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识计算机网络 1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
1.1.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
1.1.2 对计算机网络定义的进一步理解 2
1.1.3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3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
1.2.1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3
1.2.2 按地理位置分类 5
1.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6
1.3.1 计算机系统 7
1.3.2 数据通信系统 7
1.3.3 网络软件 7
1.4 数据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 9
1.4.1 分层的方法 10
1.4.2 OSI的七层模型 10
1.4.3 TCP/IP的四层协议模型 12
1.4.4 TCP/IP和OSI/RM模型的比较 15
1.4.5 层次间数据的传递 15
1.5 谁来管理计算机网络 16
1.5.1 因特网的管理机构 16
1.5.2 RFC文件 18
本章小结 18
练习题 18
实验 19
第2章 计算机网络应用及应用层协议 20
2.1 应用层基本概念 21
2.1.1 客户/服务器模型 21
2.1.2 传输层为应用层提供的服务 22
2.1.3 域名系统(DNS) 23
2.2 电子邮件 25
2.2.1 什么是电子邮件 26
2.2.2 电子邮件的使用 26
2.2.3 电子邮件的发送过程 35
2.2.4 电子邮件协议 36
2.2.5 电子邮箱的其他功能 36
2.3 文件传输 40
2.3.1 通过数据连接的通信 40
2.3.2 FTP服务类型 41
2.3.3 基于Web的传输 41
2.3.4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42
2.3.5 局域网文件传输的设置和使用 42
2.4 WWW服务 46
2.4.1 万维网的起源和发展 46
2.4.2 万维网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 47
2.4.3 标记语言 49
2.4.4 搜索引擎 50
2.4.5 在网站上发布通知 52
2.5 因特网新应用 55
2.5.1 对等文件共享服务 55
2.5.2 即时信息服务 57
2.5.3 网络影视 59
本章小结 62
练习题 62
实验 62
第3章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层 64
3.1 传输层基本概念 65
3.1.1 网络地址 65
3.1.2 网络层向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67
3.1.3 传输服务 67
3.2 传输控制协议 70
3.2.1 TCP服务模型 70
3.2.2 TCP数据传输机制 70
3.2.3 TCP连接管理 72
3.2.4 TCP滑动窗口控制 73
3.2.5 TCP重传策略 75
3.2.6 TCP拥塞控制 75
3.3 用户数据报协议 75
3.3.1 UDP服务模型 75
3.3.2 UDP数据传输机制 76
3.3.3 UDP协议的应用 76
本章小结 77
练习题 77
实验 77
第4章 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层 79
4.1 网络层基本概念 80
4.1.1 虚电路和数据报传输 80
4.1.2 数据链路层向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81
4.1.3 因特网中的设备与地址关系 81
4.1.4 因特网的网络层协议 81
4.2 网际协议(IPv4) 82
4.2.1 IPv4数据报 82
4.2.2 IPv4地址 84
4.2.3 IP协议实用程序 86
4.3 构成子网和超网 91
4.3.1 构成子网 92
4.3.2 构成超网 94
4.3.3 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 96
4.4 IP协议组中的其他协议 97
4.4.1 地址解析协议和逆向地址解析协议 97
4.4.2 因特网控制信息协议 99
4.4.3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 100
4.5 路由选择算法 102
4.5.1 静态路由选择算法 102
4.5.2 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104
4.5.3 层次路径选择策略 107
4.6 因特网中的路由协议 109
4.6.1 内部路由协议 109
4.6.2 外部路由协议 110
4.7 新一代IP——IPv6 111
4.7.1 IPv6的主要设计特点 111
4.7.2 从IPv4到IPv6的转换 118
4.8 网络互联设备 119
4.8.1 路由器 119
4.8.2 IP分组的交付和路由器的路由表 120
本章小结 123
练习题 123
实验 124
第5章 数据链路层与局域网 125
5.1 数据链路层概述 126
5.1.1 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 126
5.1.2 数据链路层的两种通信信道 127
5.1.3 网络适配器通信 127
5.1.4 数据链路层协议 129
5.2 差错检测 129
5.2.1 奇偶校验 129
5.2.2 方块校验 130
5.2.3 循环冗余校验 131
5.2.4 海明码 132
5.3 流量控制 133
5.3.1 非受限协议 133
5.3.2 停一等协议 133
