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处州方言的历史比较》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文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7516179239
  • 页数:33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处州方言音系 1

第一节 遂昌话 2

一 声母(28个,含零声母) 2

二 韵母(49个) 2

三 声调(8个) 3

第二节 龙泉话 3

一 声母(28个,含零声母) 3

二 韵母(54个,含自成音节[?]) 4

三 声调(7个) 4

第三节 庆元话 5

一 声母(22个,含零声母) 5

二 韵母(52个,含自成音节[?]) 5

三 声调(8个) 6

第四节 松阳话 6

一 声母(28个,含零声母) 6

二 韵母(52个,含自成音节[m][?]) 6

三 声调(8个) 7

第五节 宣平话 7

一 声母(28个,含零声母) 7

二 韵母(39个,含自成音节[?]) 8

三 声调(8个) 8

第六节 丽水话 8

一 声母(28个,含零声母) 8

二 韵母(48个,含自成音节[m][?]) 9

三 声调(7个) 10

第七节 云和话 10

一 声母(28个,含零声母) 10

二 韵母(48个,含自成音节[m]、[?]) 10

三 声调(8个) 11

第八节 景宁话 11

一 声母(28个,含零声母) 11

二 韵母(51个,含自成音节[m]、[?]、[m?]) 12

三 声调(7个) 12

第九节 青田话 13

一 声母(27个,含零声母) 13

二 韵母(45个,含自成音节[m]、[n]) 13

三 声调(8个) 14

第十节 缙云话 14

一 声母(27个,含零声母) 14

二 韵母(37个,含自成音节[?]) 14

三 声调(8个) 15

第二章 处州方言的语音历史比较(上) 19

第一节 帮系 19

一 帮母 19

二 滂母 20

三 并母 20

四 明母 20

五 非母 21

六 敷母 22

七 奉母 22

八 微母 22

小结 23

第二节 端系 23

一 端母 23

二 透母 24

三 定母 24

四 泥(娘)母 24

五 来母 25

六 精母 25

七 清母 26

八 从母 26

九 心母 26

十 邪母 27

小结 27

第三节 知系 28

一 知母 28

二 彻母 29

三 澄母 29

四 庄母 30

五 初母 30

六 崇母 31

七 生母 31

八 章母 31

九 昌母 32

十 船母 32

十一 书母 32

十二 禅母 33

十三 日母 33

小结 34

第四节 见系 36

一 见母 36

二 溪母 37

三 群母 38

四 疑母 38

五 晓母 39

六 匣母 39

七 影母 40

八 云母 41

九 以母 41

小结 41

第三章 处州方言的语音历史比较(下) 43

第一节 果摄 43

一 果开一:歌 43

二 果开三:戈 44

三 果合一:戈 44

四 果合三:戈 45

小结 45

第二节 假摄 45

一 假开二:麻 45

二 假开三:麻 46

三 假合二:麻 46

小结 47

第三节 遇摄 47

一 遇合一:模 47

二 遇合三:鱼 47

三 遇合三:虞 48

小结 48

第四节 蟹摄 49

一 蟹开一:咍 49

二 蟹开一:泰 49

三 蟹开二:皆 50

四 蟹开二:佳 50

五 蟹开二:夬 50

六 蟹开三:祭 50

七 蟹开三:废 51

八 蟹开四:齐 51

九 蟹合一:灰 51

十 蟹合一:泰 52

十一 蟹合二:皆 52

十二 蟹合二:佳 52

十三 蟹合二:夬 53

十四 蟹合三:祭 53

十五 蟹合三:废 54

十六 蟹合四:齐 54

小结 54

第五节 止摄 56

一 止开三:支 56

二 止开三:脂 57

三 止开三:之 57

四 止开三:微 58

五 止合三:支 58

六 止合三:脂 59

七 止合三:微 59

小结 60

第六节 效摄 61

一 效开一:豪 61

二 效开二:肴 61

三 效开三:宵 62

四 效开四:萧 62

小结 63

第七节 流摄 63

一 流开一:侯 63

二 流开三:尤 63

三 流开三:幽 64

小结 64

第八节 咸摄 65

一 咸开一:覃合 65

二 咸开一:谈盍 66

三 咸开二:咸洽 66

四 咸开二:衔狎 67

五 咸开三:盐叶 67

六 咸开三:严业 68

七 咸开四:添贴 68

八 咸合三:凡乏 69

小结 69

第九节 深摄 71

一 深开三:侵缉 71

小结 72

第十节 山摄 72

一 山开一:寒曷 72

二 山开二:山黠 73

三 山开二:删辖 74

四 山开三:仙薛 74

五 山开三:元月 75

六 山开四:先屑 75

七 山合一:桓末 76

八 山合二:山黠 77

九 山合二:删辖 77

十 山合三:仙薛 78

十一 山合三:元月 79

十二 山合四:先屑 80

小结 80

第十一节 臻摄 83

一 臻开一:痕 83

二 臻开三:真(臻)质(栉) 83

三 臻开三:殷迄 84

四 臻合一:魂没 85

五 臻合三:谆术 86

六 臻合三:文物 86

小结 87

第十二节 宕摄 89

一 宕开一:唐铎 89

二 宕开三:阳药 89

三 宕合一:唐铎 90

四 宕合三:阳药 91

小结 91

第十三节 江摄 92

一 江开二:江觉 92

第十四节 曾摄 93

一 曾开一:登德 93

二 曾开三:蒸职 94

三 曾合一:德 94

四 曾合三:职 94

小结 95

第十五节 梗摄 95

一 梗开二:庚陌 95

二 梗开二:耕麦 96

