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常用护理技术 1
第一节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 1
一、评估病人 1
二、护士准备 1
三、物品准备 1
四、体温的测量 1
五、脉搏的测量 3
六、呼吸的测量 4
七、血压的测量 5
第二节 无菌技术 7
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7
二、无菌技术操作评估 7
三、个人准备 7
四、物品准备 7
五、无菌持物钳(镊)的使用 8
六、无菌包的使用 8
七、无菌盘的准备 9
八、无菌容器的使用 9
九、取用无菌溶液 10
十、戴(无菌)、脱(污染)手套 10
十一、一般洗手 11
第三节 静脉输液、输血技术 12
一、密闭式静脉输液 12
二、头皮静脉输液 15
三、静脉留置针技术 17
四、输液反应及预防 18
五、静脉输血法 20
六、临床常见的输血反应与处理原则 22
第四节 各种注射技术 23
一、肌内注射 23
二、皮下注射技术 25
三、静脉注射 27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技术 28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 28
二、半合成青霉素类 31
三、头孢菌素类 32
四、链霉素 32
五、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法及脱敏注射法 32
六、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 33
七、结核菌素(PPD)试验 33
第六节 各种化验标本采集技术 35
一、静脉血标本采集法 35
二、尿标本采集法 37
三、粪便标本采集法 41
四、痰液标本采集法 42
五、咽拭子标本采集法 43
第七节 口服给药技术 44
第八节 洗胃技术 47
一、口服催吐洗胃 47
二、洗胃器洗胃 48
三、电动洗胃机洗胃 50
第九节 灌肠技术 52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52
二、小量保留灌肠 55
第十节 导尿技术 57
一、女患者导尿技术 57
二、男患者导尿技术 60
第十一节 口腔护理技术 62
第十二节 鼻饲技术 64
第十三节 胃肠减压技术 67
第十四节 吸氧技术 69
第十五节 超声雾化吸入技术 71
第十六节 吸痰技术 74
第十七节 血糖监测技术 76
第十八节 物理降温技术 77
第十九节 换药技术 81
第二十节 产时会阴消毒 82
第二十一节 新生儿脐部护理 84
第二章 中医护理技术 86
第一节 拔罐法 86
第二节 刮痧法 89
第三节 毫针法 92
第四节 灸法 100
第五节 穴位按摩法 103
第六节 熏洗法 109
第七节 中药煎煮法 111
第八节 中药塌渍法 114
第九节 中药氧疗法 116
第三章 各种护理记录方法 119
第一节 护理记录的意义 119
第二节 常用护理记录内容 119
第三节 护理文件书写应遵循的原则 119
第四节 体温单 120
第五节 医嘱和医嘱单 122
一、长期医嘱单 122
二、临时医嘱单 123
三、长期医嘱执行单 124
第六节 护理记录 124
一、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124
二、一般患者护理记录 125
第七节 手术护理记录单 128
一、书写要求 128
二、记录内容 128
第八节 病室交接班报告 129
一、书写要求及顺序 129
二、交班内容 129
第四章 内科常见疾病护理 131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31
第二节 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134
第三节 支气管扩张 138
第四节 支气管哮喘 142
第五节 肺炎 145
第六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49
第七节 肺结核 151
第八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55
第九节 胃炎 159
一、急性胃炎 159
二、慢性胃炎 161
第十节 消化性溃疡 163
第十一节 胃癌 166
第十二节 肝硬化 168
第十三节 原发性肝癌 171
第十四节 肝性脑病 174
第十五节 急性胰腺炎 176
第十六节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178
第十七节 胃肠道内镜检查的护理 182
第十八节 心力衰竭 186
第十九节 心律失常 190
第二十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94
第二十一节 高血压病 199
第二十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 201
第二十三节 心肌病 202
第二十四节 心包炎 205
第二十五节 肾小球疾病 208
第二十六节 肾盂肾炎 214
第二十七节 肾功能衰竭 216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 216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 218
第二十八节 透析疗法的护理 220
第二十九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24
第三十节 糖尿病 227
第五章 外科疾病护理 231
第一节 高血压性脑出血 231
第二节 甲状腺腺瘤 233
第三节 甲状腺癌 235
第四节 肋骨骨折 238
第五节 气胸 240
第六节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241
第七节 肺癌 243
第八节 急性腹膜炎 246
第九节 腹腔脓肿 248
第十节 胃、十二指肠溃疡 249
第十一节 急性阑尾炎 251
第十二节 腹外疝 253
第十三节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255
第十四节 肛瘘 256
第十五节 痔 258
第十六节 胆结石 259
第十七节 急性胰腺炎 261
