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作品研究卷(下) 403
第三辑 散文研究 403
“浓得化不开”——论徐志摩的散文创作&倪婷婷 403
郁达夫散文创作漫论&张梦阳 412
《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我国早期报告文学的杰出范本&徐冲 423
杂文家的聂绀弩&姜振昌 428
论钟敬文及其隐居纪游之作&姜静楠 441
徐懋庸和“鲁迅风”杂文&袁勇麟 453
《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高远东 462
佛心·童心·诗心——丰子恺现代散文新论&王泉根 王蕾 471
第四辑 小说研究 479
论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温儒敏 479
论沙汀的小说创作&王晓明 492
映照“千奇百怪世相”的多棱镜——论李劼人长篇三部曲的结构特色&刘勇 507
钱锤书小说讽刺语言三题&杨继兴 516
一语难尽——《生死场》的多层意蕴与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多维结构&皇甫晓涛 522
沈从文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意蕴&凌宇 528
汪曾祺40年代两种不同调子的小说&杨鼎川 542
文本、言说与生活——《上元灯》再探&陈国球 551
背着“语言的筏子”——废名小说《桥》的诗学解读&吴晓东 558
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严家炎 565
病、爱、生计及其他——《孤独者》与《伤逝》的并置阅读&安文军 577
第五辑 诗歌研究 593
他依然年青——谈艾青和他的诗&谢冕 593
论闻一多的诗&陆耀东 605
论新月派诗歌的思想特征&蓝棣之 623
何其芳的诗歌创作及其发展&陈尚哲 639
吴兴华的诗与译诗&卞之琳 657
形象的具体性与历史概括——田间诗歌艺术的一个问题&洪子诚 661
路的哲学——论冯至的十四行诗&〔德〕W·顾彬文 张宽 卫东译 670
从原型现象看郭沫若前期诗歌及其“轰动效应”&邓继焦 677
郑敏诗论&张同道 690
徐志摩诗艺的内在结构分析&毛迅 700
马凡陀:中国现代讽刺诗写作的重镇&杨四平 710
意志化之路上的梁宗岱诗歌与诗论&李怡 721
从“野人山”到“森林之魅”——穆旦精神历程(1942—1945)考察&易彬 730
在节奏与意象之间起舞——戴望舒诗风转变的艺术辨析&王书婷 741
“我不过一个影”——兼论“避实就虚”读《野草》&王乾坤 752
论韦丛芜的长诗《君山》&张堂会 761
陈敬容:在新鲜的焦渴中沉思与创造&蒋登科 770
第六辑 戏剧研究 779
夏衍剧作的艺术风格&陈坚 779
论熊佛西喜剧的寓言性特征&张健 790
丁西林剧作“欺骗模式”初探&孔庆东 800
曹禺在中国和世界悲剧史上的地位&胡润森 809
关于田汉南国戏剧的再思考——为纪念田汉诞辰一百周年而作&宋宝珍 816
焦菊隐的“戏剧—诗”观念及对当代话剧的启示&邹红 827
发现秧歌:狂欢与规训——论20世纪40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郭玉琼 837
历史的悲剧与人性的悲剧——抗战时期的历史剧叙论&解志熙 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