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中国诗歌中的乱离 19
中国历史中的乱离 22
历史和诗歌:原始素材与艺术表现 24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乱离 26
动乱篇——从来人世多劫难 31
彼黍离离 黍离&诗经·王风 34
天降罪罟,蟊贼内讧 召曼&诗经·大雅 41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十五从翠征&汉·古诗 46
野死不葬乌可食 战城南&汉·乐府 51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蒿里行&魏·曹操 54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送应氏&魏·曹植 59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唐·杜甫 63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兵车行&唐·杜甫 70
弟侄相逢白刃间 即事中元甲子&唐·罗隐 75
古寺拆为修寨木,荒坟开作瓮城砖 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唐·杜荀鹤 79
楚累千万亿,知有几人还 出榆关&宋·刘着 83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金·元好问 87
天地兵戈满,江湖逋窜频 书事&明·沈钦圻 91
衰年逢世乱,故国几时还 旅秋闻寇&明·方维仪 95
天时人事雨难猜 吊台湾&清·陈季同 98
流离篇——神州遍地泣哀鸿 103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七哀诗&汉·王粲 106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垂老别&唐·杜甫 111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无家别&唐·杜甫 118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望月有感&唐·自居易 124
望月有感&唐·自居易 124
只有流民如麦芒 途中书事二首&金·宋九嘉 129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北来人&宋·刘克庄 133
为谁一步一回头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金·元好问 136
儿郎被杀夫遭虏 邻妇哭&金·赵元 140
郾西三日无行人 郾城道中&金·冯延登 144
生离与死别,回首泪纵横 集杜诗二首&宋·文天祥 148
干戈未定欲何之 干戈&宋·王中 152
出门见流民,令我心恻然 永嘉书所见&元·尹廷高 156
人生值艰难,不如路傍草 路傍草&元·方回 160
只缘征战此时频 即事漫题&元·陈高 164
哀哉流民!为鬼非鬼,为人非人 哀流民操&元·张养浩 167
残骑如狼散草莽 我昔&清·吴嘉纪 173
感怀篇——茫茫乱世杂悲欢 177
泣血悲东走,横戈念北奔 乱后行经吴御亭&梁·庾肩吾 180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兵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187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贼平后送人北归&唐·司空曙 191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喜见外弟又言别&唐·李益 196
屈指故人能几许,月明花好更悲凉 黯然&唐·郑谷 200
别酒应须满满倾 长干塘别徐茂才&唐·韦庄 203
世乱他乡见落梅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唐,韩偓 207
春到花仍笑,时危特自哀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宋·汪藻 211
云深怀故里,春老尚他乡 乱后&宋·张元干 215
生涯都付贼,只有一萍踪 避寇即事&宋·左纬 218
可怜江月乱中明 野泊对月有感&宋·周莘 222
客来阙佳致,亲为摘山蔬 兵乱后杂诗&宋·吕本中 226
归来老泪更沾衣 还家&金·王若虚 230
半生遭万劫 感伤&宋·文天祥 233
乱后还乡亦可哀 送陈秀才归沙上看墓&明·高启 237
已过纔追问,相看是故人 遇旧友&清·吴梅村 240
丹心篇——留取丹心照汗青 245
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下泉&诗经曹风 248
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 扶风歌&晋·刘琨 254
誓将直节报君仇 题新淦古寺壁&宋·岳飞 260
死去犹能作鬼雄 书愤&宋·陆游 26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有感&宋·文天祥 271
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南海&宋·文天祥 276
生得贞心铁石坚 八砺&宋·郑思肖 280
雪中松柏愈青青 初到建宁&宋·谢枋得 284
书生守志定难移 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宋·陈大龙 288
山河频入梦,风雨独关心 有感&元·王冕 291
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 临刑诗二首&明·杨继盛 295
莫使神州叹鹿亡 满逆入寇,朝贵匿不上闻,愤而赋之&明·黄道周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