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书法艺术概述 1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 1
第二节 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 3
第三节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4
第四节 书法与其他艺术的沟通 6
第五节 汉字的书体种类 8
一、篆书 8
二、隶书 9
三、楷书 9
四、草书 9
五、行书 9
第二章 汉字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 10
第一节 汉字的初雏——甲骨文 10
一、甲骨文的产生与发现 10
二、甲骨文的特点 11
第二节 青铜的祭语——金文 12
一、金文概述 12
二、金文的特征与风格 13
第三节 石书的经典——石鼓文 14
一、石鼓文的产生与发展 14
二、石鼓文的特征 16
第四节 古趣昂然的篆书 17
一、篆书的渊源 17
二、大小篆的特征 18
三、篆书的演变 19
第五节 遒劲古茂的隶书 24
一、隶书的渊源 24
二、隶书的发展历程 25
三、隶书的风格 26
第六节 南辕北辙的分书 27
一、分书的来源 27
二、分书的发展 28
第七节 方圆掺杂的楷书 30
一、楷书的渊源 30
二、楷书的发展历程 31
第八节 追风逐云的行书 32
一、行书概述 32
二、行书的发展历程 34
第九节 傲视群芳的草书 36
一、草书概述 36
二、草书的发展历程 37
第十节 汉字的贵族——鸟虫书 38
一、鸟虫书概述 38
二、鸟虫书的种类和特点 40
第三章 硬笔书法概述 42
一、硬笔书法的性质 42
二、硬笔书法的功能和意义 43
第一节 硬笔书法发展简史 45
一、钢笔的发明和问世 45
二、钢笔在中国的发展及普及 46
三、钢笔书法在中国的萌芽 46
四、硬笔书法在中国的发展 47
第二节 怎样学好硬笔书法 49
一、树立信心,知难而进 49
二、掌握方法,循序渐进 50
三、先与帖合,后与帖离 52
四、学习前人,继承传统 53
五、写字下笔,练字外功 53
第四章 笔墨纸张 55
第一节 硬笔书法用笔 55
一、钢笔 56
二、圆珠笔 58
第二节 墨水 59
一、墨水的用色 59
二、墨水的品牌 60
三、特殊效果的墨水 60
第三节 纸张 61
一、普通练习用纸 61
二、创作用纸 61
三、纸张幅面 62
四、书写用格 62
第五章 临帖方法 63
第一节 选好范本,多临好帖 63
一、择师而从之 63
二、选一本好字帖当“老师” 64
三、选一本适合自己的字帖 64
第二节 遵循规律,讲究步骤 65
一、读帖 65
二、临帖 66
第三节 先求入帖,后求出帖 67
一、“入帖”承先 67
二、“换帖”求深 67
三、“出帖”创新 68
第六章 写字姿势及用笔 69
第一节 写字姿势 69
第二节 用笔方法 70
一、关于执笔 70
二、关于用笔 71
第七章 楷、行书对比要述 73
第一节 关于“永寄八法” 73
第二节 楷、行书点画的书写法则 75
一、点画的书写法则 75
二、横画的书写法则 81
三、竖画的书写法则 83
四、撇画的书写法则 84
五、捺画的书写法则 86
六、钩画的书写法则 88
七、挑画的书写法则 91
八、折画的书写法则 92
第三节 楷、行书偏旁部首的书写法则 93
一、竖式左立类 93
二、竖式右立类 108
三、横式上置类 111
四、左上置类 119
五、左下置类 121
第四节 楷、行书的结构法则 123
一、楷书的笔顺规则 124
二、行书笔顺变化、“部件”省略之原则述要 125
三、楷、行书结构类型简介 128
四、楷、行书结构法则 132
第八章 隶书要述 148
第一节 隶书的特点和风格 148
一、隶书的特点 148
二、隶书的风格 149
第二节 隶书点画及偏旁的书写法则 150
一、基本笔画的书写法则 151
二、偏旁部首的书写法则 154
第三节 隶书的结构形式分类 169
一、单体结构 169
二、左右结构 170
三、左中右结构 170
四、上下结构 171
五、上中下结构 171
六、半包围结构 172
七、全包围结构 172
第四节 隶书结构的特殊法则要述 173
一、体式独立 173
二、字形对称 174
三、比重均衡 174
四、左右分张 175
附录 硬笔书法鉴赏知识 177
一、加强自身修养 177
二、积极理会,主动获取 178
三、书法鉴赏要述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