5.3.3 滑动窗口协议 134
5.4 局域网概述 137
5.4.1 局域网的技术特点 137
5.4.2 局域网参考模型 137
5.4.3 IEEE802协议 138
5.4.4 局域网操作系统 139
5.5 组成计算机局域网的设备 142
5.5.1 服务器和客户机 142
5.5.2 计算机网络联网设备 143
5.6 共享介质局域网 147
5.6.1 争用协议 147
5.6.2 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149
5.6.3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技术 152
5.7 交换式局域网 153
5.8 以太网 154
5.8.1 IEEE802.3帧格式 154
5.8.2 IEEE802.3物理层标准 155
5.8.3 IEEE802三种协议的比较 156
5.9 虚拟局域网 157
5.9.1 虚拟局域网的概念 157
5.9.2 虚拟局域网的组建 158
5.10 高速局域网 162
5.10.1 高速以太网 162
5.10.2 其他类型高速局域网 165
本章小结 167
练习题 167
实验 168
第6章 物理层 169
6.1 传输介质 170
6.1.1 有线传输介质 170
6.1.2 无线传输介质 174
6.2 物理层的数据传输 179
6.2.1 传输信息的方式和传输形式 179
6.2.2 数据编码技术 181
6.2.3 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185
6.2.4 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186
6.2.5 多路复用技术 187
6.3 物理层接口及协议 189
6.3.1 物理层的特性 189
6.3.2 物理层接口标准 190
本章小结 192
练习题 193
实验&. 193
第7章 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 196
7.1 无线网络概述 197
7.1.1 无线网络的概念 197
7.1.2 无线网络的分类 197
7.2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199
7.2.1 第1代移动通信技术 200
7.2.2 第2代移动通信技术 200
7.2.3 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 201
7.3 无线通信的主要技术 203
7.3.1 多址技术种类 203
7.3.2 码分多址访问 204
7.3.3 数字调制传输 206
7.4 无线通信协议 207
7.4.1 IEEE802.11协议 207
7.4.2 IEEE802.11系列标准 209
7.4.3 蓝牙技术 212
7.4.4 IrDA和HomeRF技术 212
7.4.5 HiperLAN 213
7.4.6 无线保真技术 214
7.4.7 无线应用协议 215
7.5 无线网络的连接 217
7.5.1 无线网络连接设备 217
7.5.2 无线局域网络拓扑结构 218
7.5.3 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案 221
7.6 无线网络应用 223
7.6.1 无线网络应用的优势 223
7.6.2 无线网络应用领域 223
本章小结 225
练习题 225
实验 226
第8章 因特网接入 232
8.1 因特网接入方式概述 233
8.1.1 因特网接入方式分类 233
8.1.2 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233
8.2 住宅接入 234
8.2.1 电话网接入 234
8.2.2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 236
8.3 公司接入 237
8.3.1 公共数据网 237
8.3.2 X.25网 238
8.3.3 数字数据网(DDN) 238
8.4 无线接入 239
8.4.1 本地多点分配 239
8.4.2 多通道多点分配 240
8.4.3 家庭网络 241
本章小结 241
练习题 242
实验 242
第9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 244
9.1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245
9.1.1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 245
9.1.2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和安全攻击形式 247
9.1.3 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 248
9.2 数据加密技术 250
9.2.1 传统加密方法 250
9.2.2 数据加密标准(DES)算法 253
9.2.3 公开密钥加密(RSA)算法 255
9.2.4 对称和非对称数据加密技术的比较 257
9.3 数据加密技术应用 257
9.3.1 数字签名 257
9.3.2 数字摘要 259
9.3.3 数字时间戳 259
9.4 网络防火墙 260
9.4.1 防火墙的概念 260
9.4.2 实现防火墙的技术 262
9.5 防病毒技术 265
9.5.1 计算机病毒 265
9.5.2 计算机网络病毒 267
9.6 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 270
9.6.1 下载和安装操作系统的补丁程序 270
9.6.2 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备份 273
本章小结 277
练习题 277
实验 278
附录 缩略词 280
参考文献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