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中医药理论的哲学基础 1
第一章 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 5
一、中医学术流派及其形成的考察 5
(一)医家学说与中医之学派、流派 5
(二)中医学术源起与学术流派形成的考察 7
二、中医学术流派的划分与争鸣 12
(一)中医学术流派划分的历史沿革 12
(二)中医学术流派划分的标准 17
三、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意义 19
(一)创新精神在学术争鸣中激荡 19
(二)学术理论在传承授受中完善 21
第二章 伤寒学说 26
一、伤寒历史沿革 26
二、《伤寒论》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28
(一)对《伤寒论》理论的研究 28
(二)对《伤寒论》六经实质的研究 32
(三)对《伤寒论》热病辨证方法的研究 35
(四)对《伤寒论》治则治法的研究 36
(五)对《伤寒论》方药的研究 37
三、《伤寒论》的临床发挥与应用 38
(一)《伤寒论》方药在临床上的发挥与应用 38
(二)六经辨证在临床上的发挥与应用 39
第三章 温病学说 41
一、温病学说的形成 41
(一)奠基阶段 41
(二)形成阶段 42
(三)成熟阶段 43
二、温病学说五家的学术特点 44
(一)吴又可创立“戾气”病因新说 44
(二)余师愚治疫重在清温败毒 47
(三)叶天士创立温病卫气营血理论体系 50
(四)薛雪研究湿热病有独到见解 52
(五)吴瑭以三焦为纲统论温病 56
三、温病学说的发展 59
(一)疾病防治方面 59
(二)基本理论研究方面 59
(三)运用现代科技研究温病学 60
(四)对温病治法方药的研究 60
(五)对温病学文献的整理 60
四、温病学说对中医学术发展的贡献 60
(一)传统温病学家的学术贡献 61
(二)当代温病学家对温病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62
第四章 火热学说 65
一、社会背景 66
(一)政府对中医学的重视 66
(二)理学与运气学说的影响 66
(三)中医学发展的需要 68
二、刘完素火热论的基本特点 68
(一)火热为病的广泛性 69
(二)六气皆能化火 70
(三)五志过极皆为热甚 72
(四)阳气怫郁 73
(五)“六经传受皆为热证” 74
(六)火热病的辨治特色 75
三、火热学说发展 79
(一)金元时期 79
(二)明清时期 80
四、火热学说对中医学术发展的贡献 80
(一)河间学派的形成 80
(二)拉开了学术争鸣的序幕 81
(三)丰富并发展了火热病治疗方法 81
第五章 脾胃学说 83
一、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与后世发挥 83
(一)脾胃学说之理论基础 83
(二)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84
(三)李杲脾胃学说 85
(四)李杲后脾胃学说之发展 88
二、脾胃学说的临床指导意义 90
(一)脾胃学说在临床各科的应用 90
(二)养胃阴与育脾阴在临床中的应用 92
第六章 肾命学说 94
一、肾命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94
(一)奠基阶段 94
(二)发展阶段 94
(三)成熟阶段 96
二、命门功用探究 97
(一)目前对于命门功用的几种认识 97
(二)明代医家对命门功用的认识 98
(三)命门功用现代研究 101
三、命门为人体先天之本 102
第七章 滋阴学说 106
一、滋阴学说形成的历史背景 106
二、滋阴学说的发展 107
三、滋阴学说的理论基础和学术特点 120
(一)滋阴学说的理论基础 120
(二)滋阴学说的学术特点 121
四、滋阴学说对中医学术发展的贡献 123
(一)发展了中医的滋阴理论,充实完善了中医学术体系 123
(二)丰富了滋阴的临证经验 123
第八章 攻邪学说 125
一、攻邪学说的理论基础 125
(一)《内经》奠定了攻邪学说的理论基础 125
(二)《伤寒论》创立了汗、吐、下三法 125