三 梗开三:庚陌 97

四 梗开三:清昔 98

五 梗开四:青锡 98

六 梗合二:庚 99

七 梗合二:耕麦 99

八 梗合三:庚 100

九 梗合三:清昔 100

十 梗合四:青 101

小结 101

第十六节 通摄 103

一 通合一:东屋 103

二 通合一:冬沃 104

三 通合三:东屋 104

四 通合三:钟烛 105

小结 106

第四章 处州方言的异读与历史层次 108

第一节 常现领域 109

一 身体部位、生理现象 109

二 动植物名 113

三 地名 115

四 称谓、人名 116

五 生活器具 117

六 詈词 118

七 自然现象 120

八 农垦 120

九 方位、时间 122

十 衣着 125

十一 棋牌 125

十二 高频动词 126

十三 高频形容词 133

十四 高频量词 136

十五 民俗 138

第二节 异读表现 138

一 声母异读 138

二 韵母异读 139

三 声韵异读 139

四 声调异读 140

第三节 异读原因 140

一 声调折合 141

二 指称转换 141

三 音节 变化 142

四 音韵互串 144

五 称谓别义 145

第四节 异读与层次 145

一 异读与读异 145

二 异读的历史 146

第五章 处州方言的词汇历史比较 148

第一节 与普通话有别的内部共有特征 149

一 老虎 149

二 乌鸦 149

三 蚯蚓 150

四 玉米 150

五 菠菜 150

六 土豆 151

七 丝瓜 151

八 瓠瓜 151

九 野菇 152

十 浮萍 152

十一 铁芒萁 152

十二 泡沫 153

十三 太阳 153

十四 化(铁、冰、糖等)化了 154

十五 中间 154

十六 他/她/它 154

十七 脸 155

十八 大便 155

十九 圈(猪、牛的)窝 155

二十 窝(鸟、鸡的)窝 156

二十一 学校 156

二十二 晒谷席 157

二十三 筷子 157

二十四 衣服 157

二十五 睡觉 158

二十六 穿穿衣服 158

二十七 擦拭 159

二十八 藏/放 159

二十九 捆动 159

三十 煎 160

三十一 咬 160

三十二 撕 160

三十三 捻 161

三十四 挑选 161

三十五 站立 161

三十六 不 162

三十七 孵 162

三十八 宽 162

三十九 肥胖 163

四十 黑 163

第二节 与普通话有别的内部差异特征 164

一 公鸡 164

二 母鸡 164

三 蛋禽蛋 165

四 猴子 165

五 蚊子 165

六 蚂蚱 166

七 南瓜 166

八 枳椇 167

九 虹 167

十 下下雨 168

十一 乞丐 168

十二 姐姐 169

十三 房子 169

十四 厕所 170

十五 毛巾 170

十六 田埂 171

十七 锅子 171

十八 起床 172

十九 回家 172

二十 肏 173

二十一 砍砍柴 173

二十二 放放牛 174

二十三 阉动 174

二十四 煮 174

二十五 盛盛饭 175

二十六 端端碗、端凳子 176

二十七 盖盖房子 176

二十八 掉掉东西 176

二十九 寻找 177

三十 拥挤 177

三十一 给动 177

三十二 蹲 178

三十三 看 178

三十四 告诉 179

三十五 玩儿 180

三十六 害怕 180

三十七 开裂 180

三十八 干燥 181

三十九 肮脏 181

四十 累 182

第三节 与普通话有同有异的特征 182

一 吃 182

二 狗 183

三 稻草 184

四 柚子 184

五 水 185

六 石头 185

七 眼睛 185

八 眼泪 186

九 鼻涕 186

十 肚子 187

十一 屁股 187

十二 屄 188

十三 脚 188

十四 人 189

十五 妈妈面称 189

十六 镜子 190

十七 火笼 190

十八 剪刀 190

十九 菜板 191

二十 打稻桶 191

二十一 柴 192

二十二 袖子 192

二十三 耕田 193

二十四 稻子 193

二十五 吐吐痰 194

二十六 骂 194

二十七 等等候 194

二十八 哭 195

二十九 闻 195

三十 叫 叫他一声 196

三十一 想 196

三十二 忘记 197

三十三 要 197

三十四 叫狗叫 197

三十五 饿 198

三十六 生未熟 198

三十七 多 199

三十八 冷 199

三十九 湿 200

四十 一样 200

第六章 处州方言的存古及异常语言特征比较 202

第一节 语音特征 202

一 存古及异常条目 203

二 存古及异常数量 204

第二节 词汇特征 208

第七章 处州方言的语法历史比较 210

第一节 常用虚词 211

一 相当于普通话“把”的介词 211

二 相当于普通话“在”的介词 211

三 相当于普通话“了”的语气助词 214

四 相当于普通话“vv看”的助词 216

第二节 常用句式 218

一 被动句 218

二 差比句 219

三 双宾句 220

四 (指示代词+)量词指代句 221

五 后置修饰句 222

余论 处州方言历史演变的机制和原因 229

第一节 语言因素 229

一 调值高低与古全浊声母的历史演变 229

二 介音洪细与声母的历史演变 230

三 语言的经济原则与方言的历史演变 231

四 同化机制与方言的历史演变 232

五 “古词拼古音、古声拼古韵”规则与方言的历史演变 232

第二节 非语言因素 233

一 语言接触与语言底层 233

二 约定俗成的借代方式与词语形态的选择 234

三 事物、名称出现的先后与语言的历史差异 236

附录 常用字对照表 239

参考文献 328

致谢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