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刘兰亭 1
共产党是我的救命恩人——作者自述 6
领袖的风范第一次随毛主席外出 3
料知神府事关心警卫兵和延安青年在一起 8
第一个“五·四”青年节“这种办法好得很”“为的是子孙后代”“毛泽东的孩子不能特殊化” 15
拒之门外的“小主人”到了嘴边的西红柿饼干断顿之后“这个条子不能开”一把锄头与两斗小米中南海的“粗布女”军民团结的光辉旗帜 25
“双拥”运动的兴起一条“幸福渠”“双拥年”与“指示信”光芒四射的辩证法 37
首任高级哲学组长哲学与实践《论持久战》与辩证法历史的见证 44
一块铁砣一盆炭火一个木澡盆一件棉衣一份饭菜一块菜地一张弹簧床《解放日报》创刊的前前后后 52
发刊词的诞生主席三顾总编辑一次严厉的批评第一次认真的改版第一支通讯队伍的建立延安整风运动与抢救运动 66
光辉的历程沉痛的教训“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领袖与人民 72
心里装的是人民“火”中有情“急”中有度共和国的奠基者们运筹帷幄的朱总司令 81
“好司令”与“好主席”运筹帷幄战略转移“天地之别”兰州之行周副主席——从延安到西柏坡 93
“要把毛主席和党中央的东西安全转移”“要关心儿童的事情”“要自己动手解决住房问题”少奇同志与《论共产党员修养》 101
《论共产党员修养》的诞生全党学《修养》叶元帅与警卫战士 107
学文化与“报信铃”凯旋后的重奖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任弼时同志 111
《土地法大纲》诞生的前后要与人民同甘苦杨尚昆——从延安到北京 118
撤离延安的前夜风火炉的风格“有创造精神”的王震将军 124
“我斗不过王震”“发展经济的先锋”冲破黎明前的黑夜“全党学习的榜样”——徐特立 131
倡导文艺大众化推广科学技术毛主席赞老师为了中南海的今天 136
整修之始两全其美自己动手在那艰难的岁月里红色的桥梁——八路军西安办事处 145
光荣的使命离别时的情怀智斗顽敌回延安我的引路人——贾令德 156
组建南乡区委深刻的烙印难忘的教诲忠魂永存毛主席的警卫员——张思德 163
路途逢友苦学文化迎难而上乐于吃苦水上传奇雪中送炭延安行 173
后记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