(三)许叔微“先去邪后议补”说 126
(四)药邪理论的源流 126
(五)张从正确立了攻邪学说 127
二、攻邪学说的学术特点 127
(一)攻邪学说的形成依据 127
(二)扩大三法适应范围 127
三、攻邪学说的发展 130
(一)朱丹溪提出攻击宜详审,正气需保护 130
(二)吕复是私淑张从正攻邪学说的典范 131
(三)吴有性倡逐邪勿拘结粪说 131
(四)喻昌创逆流挽舟法 132
(五)戴天章发展了吴有性下不厌早说 132
(六)程国彭《医学心悟》首创八法 132
(七)徐大椿倡治病应以驱邪为先 133
(八)杨栗山治疗温病强调“逐邪” 133
(九)赵学敏总结顶、串、截诸术 133
(十)吴师机擅用外治法 134
(十一)吴瑭化裁五承气汤 134
(十二)俞根初发展汗法、下法 134
(十三)“药邪”理论的发展 134
(十四)吉益东洞的“万病一毒论” 135
(十五)吴咸中发展了通里攻下法 136
(十六)姜春华创截断扭转法 136
四、攻邪学说的理论与临床意义 137
(一)汗法 137
(二)吐法 138
(三)下法 138
五、后世评价 140
第九章 痰饮学说 142
一、痰饮学说的理论形成与发展 143
(一)《内经》诸篇论饮,言积饮、痞饮、水饮 143
(二)晋唐痰病、饮病始分论 143
(三)百病兼痰,痰生百病;痰夹瘀血,遂成窠囊 144
(四)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 146
(五)痰、饮、湿一源三歧辨析 147
(六)痰饮学说临床各科拓展与学术争议 148
二、痰饮学说在临床辨证中的应用 150
(一)六经辨证中的应用 150
(二)六淫病因辨证中的应用 151
(三)经络辨证中的应用 153
(四)脏腑辨证中的应用 154
(五)温病辨证中的应用 156
(六)饮病辨证及治疗 157
三、痰饮学说的学术展望与研究进展 160
(一)痰饮学说的学科分属与研究范畴 160
(二)痰饮学说的现代研究趋势 160
第十章 瘀血学说 163
一、瘀血形成的病因与病机 163
(一)六淫致瘀说 164
(二)七情致瘀说 165
(三)饮食致瘀说 165
(四)劳逸失宜致瘀说 166
(五)外伤致瘀说 166
(六)瘀血的病机 166
(七)瘀血的致病特点 168
二、瘀血学说的临床发挥与应用 169
(一)瘀血证临床症状 169
(二)瘀血学说在脏腑辨证中的应用 172
(三)瘀血证治则治法发挥 174
第十一章 元气学说 177
一、元气学说之肇源 178
二、元气学说的嬗变与创新 178
(一)宋明理学为中医药发展注入新活力 178
(二)李东垣的气火学说 179
(三)元阳中脱有内外 179
(四)丹溪学派“气有余便是火” 180
三、明清以降元气学说之发展 181
(一)张景岳、孙一奎的命门元气论 181
(二)古今元气不同说 181
(三)畜鱼置介治阳脱 182
(四)论元气存亡 182
第十二章 郁证学说 185
一、郁证学说的理论基础 185
(一)《黄帝内经》论五郁 185
(二)《黄帝内经》论情志之郁 186
(三)医经所论脏腑之郁 186
二、五郁之说 187
(一)五郁之发的解说 187
(二)五郁之治的发挥 187
(三)治郁一法通五法 188
(四)五脏本气自郁说 189
三、玄府郁结论 189
(一)刘完素论玄府郁结及其治法 189
(二)赵献可推演温病郁病论 190
四、脏腑之郁说 191
(一)张从正的五积六聚治同郁断 191
(二)王肯堂论诸气怫郁皆属肺燥 191
五、六郁之说 192
(一)朱震亨创论六郁 192
(二)后世医家论六郁 192
六、情志之郁说 195
(一)陈无择首论情志致郁 195
(二)张介宾论情志之郁总由乎心 195
(三)张璐的志虑不伸而为郁论 196
(四)叶桂论情志之郁治法 196
七、近代研究 197
第十三章 形神学说 199
一、形神关系 199
(一)形生神 199
(二)神役形 200
(三)形神统一 200
二、形神疾病的发病特点 201
(一)形神疾病的病因 201
(二)形神疾病的病机 203
三、形神疾病的治疗 204
(一)调形以治神 204
(二)调神以治形 206
四、形神二者的调理 209
(一)调神以养形 209
(二)调形以养神 210
第十四章 升降学说 212
一、升降学说的理论内涵 213
