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精神疾病与药物作用机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文惠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30235312
  • 页数:3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介绍精神疾病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国内外的新进展。从中枢神经系统与思考、心情、感情和人格的相互关系出发,以临床应用的药物为切入点,介绍了精神疾病的特征和活动规律;论述了精神分裂病、抑郁症、不安症的治疗途径与治疗药物;阐述了兴奋药、致幻药与镇痛药的作用机理。内容包括脑及其信息传递、镇痛与多幸感、治疗精神疾病的曙光、抑郁与抑郁病的抑制、兴奋药与社会、不安的减轻、自我的境界和展望。本书取材广泛,资料丰富,基础理论与应用并重,论述全面,深入浅出,是相当有价值的参考书。可供临床医生、医药院校师生、神经药物研究人员、社会问题工作人员、心理医生等广大读者参考。

第1章 脑和神经递质 1

1.1脑神经元及其结构特征 9

1.1.1神经细胞 9

1.1.2神经胶质细胞和动作电位 17

1.2突触间的神经信息传递 21

1.2.1突触的超微结构和突触类型 22

1.2.2神经递质的种类与信息传递 28

1.3神经递质药物的作用方式 41

1.4典型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44

1.4.1受体 44

1.4.2脑中主要神经递质的特性及其信息传递 50

1.4.3乙酰胆碱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60

1.5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62

1.5.1胆碱酯酶抑制剂 64

1.5.2作用于NMDA受体的药物 66

1.5.3抗氧化剂 69

1.5.4钙离子拮抗剂 69

1.5.5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干细胞 70

1.5.6Aβ疫苗 70

1.5.7基因治疗 71

第2章 镇痛和欣快感 73

2.1阿片对西方文明的贡献 74

2.1.1阿片的疗效 74

2.1.2阿片的作用机制 78

2.2阿片受体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 81

2.2.1经典型阿片受体 82

2.2.2阿片受体样受体与其他阿片受体 85

2.2.3阿片受体的生物学功能和特性 86

2.3阿片受体的特性 89

2.4阿片受体和阿片的相互作用 92

2.4.1钠对阿片受体的影响 92

2.4.2阿片受体的克隆及其他进展 94

2.5局域化的阿片受体 97

2.5.1阿片受体的分布 97

2.5.2阿片产生的欣快感 101

2.6阿片成瘾及其研究现状 106

2.6.1阿片药物成瘾的形成 108

2.6.2药物成瘾与表观遗传学 111

2.7脑内吗啡及其镇痛作用 116

第3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曙光 125

3.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征和表现 128

3.1.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征 128

3.1.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表现 131

3.2精神分裂症的判断标准及其成因 135

3.2.1精神分裂症的判断 136

3.2.2精神分裂症的诱因 140

3.3神经阻滞剂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作用 142

3.4神经阻滞剂的发现 143

3.5神经阻滞剂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关系 144

3.6利血平的抗精神分裂症作用 146

3.7氯丙嗪药物的帕金森病样副作用和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关系 148

3.7.1多巴胺的生物化学变化 149

3.7.2多巴胺转运蛋白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152

3.8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神经阻滞剂和多巴胺受体 155

3.9多巴胺受体的研究 158

3.9.1多巴胺受体的研究方法 159

3.9.2多巴胺受体类型及其功能特性 162

3.10多巴胺途径 168

3.11帕金森病患者的药物治疗 170

3.12非典型抗精神疾病药物的研究 177

3.12.1选择性多巴胺阻滞剂 177

3.12.2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 178

3.12.3 5-羟色胺受体亚型阻滞剂 179

3.12.4谷氨酸制剂 180

3.12.5毒蕈碱样物质 182

3.12.6蛋白激酶C抑制剂 183

3.12.7苯二氮?类化合物类似物 183

3.12.8神经肽 189

3.12.9神经降压素 190

3.12.10加压素 190

3.12.11其他药物 190

第4章 抑郁症与躁狂症的治疗 191

4.1抑郁症和躁狂症的共存 194

4.2抗抑郁药物的发现 197

4.2.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198

4.2.2异烟肼的非精神疾病治疗作用 201

4.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204

4.4三环类抗抑郁药 209

4.4.1三环类抗抑郁药的特性 211

4.4.2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的危害 213

4.5三环类药物的抗抑郁机制 217

4.6抑郁症成因假说 221

4.6.1抑郁症的单胺假说 221

4.6.2抑郁症的受体假说 224

4.7抗抑郁治疗的延迟期现象与抗抑郁药物 226

4.7.1延迟期现象 226

4.7.2抗抑郁药物 228

4.8治疗躁狂症的金属——锂 232

4.8.1躁狂症的特征 233

4.8.2躁狂症的形成因素 234

4.8.3治疗躁狂症的金属锂 235

第5章 兴奋药与社会 240

5.1可卡因的发现与使用 241

5.2可卡因的纯化与成瘾 245

5.2.1可卡因的纯化 245

5.2.2可卡因的成瘾 248

5.3去甲麻黄素的滥用及其危害 256

5.4兴奋药的作用特点 262

5.5兴奋药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266

5.6兴奋药的基本作用机制 269

5.6.1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精神调节作用 269

5.6.2兴奋药的基本作用方式 273

第6章 不安的减轻 276

6.1不安的临床表现 277

6.1.1不安的发现与症状 278

6.1.2不安的类型及其表现 283

6.2不安的治疗 285

6.3苯二氮?类药物的特点 289

6.3.1苯二氮?类化合物的抗不安作用 289

6.3.2苯二氮?类药物的副作用 296

6.4苯二氮?类的作用机制 298

6.4.1药物的交叉耐性 298

6.4.2苯二氮?类药物与其受体的结合 300

6.4.3苯二氮?类药物的戒断症状 305

6.5苯二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308

第7章 自我的境界 313

7.1致幻体验 313

7.1.1共感觉 315

7.1.2致幻效应 319

7.2致幻药物所致精神症状的重现 326

7.3致幻药物及其作用特征 328

7.3.1北美仙人球碱 328

7.3.2甲氧基苯丙胺 329

7.3.3魔法蘑菇 333

7.3.4麦角酸二乙酰胺 337

7.4致幻药物的作用机制 345

7.4.1麦角酸二乙酰胺的致幻假说与检验 345

7.4.2麦角酸二乙酰胺对缝线核和5-羟色胺神经元的影响 347

7.4.3青斑核对致幻作用的贡献 350

7.5致幻剂的研究现状 354

7.5.1致幻剂的研究简况 355

7.5.2致幻剂的分类 356

7.5.3致幻剂的药理作用 357

7.5.4致幻剂的研究方向 359

第8章 精神疾病及其治疗药物研究的展望 364

8.1精神疾病治疗药物的诱变效应 372

8.1.1精神药物诱变效应的主要研究方法 373

8.1.2精神药物诱变效应的研究进展 375

8.1.3今后的研究方向 377

8.2研究精神疾病形成原因的新途径 379

主要参考文献 386

索引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