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 导论 1
1.1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1.2 交易费用概念的一般化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 3
1.2.1 交易费用的含义 3
1.2.2 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与交易费用的计量 5
1.2.3 交易费用范式 8
1.2.4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 13
1.3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定 15
1.3.1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三个假定 15
1.3.2 制度、规则与人 19
1.4 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 22
1.4.1 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 22
1.4.2 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学派的关系 25
1.4.3 马克思的制度分析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关系 27
1.5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8
2章 制度的构成与制度的起源 33
2.1 制度的内涵与制度的构成 34
2.1.1 制度的内涵 34
2.1.2 制度的构成 38
2.2 制度的起源 47
2.2.1 制度是一种稀缺性资源 48
2.2.2 制度的起源 49
2.3 制度的功能 65
2.3.1 关于制度功能的种种界定 65
2.3.2 中国国有经济中“搭便车”问题的制度分析 72
3章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79
3.1 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与路径依赖 80
3.1.1 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 81
3.1.2 制度变迁的轨迹与路径依赖 88
3.2 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与原因 91
3.2.1 制度变迁分析的基本概念 92
3.2.2 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模型 95
3.2.3 学习与制度变迁 104
3.3 制度变迁模型的比较 107
3.3.1 诱致性制度变迁 107
3.3.2 强制性制度变迁 110
3.3.3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比较 113
3.3.4 制度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还是人为设计的结果 114
4章 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 117
4.1 制度供求分析:假定与框架 118
4.1.1 制度类型及其变化特征 118
4.1.2 需求诱致型与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 119
4.1.3 制度供求分析的框架 120
4.2 制度需求 121
4.2.1 对制度变迁需求的两个经典案例 121
4.2.2 影响制度需求的因素 122
4.3 制度供给 125
4.3.1 影响制度供给的因素 126
4.3.2 制度供给的成本—收益分析 130
4.3.3 意愿制度供给与实际制度供给 131
4.4 关于制度供给的两个案例的剖析 132
4.4.1 泰国的灌溉政策:工程师与政府官员的“较量” 133
4.4.2 关于中国为什么实行双轨制的制度分析 135
4.5 制度均衡与制度非均衡 145
4.5.1 制度均衡与帕累托最优 145
4.5.2 制度非均衡及其类型 146
5章 制度、产权与国家理论 152
5.1 产权理论 153
5.1.1 产权:定义、起源与功能 153
5.1.2 产权的特征 165
5.1.3 产权保护 172
5.1.4 为什么私有产权租耗较少 174
5.1.5 环境保护与产权 175
5.2 家庭产权安排 180
5.2.1 我国的家庭产权安排及其文化基础 180
5.2.2 我国均分制的家庭产权安排对资本积累的影响 183
5.3 产权失灵 185
5.4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异同点 187
5.5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 189
5.5.1 国家的起源 191
5.5.2 国家模型 192
5.5.3 国家的目标及其冲突 193
5.5.4 诺思悖论 195
5.6 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 199
6章 制度与经济发展 206
6.1 经济增长源泉之谜与制度变量的地位 207
6.1.1 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增长 207
6.1.2 中、意、日之间的“三国演义”与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 212
6.1.3 制度差异与经济发展 216
6.1.4 制度在不同经济学家中的地位 221
6.2 制度绩效 224
6.2.1 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问题 224
6.2.2 我国地区差距扩大的制度因素 226
6.3 经济学家重“读”历史:新经济史学 228
6.3.1 新经济史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228
6.3.2 新经济史学与历史真相 230
6.3.3 奴隶制度是高效率的吗 233
6.3.4 到底是羊吃人还是农业革命:“圈地运动” 235
6.3.5 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 239
7章 市场、信用与法律 246
7.1 中国的新制度经济学 247
7.2 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制度经济学思考 251
7.2.1 市场的下层组织与上层组织 252
7.2.2 关系经济与契约经济 254
7.2.3 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与实施机制 255
7.2.4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 257
7.3 中国信用体系与制度约束 259
7.3.1 信用危机与制度约束软化 259
7.3.2 交易、信用与文化价值观 261
7.3.3 靠什么来维持社会信用 262
7.3.4 信用是一种无形资产 264
7.3.5 信用是一种网络 265
7.4 中国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经济学,而是更多的法律 267
7.5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趋势与前沿问题 272
参考文献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