第十八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264
第十九节 下肢静脉曲张 267
第二十节 休克 268
第二十一节 烧伤病人的护理 269
第二十二节 冻伤护理 274
第二十三节 石膏固定的骨折病人护理 275
第六章 妇产科疾病护理 276
第一节 外阴炎 276
第二节 外阴瘙痒 277
第三节 滴虫性阴道炎 278
第四节 老年性阴道炎 280
第五节 念珠菌性阴道炎 282
第六节 外阴白色病变 284
第七节 慢性宫颈炎 286
第八节 急性盆腔炎 287
第九节 慢性盆腔炎 290
第十节 子宫颈癌 292
第十一节 子宫肌瘤 295
第十二节 子宫脱垂 297
第十三节 尿瘘 299
第十四节 痛经 301
第十五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303
第十六节 流产 306
第十七节 异位妊娠 308
第十八节 早产 310
第十九节 妊娠剧吐 312
第二十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313
第七章 儿科疾病护理 318
第一节 口炎 318
第二节 小儿腹泻 319
第三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323
第四节 小儿肺炎 325
第五节 维生素D缺乏症 327
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327
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329
第六节 锌缺乏症 330
第七节 蛔虫病 333
第八节 蛲虫病 336
第八章 医院常用消毒和灭菌要求 339
第一节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339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防腐 339
第三节 医院常用消毒和灭菌方法 340
第九章 常用护理工作制度 351
第一节 护理工作制度 351
第二节 分级护理制度 351
第三节 病房管理制度 353
第四节 执行医嘱制度 354
第五节 护理查对制度 355
第六节 交接班制度 356
第七节 抢救工作制度 357
第八节 消毒隔离制度 358
第九节 护理文件书写与管理制度 359
第十节 事故、差错、缺陷登记和报告制度 359
第十一节 病人入、出院管理制度 360
第十二节 探视陪护制度 361
第十三节 病人饮食管理制度 362
第十四节 治疗室工作制度 362
第十五节 换药室工作制度 363
第十六节 手术室工作制度 363
第十七节 手术室沟通制度与改进措施 365
第十八节 供应室工作制度 366
第十九节 高压消毒锅管理制度 367
第二十节 供应室沟通制度与措施 368
第二十一节 医患沟通制度 368
第十章 护理质量考核及评价标准 370
第一节 急诊室护理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370
第二节 手术室护理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371
第三节 供应室护理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373
第四节 病房管理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374
第五节 治疗室管理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375
第六节 处置室管理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376
第七节 消毒隔离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377
第八节 门诊注射室管理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378
第九节 门诊换药室管理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379
第十节 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380
第十一节 特级护理管理质量标准与评价标准 381
第十二节 一级护理管理质量标准与评价标准 382
第十三节 二级护理管理质量标准与评价标准 383
第十四节 三级护理管理质量标准与评价标准 383
第十五节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与评价标准 384
第十六节 体温单书写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385
第十七节 医嘱单、长期医嘱执行单书写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386
第十八节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387
第十九节 手术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标准与评价标准 388
第二十节 一般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389
第二十一节 急救器械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392
第二十二节 抢救车物品的管理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393
第二十三节 护理健康教育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394
第二十四节 护士行为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395
第二十五节 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与评价标准 396
附:《护士条例》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