(一)玄府水火升降 213
(二)药性升降 214
(三)脾胃升降 214
(四)五脏气血升降 215
(五)用药升降宜忌 216
(六)治法中的升降 217
二、升降学说的临床指导作用 217
(一)六经辨证中的应用 217
(二)脏腑辨证中的应用 218
(三)温病辨证中的应用 221
(四)组方用药升降配伍 222
第十五章 体质学说 223
一、体质学说的形成及其发展 223
(一)秦汉时期 224
(二)东汉末年 224
(三)宋金元时期 224
(四)明清时期 225
二、体质学说的理论探讨 226
(一)体质的概念 226
(二)体质的形成 226
(三)体质的特征 229
(四)体质的类型 230
三、体质学说的应用 231
(一)体质与疾病 231
(二)体质与养生 233
四、体质学说的研究展望 234
(一)体质学说的基础研究展望 234
(二)体质学将促进心身医学的发展 234
(三)发挥中医体质学优势,带动临床学科发展 235
第十六章 气味学说 237
一、气味相关理论探讨 237
(一)传统思维模式是气味学说产生的思想渊源 237
(二)《内经》奠定药物气味的理论基础 238
(三)药物气味是升降浮沉的决定因素 238
(四)气味合和是药物产生疗效的基础 239
(五)气味相关与配伍是制方之道 239
(六)复方产生新的气味和作用 240
(七)气味治病之理——以偏纠偏 240
(八)药物气味的认识尚未统一 241
二、历代医家对气味学说的发挥和应用 242
(一)张仲景对气味学说的认识和应用 242
(二)成无己对气味学说的贡献 243
(三)张元素对气味学说的创新 243
(四)张介宾对气味学说的探讨和应用 244
(五)李时珍对气味学说的总结与发扬 244
三、气味学说的现代研究 245
(一)气味学说的现代临床应用 245
(二)气味学说的科学性探索 246
(三)气味学说研究的思考 247
第十七章 汇通学说 250
一、中西医汇通思潮的形成 250
二、近代中西医汇通医家的主要学术思想 251
(一)唐宗海 251
(二)朱沛文 252
(三)恽铁樵 253
(四)张锡纯 253
三、中西医汇通学说对中医学术发展的价值和主要启示 254
(一)中西医汇通学说对中医学术发展的价值 254
(二)中西医汇通对现在中医药发展的主要启示 255
第十八章 其他中医学说概述 256
第一节 脑病学说 256
一、脑与神明的理论研究 256
二、脑病的临床研究 258
三、心与脑孰主神明之争 260
四、脑的脏腑开窍归属之争 261
五、脑病学说的临床发展 261
第二节 络病学说 262
一、《黄帝内经》奠定了络病学说的理论基础 263
二、《金匮要略》奠定了络病学说的证治基础 264
三、叶天士发展了络病学理论 265
(一)辛味通络诸法 266
(二)补虚通络诸法 267
四、络病学说的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和发展趋势 268
第三节 玄府学说 269
一、玄府的含义 270
二、刘河间玄府说 270
三、“眼科玄府说”的发展 271
四、“玄府”本质的探讨 273
五、玄府说的临床运用 274
第四节 肝病治法学说 276
一、苦欲补泻论治法 276
二、虚实寒热为纲论治法 277
三、病理为纲论治法 277
(一)肝气治法 277
(二)肝风治法 278
(三)肝火治法 279
(四)肝虚治法 279
(五)肝寒治法 279
四、病证结合论治法 279
第五节 燥病学说 280
一、秋伤于燥 280
二、燥邪性质 280
三、燥病分类 281
四、燥病病理 281
五、燥病辨治 281
第六节 温阳学说 282
一、人身阳气立命说 282
二、肾中真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 283
三、阴阳为万病之总纲 283
四、治重真火,温热扶阳 283
五、证治举例 284
(一)内感阴证 284
(二)内伤杂病 284
第七节 痰火学说 285
一、痰火病的病因 285
二、痰火病的病机及表现 285
三、痰火病的治疗 286
(一)基本证治疗 286
(二)传变证治疗 287
(三)主症辨治 287
四、痰火病的戒忌 288
主要参考书目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