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按欧洲规范)》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贡金鑫,车轶,李荣庆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12108541
  • 页数:38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在对欧洲规范和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按最近欧洲标准化协会(CEN)颁布的欧洲系列结构规范(Eurocode)编写的。介绍了欧洲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结构设计基础、结构上的作用、混凝土和钢筋材料、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结构分析与计算、受压和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构件受剪和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构件的裂缝和变形控制、钢筋的锚固、连接和截断、楼板设计、地基与基础、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和建筑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设计。

第1章 结构设计基础 1

1.1 欧洲规范EN 1990 1

1.2 应用条件和基本假定 1

1.3 基本要求 2

1.4 设计使用年限、基准期和重现期 2

1.4.1 设计使用年限 2

1.4.2 基准期 3

1.4.3 重现期 4

1.5 耐久性设计 4

1.6 设计状况 5

1.7 极限状态 6

1.7.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6

1.7.2 使用极限状态 7

1.8 作用及作用效应 8

1.8.1 作用及作用效应 8

1.8.2 作用分类 8

1.8.3 作用特征值 9

1.8.4 可变作用的其他代表值 11

1.9 抗力 13

1.10 分项系数设计法 13

1.10.1 设计值 13

1.10.2 荷载组合 16

1.10.3 极限状态校核 24

1.11 可靠性管理 27

1.11.1 可靠性分级 27

1.11.2 设计监督分级 28

1.11.3 施工中的检查 28

第2章 结构上的作用 29

2.1 结构构件自重及外加荷载 29

2.1.1 欧洲规范EN 1991-1-1 29

2.1.2 重度 29

2.1.3 结构构件的自重 31

2.1.4 建筑结构的外加荷载 32

2.1.5 荷载布置和荷载工况 36

2.2 雪荷载 38

2.2.1 欧洲规范EN 1991-1-3 38

2.2.2 屋面雪荷载计算 38

2.2.3 局部效应 44

2.3 风荷载 45

2.3.1 欧洲规范EN 1991-1-4 46

2.3.2 风速和风压 46

2.3.3 拟静风压计算 52

2.3.4 风力的确定 56

2.4 偶然作用 65

2.4.1 撞击 65

2.4.2 内部爆炸 66

第3章 材料 71

3.1 混凝土 71

3.1.1 抗压强度 71

3.1.2 抗拉强度 72

3.1.3 强度设计值 73

3.1.4 弹性模量 75

3.1.5 泊松比和剪变模量 75

3.1.6 热膨胀系数 76

3.1.7 应力—应变关系 76

3.1.8 约束混凝土 79

3.1.9 不同龄期混凝土的性能 80

3.2 普通钢筋 87

3.2.1 品种、规格和牌号 87

3.2.2 强度 88

3.2.3 延性和强屈比 88

3.2.4 设计强度 89

3.2.5 弹性模量 89

3.2.6 应力—应变关系 89

3.3 预应力筋 90

3.3.1 品种 90

3.3.2 强度 90

3.3.3 弹性模量 91

3.3.4 应力—应变关系 91

第4章 耐久性 93

4.1 环境条件分类 93

4.2 对混凝土材料的要求 95

4.3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97

4.3.1 混凝土碳化 97

4.3.2 氯离子渗透 98

4.3.3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确定 98

第5章 结构分析 104

5.1 混凝土构件分类 104

5.2 杆系结构的模型化 105

5.3 线弹性分析 107

5.3.1 基本原则 107

5.3.2 简化计算 108

5.4 有限重分布的线弹性分析 116

5.5 塑性分析 121

5.5.1 不直接验算转动能力的条件 122

5.5.2 塑性铰转动能力验算 122

5.6 几何偏差 124

5.6.1 用倾斜角度描述 124

5.6.2 用偏心距描述 125

5.6.3 用横向力描述 125

5.7 二阶效应 126

5.7.1 二阶效应的概念 126

5.7.2 构件长细比和有效长度 128

5.7.3 徐变的影响 129

5.7.4 考虑二阶效应的结构分析方法 134

5.7.5 忽略构件二阶效应的准则 140

5.7.6 考虑二阶效应的强度验算 142

5.8 结构整体的二阶效应 144

5.8.1 整体二阶效应的计算 144

5.8.2 忽略整体二阶效应的准则 148

5.9 细长梁的侧向不稳定性 149

第6章 构件受弯和受压承载力 151

6.1 基本假定 151

6.2 混凝土应力图简化 151

6.3 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153

6.3.1 计算方法 153

6.3.2 构造要求 159

6.4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163

6.4.1 轴心受压构件 163

6.4.2 偏心受压构件 164

6.4.3 构造要求 165

6.5 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171

第7章 构件受剪和受冲切承载力 175

7.1 受剪承载力 175

7.1.1 计算截面 175

