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学与人 1
人与文学的意义世界 1
文学与人的意义探求 5
第二章 文学解读的历史溯源 20
中国传统的文学解读理论 20
西方:从传统解释学的实证主义到现代解释学的“此在”阐释 28
第三章 文学解读作为活动 40
文学解读的主体 40
文学解读的对象 49
文学解读的文本形式 57
文学解读的历史语境 73
第四章 文学解读的目的 83
“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 84
作家:从为己到为人 87
读者:从为己到为人 91
读者“为学”的审美心理探析 94
第五章 文学解读的方法 99
“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99
“审美认知”或“审美对话” 106
第六章 文学解读的立场 127
文学解读的“政治”立场 128
文学解读的“审美”立场 134
文学解读的“文化”立场 139
第七章 文学解读的选择权力 146
文学选择的话语权力 147
文学选择的方法 156
第八章 文学解读的艺术桥梁 162
思维的外化形态 163
叙述的话语权力 169
想象的艺术张力 175
依据症候解读 179
第九章 文学语言的双重文化属性 185
语言的传统工具性 187
语言的现代本体性 191
第十章 文学解读的审美差异性 202
文学解读的障碍发生 202
文学解读的歧义 210
文学解读的“误读”合理性 218
第十一章 文学解读的不可终极性 224
不变的是文本,常变的是解读 225
意义在生成中消解 230
不可能有的终极结论 234
附录 与文学解读相关的西方读者研究 241
读者地位的历史演变 241
接受美学等读者研究理论的形成 243
接受美学等读者研究理论的主要观点 248
后记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