域特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82

(三)影响浙江区域特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84

四、浙江区域特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计算与评价 86

(一)根据指标体系进行的计算与评价 86

(二)从产品进口与出口结构的变化来评价浙江区域特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92

(三)浙江区域特色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国内的地位以及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比较 97

五、提升浙江区域特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102

(一)浙江提升区域特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路:台湾经验的启示 102

(二)浙江提升区域特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104

第三章 浙江提升区域特色产业国际竞争力,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选择 111

一、浙江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基础、机遇与背景 111

(一)浙江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基础 111

(二)浙江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机遇 116

(三)浙江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背景 120

(四)制约浙江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要因素 121

二、产业选择的基本依据 122

(一)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效应 122

(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应 126

三、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 128

(一)吸取“日本奇迹”的新教训 128

(二)从新型工业化的大战略视角出发 130

(三)制造业生产体系与国际分工的全球化趋势 131

四、产业选择的方向与重点 132

第四章 浙江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目标与实施 136

一、浙江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目标 136

二、浙江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实施 138

(一)微观基础再造:民营企业“二次飞跃” 138

(二)以新型产业模式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 143

(三)技术先导:构建行业技术基础结构 145

第五章 浙江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产业联动 149

一、“四个中心”必须由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共建 149

(一)关于建立国际经济中心 149

(二)关于建立国际金融中心 150

(三)关于建立国际贸易中心 151

(四)关于建立国际航运中心 151

二、建立“四个中心”,应重新认识上海大都市圈 152

(一)国际大都市圈的概况和建立上海大都市圈的必要性、紧迫性 153

(二)上海大都市圈的重新认识 156

三、建立三省市在竞争基础上的合作机制 160

(一)竞争是合作的基础 160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关系发生变化,推动竞争基础上的多层合作关系形成 164

四、浙江参与“四个中心”和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165

(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65

(二)浙江对苏浙沪合作的需求 166

(三)浙江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思路与对策 168

下篇 案例研究 173

第六章 宁波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研究 173

一、宁波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现状 173

(一)宁波制造业的总体特征 173

(二)宁波制造业的区域分布 174

(三)宁波制造业的技术装备 175

(四)宁波制造业的竞争力现状 176

二、宁波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思路和主要目标 179

(一)宁波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思路 179

(二)宁波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 185

三、宁波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点任务 186

(一)宁波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点产业与关键技术选择:装备制造业及相关技术 187

(二)对制造业进行知识技术的改造和拓展,提升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 190

四、宁波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体系框架和发展模式 192

(一)宁波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体系框架 192

(二)宁波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模式 193

五、宁波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对策建议 194

(一)宁波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处理好的六对关系 194

(二)宁波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对策建议 195

第七章 温台产业带建设思路研究 199

一、温台地区经济社会的现状特征 200

(一)温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 200

(二)温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3

(三)未来发展背景与总体思路 206

二、温台产业带规划思路 209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209

(二)具体措施 213

三、温台地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思路 215

(一)基本思路 215

(二)具体措施 215

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217

(一)基本思路与总体目标 217

(二)交通 217

(三)能源 219

五、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220

(一)总体思路 220

(二)具体举措 221

六、保障和支撑体系建设 226

七、具体对策与工作重点 228

(一)温州的工作重点 229

(二)台州的工作重点 232

第八章 金衢丽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研究 234

一、金衢丽地区特色农业现状与特点 235

(一)金衢丽地区特色农业总体状况 235

(二)金衢丽各县市特色农业现状分析 237

二、金衢丽地区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业龙头企业调查情况 240

(一)问卷调查的意义及目的 240

(二)问卷分析 241

三、金衢丽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总体进程、制约因素分析及进一步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253

(一)金衢丽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处于初期向中期转变的过程 253

(二)进一步推进金衢丽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258

第九章 义乌“一体两翼”产业带建设研究 264

一、义乌“一体两翼”产业带建设的发展现状 265

(一)义乌市产业发展背景 265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68

(三)义乌市产业未来发展的条件 271

二、义乌“一体两翼”产业带建设的发展战略 272

(一)战略系统枢纽:产业园区化战略 273

(二)战略子系统Ⅰ:抢占市场终端 276

(三)战略子系统Ⅱ:掌控产业高端 279

(四)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280

三、义乌“一体两翼”产业带建设的发展思路 281

(一)壮大产业规模,实现产业的集群化、集约化发展 281

(二)提高产业效益,提升产业档次,促进产业升级 282

(三)产业协作,在更广大地域范围拓展产业链条 283

(四)优化产业区际分工,形成整体合力,增强产业竞争力 283

四、义乌“一体两翼”产业带建设:城镇与产业融合发展 284

(一)“一体两翼”城乡空间形态 284

(二)义乌市产业空间发展战略 287

参考文献 295

后记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