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导言 1
第一章 想象农民的现代性起点:晚清至五四“小说中国”对“人”的发现 1
第一节 严复的“三民说”,对中国农民的第一次现代性思想认知 1
第二节 “新民”学说的提出与“小说”现代性的开启 4
第三节 “小说中国”兴起的理论倡导与文学实践 7
第四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从白话文运动到人的文学 13
第二章 “中国病人”:鲁迅现代思想视界里的老中国农民 21
第一节 “立人”思想:鲁迅想象农民的现代性思想视野 22
第二节 俄罗斯文学:鲁迅想象和建构农民形象的外来思想与艺术资源 28
第三节 “中国病人”的病象、根源 31
第四节 鲁迅的童年乡村体验与《社戏》中的农民“想象” 40
第五节 闰土:鲁迅童年生命体验与审美接受史中的农民形象 43
第三章 原始理想的“地之子”:沈从文“乡土抒情诗”里的农民 51
第一节 湘西,沈从文想象农民的精神地理 52
第二节 沈从文笔下的苗族农民形象及其文化隐喻 55
第三节 沈从文“乡下人”视角下的中国农民形象 59
第四节 沈从文“乡下人”视角的深层解读 68
第五节 沈从文“乡土抒情诗”的生态思想 74
第四章 被唤醒的“地之子”:左翼作家对农民的阶级性审美想象 81
第一节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农民的积极性因素的认识 82
第二节 现实主义:从五四文学到左翼文学贯通的精神血脉 90
第三节 “革命文学”的兴起及其对中国农民的阶级想象 95
第四节 在愚昧与觉醒之间挣扎的“老中国儿女” 103
第五节 阶级意识觉醒的农民及其抗争之路 114
第五章 抗日烽火中涅槃的双重奴隶:东北作家群对农民的审美想象 126
第一节 刺刀下奴隶的觉醒:李辉英对农民的审美想象 128
第二节 “生死场”的变迁与“猪狗”的精神觉醒:萧红对农民的审美想象 134
第三节 走上抗争之路的奴隶们:萧军对农民的审美想象 142
第四节 大地之子的“力”之美——端木蕻良对农民的审美想象 152
第六章 翻身做主人——新意识形态与解放区文学中的农民形象 165
第一节 野百合花的凋零与红太阳的升起:想象农民的新意识形态 166
第二节 翻身的开始——减租斗争中的农民身份与心态的嬗变 178
第三节 从被动式翻身到主动式翻身——农民的自我主体意识成长 185
第四节 赵树理,为农民写作的“文摊文学家” 190
第五节 赵树理文学世界中的翻身农民形象与新乡村政治生态 197
结语 乡土中国现代化审美镜像中的农民形象及其历史反思 207
第一节 “乡土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变迁与想象农民的审美嬗变 207
第二节 现代文学农民形象对新乡土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218
第三节 当代学者对“乡土中国现代化”的反思与农民形象的局限 224
参考文献 233
后记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