7.1.2 无腹筋构件 175

7.1.3 有腹筋构件 180

7.1.4 T形梁腹板和翼缘间的剪切 186

7.1.5 构造要求 187

7.2 剪切摩擦 196

7.3 受冲切承载力 198

7.3.1 荷载分布和基本控制周长 198

7.3.2 无抗冲切钢筋的板 200

7.3.3 有抗冲切钢筋的板 204

7.3.4 构造要求 205

第8章 构件受扭承载力 210

8.1 开裂扭矩 210

8.2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211

8.2.1 简单截面 211

8.2.2 复杂截面 212

8.3 复杂受力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213

8.4 构造要求 214

8.4.1 截面控制条件 214

8.4.2 按构造配筋的条件 214

8.4.3 抗扭钢筋布置 215

第9章 裂缝与变形控制 218

9.1 换算截面及应力计算 218

9.1.1 截面开裂前 218

9.1.2 截面开裂后 219

9.2 裂缝控制 220

9.2.1 裂缝控制的最小钢筋面积 220

9.2.2 应力限制 223

9.2.3 裂缝宽度计算 223

9.2.4 不直接进行计算裂缝宽度的裂缝控制 228

9.3 裂缝宽度限值 232

9.4 温度和收缩裂缝控制 232

9.5 变形 233

9.5.1 短期变形和长期变形 233

9.5.2 长期变形的计算 236

9.6 不需计算变形的变形控制 245

9.7 挠度限值 248

第10章 钢筋构造要求 250

10.1 钢筋间距 250

10.2 冷弯钢筋的允许弯钩直径 250

10.3 纵向钢筋锚固 251

10.3.1 极限粘结应力 251

10.3.2 基本锚固长度 252

10.3.3 设计锚固长度 252

10.4 箍筋的锚固 254

10.5 用焊接筋锚固 254

10.6 梁和框架中钢筋的锚固 255

10.6.1 端部支座下部钢筋 255

10.6.2 中间支座下部钢筋 258

10.6.3 次梁钢筋 259

10.7 钢筋搭接 259

10.7.1 一般原则 260

10.7.2 搭接长度 260

10.7.3 搭接区的横向钢筋 260

10.7.4 带肋焊接钢筋网 261

10.7.5 梁与梁节点的钢筋 262

10.7.6 梁与柱节点的钢筋 263

10.8 对粗钢筋的附加规定 264

10.9 钢筋束 265

10.9.1 一般原则 265

10.9.2 钢筋束的锚固 266

10.9.3 钢筋束的搭接 266

10.10 受弯构件纵向钢筋的弯起和截断 266

10.10.1 纵向钢筋的弯起 266

10.10.2 纵向钢筋的截断 266

第11章 楼板设计 270

11.1 单向连续实心板 270

11.1.1 单跨板 271

11.1.2 连续多跨板 272

11.2 双向实心板 274

11.2.1 四边简支板 275

11.2.2 四边固支板 277

11.3 无梁楼盖 279

11.4 肋形或空心楼板 285

11.5 楼梯板 290

11.5.1 横跨楼梯 290

11.5.2 纵跨楼梯 291

第12章 基础和地基承载力 294

12.1 基础类型 294

12.1.1 简单无筋条形基础 294

12.1.2 柱下基础 295

12.1.3 联合基础和筏式基础 295

12.1.4 桩基础 295

12.2 极限状态设计 295

12.3 地基反力 297

12.3.1 单向弯曲 297

12.3.2 双向弯曲 297

12.3.3 偏心基础 298

12.4 柱下基础 300

12.4.1 受弯 300

12.4.2 受剪和受冲切 301

12.4.3 钢筋锚固 301

12.5 条形基础 304

12.6 桩基础 307

12.6.1 单桩竖向承载力 307

12.6.2 桩侧负摩阻力 314

12.6.3 单桩水平承载力 317

12.6.4 桩帽设计 317

12.7 地基极限承载力 323

12.7.1 不排水情况 323

12.7.2 排水情况 323

12.7.3 极限承载力 324

第13章 抗震设计 328

13.1 性能要求与抗震设计原则 328

13.1.1 性能要求 328

13.1.2 结构抗震设计与验算 329

13.2 场地与反应谱 329

13.2.1 场地类别 329

13.2.2 地震区划与弹性反应谱 330

13.2.3 设计反应谱 333

13.3 结构分析与地震作用 333

13.3.1 结构分析 333

13.3.2 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334

13.3.3 侧向力方法 335

13.3.4 振型反应谱分析方法 337

13.3.5 非线性方法 338

13.3.6 地震作用分量的作用效应组合 339

13.3.7 位移计算 340

13.4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 341

13.4.1 概念设计与结构的规则性 341

13.4.2 结构抗震性能 344

13.4.3 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346

13.4.4 低延性(DCL)结构设计 348

13.5 中等延性(DCM)结构设计 348

13.5.1 材料要求和几何限制条件 348

13.5.2 设计作用效应 349

13.5.3 极限状态下的验算和构造措施 351

13.6 DCH的设计 358

13.6.1 材料要求和几何限制条件 358

13.6.2 设计作用效应 358

13.6.3 极限状态验算和构造措施 359

13.7 锚固和连接 365

13.7.1 一般规定 365

13.7.2 钢筋锚固 365

13.7.3 钢筋连接 366

第14章 抗连续倒塌设计 372

14.1 基本策略 372

14.1.1 偶然作用能够判明的情况 372

14.1.2 偶然作用不能判明的情况 373

14.2 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 376

14.2.1 设置水平拉杆 376

14.2.2 设置竖向拉杆 378

附录 钢筋面积和周长 379

参考文献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