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中欧电信管制政策演进比较研究 1
结构与摘要 1
1 中国电信管制的历程 2
1.1 中国电信市场发展历程 2
1.2 中国电信管制的发展阶段 6
1.3 邮电部时期的电信管制 6
1.4 信息产业部时期的电信管制(1998—2008年) 10
1.5 工业和信息化部时期的电信管制(2008年至今) 18
2 欧盟电信管制历程 20
2.1 欧盟电信管制的发展阶段 20
2.2 垄断时期的管制政策(1998年之前) 21
2.3 部分竞争时期的管制政策(1998年管制框架) 25
2.4 全面竞争时期的管制政策及最新进展 30
3 中欧电信管制的阶段、目标及政策比较 37
3.1 中欧电信管制发展阶段比较 37
3.2 垄断阶段电信管制机构、目标、政策比较 38
3.3 竞争阶段电信管制机构设置、管制目标、管制政策比较 39
4 欧盟电信管制演进对中国的借鉴 44
4.1 民营化是促进竞争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44
4.2 电信管制的目标定位为促进竞争 44
4.3 逐步建立融合管制机构,并处理好与竞争机构的关系 45
4.4 以人为本,注重用户权益保护 46
4.5 注重对政策效果的评估 46
第二部分 中欧电信市场定义、SMP评估与非对称管制政策比较 48
结构与摘要 48
1 中国的市场定义、SMP评估与非对称管制政策 49
1.1 市场定义 49
1.2 市场支配地位SMP的评估 51
1.3 非对称管制政策 52
1.4 主要采用或者参考的经济模型和方法 54
1.5 融合给中国的市场定义、SMP评估与管制所带来的挑战 55
2 欧盟的市场定义、SMP评估和非对称管制政策 56
2.1 市场定义 57
2.2 市场支配地位SMP的评估 59
2.3 支撑政策-咨询和统一程序 61
2.4 非对称管制政策 63
2.5 主要采用或者参考的经济模型与方法 64
2.6 融合给欧盟的市场定义、SMP评估和管制所带来的挑战 68
3 中欧SMP管制政策之比较 72
3.1 中欧双方在市场定义、非对称管制政策方面各有特色 72
3.2 欧盟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78
3.3 中欧双方面临融合等所带来的挑战有所不同 79
4 结论与建议 81
4.1 结论 81
4.2 建议 81
第三部分 中欧新业务管制比较研究 83
结构与摘要 83
1 引言——为什么将IPTV和手机电视作为典型“新业务”进行研究 84
1.1 业务定义 85
1.2 新业务带来的管制挑战 87
2 新业务在中国的发展与管制 89
2.1 IPTV业务发展 89
2.2 手机电视业务的发展 92
2.3 中国对新业务的管制框架 94
3 新业务在欧盟的发展与管制 100
3.1 欧盟IPTV与手机电视业务的发展 100
3.2 欧盟新业务管制 108
3.3 IPTV的管制问题 111
3.4 手机电视的管制问题 117
3.5 欧盟新业务管制总结 123
4 新业务发展状况与管制问题的中欧比较 127
4.1 中欧新业务发展状况比较 127
4.2 中欧新业务管制比较 130
5 关于中国新业务管制的建议 133
5.1 总体建议 133
5.2 IPTV业务的管制建议 134
5.3 手机电视业务的管制建议 135
第四部分 中欧频率管制政策比较研究 137
结构与摘要 137
1 中国频率管制政策 139
1.1 中国频率相关政策概况 139
1.2 中国主要频率管制制度 141
1.3 我国频率管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48
2 欧盟频率管制政策 151
2.1 欧盟层面的频谱管理现状 151
2.2 欧盟成员国的频率管理现状 154
2.3 数字时代的挑战 161
2.4 结论 163
3 中国与欧盟电信频率管制政策比较 164
3.1 频率管理体制比较 164
3.2 频率管制制度比较 165
4 完善中国电信频率管制政策的相关建议 168
4.1 加强频率集中管理最大化“数字红利”的潜在价值 168
4.2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频率许可方式 169
4.3 密切关注频谱交易和频谱自由化的进展,认真做好在中国的可行性研究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