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3
新型工业化篇 3
抓住中部崛起机遇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3
推进新型工业化要着力在深化、加速、带动上下工夫 17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七个着力点 32
发挥优势 加快老工业基地工业发展 34
加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36
着力发展金融业 39
以产业集群发展增强工业竞争力 47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51
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规律 52
努力开创园区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新局面 55
落实政策 加快产业发展 60
发挥企业家的主力军作用 61
促进烟草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63
加速发展工程机械产业 66
发挥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有色金属产业 71
把汽车产业培育成湖南的支柱产业 75
积极引导 从政府政策层面扶持产业发展 79
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85
促进湘菜产业加快发展 88
优化经济环境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92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98
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 100
完善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措施 106
积极促进中医药发展 111
认真抓好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 118
促进钢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21
搞好金融服务创新综合试点建设 125
做大做强花炮产业 130
全面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对接合作 135
全面提升工业文明 137
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139
创造性地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143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148
打好扩大消费需求的“组合拳” 151
在保企业中保增长 154
科学谋划汽车产业发展 158
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162
大力推进产业调整和振兴 164
新型城市化篇 169
坚定不移地走湖南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169
搞好长株潭试验区建设的顶层设计 189
对接长株潭 加快经济发展 202
以城市化促进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建设 204
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三点考虑 206
把长沙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具有竞争力、和谐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208
深入研究 高起点推进城市群建设 213
建设面向国际的旅游城市 216
在长株潭城市群开展“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几点设想 219
把长株潭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群 223
充分认识批准设立长株潭试验区的重大战略意义 227
走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突出特征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233
深化理论探讨 推动实践突破 235
突出规划引领 推进大河西先导区建设 238
全面启动长株潭试验区建设 241
加强长株潭试验区建设的立法保障 243
围绕“两型社会”建设推动科学跨越发展 248
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推进新型城市化 253
共享城市文明 共建文明城市 258
关于长株潭试验区建设的三个问题 261
赴韩国、日本考察新型城市化的几点体会 264
努力在长株潭试验区建设的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267
现代农业篇 281
深化认识 把握重点 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281
用先进性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93
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 切实加强“三农”工作 296
以规划为龙头推进新农村建设 298
新农村建设要发挥带头作用 299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点认识 302
围绕“创产业、兴家业、干事业”抓好扶贫工作 306
突出三个重点 推动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30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重要问题 311
突出重点 落实责任 抓好防汛抗灾工作 320
弘扬伟大抗洪精神争取水利建设新成绩 323
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330
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好移民后扶工作 340
全力抓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343
积极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 349
继续以湘西自治州为主战场抓好扶贫开发 352
坚持科学抗旱 356
把林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362
紧急动员 全力以赴做好抗冰救灾工作 365
发扬抗冰精神 狠抓灾后重建 368
大力植树造林 建设生态文明 375
坚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中加强“三农”工作 378
新型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380
推进粮食生产大省向粮食经济强省的转变 382
推动土地流转 发展规模经营 385
始终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387
破除体制障碍 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390
把农业作为永不贬值的黄金来经营 393
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396
主动做好洞庭湖区渔民解困工作 403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不断加强“三农”工作 407
充分发挥供销社服务“三农”的重大作用 410
千方百计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414
广开致富门路 促进边远山区农民增收 423
进一步抓好洞庭湖区渔民上岸定居和解困工作 426
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430
总结经验 强化责任 有效防御山洪地质灾害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