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脏解剖特征 1
第一节 心脏的位置和外形 1
第二节 心壁的构造 3
第三节 心脏的内部结构 4
第四节 心脏的血管 7
第五节 心脏的传导系统 8
第六节 心脏的神经支配 11
第二章 心电产生原理 12
第一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2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16
第三节 心脏的除极和复极 19
第四节 心电波各波形成机理 21
第三章 正常心电图 23
第一节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各波的意义 23
第二节 心电图导联 24
第三节 心电图测量 27
第四章 房室肥大 42
第一节 心房肥大 42
第二节 心室肥大 48
第五章 心肌缺血 58
第一节 急性心肌缺血 62
第二节 慢性心肌缺血 65
第三节 变异型心绞痛 67
第四节 心电图负荷试验 69
第六章 心肌梗死 80
第七章 心肌炎、心肌病及心包炎 98
第一节 心肌炎 98
第二节 心肌病 100
第三节 心包炎 104
第八章 心律失常 108
第一节 心律失常总论 108
第二节 窦性心律失常 114
第三节 被动性异位心律 120
第四节 主动性异位心律 127
第五节 干扰与干扰性脱节 131
第六节 期前收缩 141
第七节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56
第八节 室性心动过速 160
第九节 心房扑动与颤动 166
第十节 心室扑动与颤动 172
第十一节 预激综合征 174
第十二节 传导阻滞 181
第十三节 其他心律失常 192
第九章 先天性心脏病 194
第一节 右位心 194
第二节 房间隔缺损 195
第三节 室间隔缺损 197
第四节 动脉导管未闭 201
第五节 房室间隔缺损 205
第六节 法洛四联征 207
第七节 肺动脉狭窄 211
第八节 主动脉缩窄 213
第九节 肺静脉异位连接 214
第十节 先天性二尖瓣狭窄 216
第十一节 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217
第十二节 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肺动脉 219
第十三节 冠状动脉瘘 220
第十四节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221
第十五节 矫正性大动脉转位 224
第十六节 右心室双出口 226
第十七节 永存动脉干 229
第十八节 三尖瓣闭锁 231
第十九节 单心室 234
第十章 急性肺栓塞 238
第十一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42
第十二章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246
第十三章 高血压心脏病 248
第十四章 风湿性心脏病 251
第一节 急性风湿热 251
第二节 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 253
第十五章 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对心电图的影响 258
第一节 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影响 258
第二节 药物作用引起的心电图改变 265
第十六章 其他疾病心电图 285
第一节 自发性气胸 285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286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88
第四节 嗜铬细胞瘤 290
第五节 糖尿病 290
第十七章 人工心脏起搏器 294
第十八章 临床常见心电现象 303
第一节 文氏现象 303
第二节 超常期传导与伪超常传导 305
第三节 差异性传导 306
第四节 隐匿性传导 307
第五节 心电阶梯现象 308
第六节 魏登斯基现象 308
第七节 蝉联现象 309
第八节 钩拢现象和等频现象 310
第九节 R落T现象和R落P现象 311
第十节 频率优势控制规律 312
第十一节 新“心脏规律” 312
第十九章 动态心电图 313
附录一 自R-R间期推算心率(次/分)表 321
附录二 自记录纸小方格推算心率(次/分)表 322
附录三 自Ⅰ、Ⅱ导联QRS波幅测定心电轴 323
附录四 不同心率、不同性别Q-T间期的正常最高值 324
参考文献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