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概述 3
第一章 银行效益思想与理论 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银行效益的思想 3
一、马克思关于银行效益的思想 3
二、列宁关于银行效益的思想 5
三、毛泽东关于银行效益的思想 6
四、邓小平关于银行效益的思想 7
第二节 西方国家关于银行效益的理论 9
一、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理论 9
二、中央银行信用控制理论 11
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12
四、商业银行“四性”协调理论 13
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16
六、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理论 18
第三节 我国理论界关于银行效益的四次讨论 20
一、关于银行经济效果的讨论 20
二、关于国家银行两种效益分离的讨论 21
三、关于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的再一次讨论 23
四、关于银行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的讨论 24
第二章 银行效益的构成与意义 27
第一节 银行效益的概念与实质 27
一、银行效益的概念 27
二、银行效益的实质 29
第二节 银行效益的构成与优化 32
一、银行效益的构成 32
二、银行效益的优化 36
第三节 银行效益的特点与规律 41
一、银行效益的特点 41
二、银行效益的规律 44
第四节 研究和提高银行效益的意义 47
一、是发挥银行职能作用的前提条件 47
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48
三、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 49
四、是解决当前银行效益低下的迫切要求 50
五、是我国银行业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51
第三章 银行效益观念与指标体系 53
第一节 银行效益观念 53
一、市场经济观念 53
二、系统工程观念 55
三、投入产出观念 56
四、经营管理观念 57
第二节 银行宏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分析 59
一、银行宏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设置的要求和评价的标准 59
二、银行宏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分析 61
第三节 银行微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分析 65
一、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分析 66
二、企业贷款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分析 70
三、银行自身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分析 72
第二篇 主体 85
第四章 银行相关经济效益 85
第一节 银行相关经济效益的相关度和特点 85
一、银行相关经济效益的相关度 85
二、银行相关经济效益的特点 86
第二节 国家金融政策和经济状况与银行经济效益 87
一、国家金融政策对银行经济效益的影响与对策 87
二、通货膨胀对银行经济效益的影响与对策 91
三、企业效益和改革对银行经济效益的影响与对策 98
第三节 行政干预和金融法规与银行经济效益 105
一、行政干预对银行经济效益的影响与对策 105
二、金融法规对银行经济效益的影响与对策 107
第五章 银行结构经济效益 114
第一节 银行结构经济效益的概念与内容 114
一、银行结构经济效益的概念 114
二、银行结构经济效益的内容 115
第二节 银行相关结构经济效益透视 117
一、银行融资与社会融资的实证分析与现实透视 117
二、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的结构分析与综合透视 121
三、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比例分析与取证透视 124
第三节 金融工具发行结构效益分析 127
一、对我国非金融部门金融工具发行的分析 127
二、对我国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发行的分析 128
三、对我国金融中介比率的分析 130
第四节 银行组织结构经济效益 131
一、我国现行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 131
二、西方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132
三、我国专业银行组织结构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改革探索 137
第五节 银行业务结构经济效益 143
一、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结构经济效益 143
二、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结构经济效益 150
三、本币业务与外币业务结构经济效益 153
第六节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经济效益的对策思考 155
一、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组合模式探析 155
二、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效能及其调整 159
第六章 银行规模经济效益 164
第一节 银行规模经济效益的思想与界定 164
一、规模经济效益的思想 164
二、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效益的界定 166
第二节 金融资产总体规模的确定和调控 168
一、金融资产规模的计量 169
二、金融资产适度规模的确定 170
三、金融资产规模的调控 173
第三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的确定、配置及评估 175
一、现阶段我国银行贷款资产的规模确定 175
二、商业银行负债经营的定量配置 179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综合评估 181
四、“双控”统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现实选择 185
第四节 量本利分析法在银行工作中的应用 188
一、量本利分析法在银行资产负债中的应用 188
二、量本利分析法在银行财会工作中的应用 193
三、量本利分析法在测算储蓄所(柜)经营临界点中的应用 196
第五节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集约经营 198
一、集约经营的概念和西方银行集约经营的发展趋势 199
二、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的客观性和现实意义 200
三、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应实现十大转变 202
第七章 银行人才经济效益 206
第一节 银行人才经济效益的概念和作用 206
一、银行人才的概念和标准 206
二、银行人才经济效益的概念和作用 208
第二节 银行人才经济效益的内容和措施 209
一、理性选拔银行人才 209
二、善于使用银行人才 211
三、大力培养银行人才 213
四、优化组合银行人才 216
五、合理流动银行人才 218
第三节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人才经济效益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219
一、国有商业银行现行人事制度的弊端 219
二、国有商业银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容和方向 220
第八章 银行科技经济效益 226
第一节 银行科技的经济效益与发展趋势 226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26
二、银行科技的经济效应和经济效益 228
三、银行科技经济效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31
第二节 金融创新与银行科技 233
一、金融创新的含义、内容和效应 233
二、金融创新的导因与银行科技革命 237
第三节 西方商业银行计算机的应用与效能 240
一、西方商业银行应用计算机的过程和前景展望 240
二、西方商业银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与效能 243
第四节 提高我国银行科技经济效益的对策 245
一、当前我国银行业计算机应用状况 245
二、推进我国银行电子化建设的对策 247
第九章 银行潜能经济效益 250
第一节 银行潜能经济效益的含义和意义 250
一、银行潜能经济效益的含义 250
二、发掘银行潜能经济效益的意义 251
第二节 银行收入潜能经济效益 253
一、有效配置资产 253
二、盘活不良资产 258
三、发掘表外业务收入 261
第三节 银行支出潜能经济效益 263
一、银行成本的表现形式、控制方法和管理途径 263
二、发掘银行支出潜能效益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268
第四节 金融公共关系与银行潜能效益 271
一、金融公共关系的特征和对发挥银行潜能效益的作用 271
二、金融公共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流程 272
三、金融公共关系和银行潜能效益的核心问题都是塑造银行形象 274
第五节 提高银行潜能经济效益的关键是合理配置资源 278
一、合理配置机构和人才资源 279
二、合理配置资金资源 281
三、合理配置固定资产和开发信息资源 284
第十章 银行时间经济效益 287
第一节 银行时间经济效益的内涵和影响因素 287
一、银行时间经济效益的内涵和特征 287
二、影响银行时间经济效益的因素 288
第二节 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银行资金的流动性管理 290
一、货币的时间结构和时间价值 290
二、银行资金的流动性管理 291
第三节 提高银行时间经济效益的对策与谋略 293
一、提高银行时间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 293
二、过渡时期提高银行经营效益的举措 299
三、银行竞争决定点的时机选择与决策 305
四、商业银行“三性”方针的时间运作 307
五、德意志银行和住友银行适时调整机构透视 309
第十一章 银行空间经济效益 312
第一节 银行空间经济效益的特点和原则 312
一、银行空间经济效益的特点 312
二、银行空间经济效益的原则 313
第二节 银行区域空间经济效益 314
一、国外新兴银行分行网络发展策略 314
二、我国新设城市行经营效益最大化的选择 317
第三节 银行层次空间经济效益 321
一、商业银行“三性”方针的空间运作 322
二、当前我国银行业的三个效益层面与三种增效对策 324
第四节 银行联动空间经济效益 327
一、我国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的协调运作 327
二、美国银行业利润、兑现力及负债管理组合初探 329
三、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最佳投入点的选择 334
第三篇 对策 341
第十二章 提高银行宏观经济效益的途径 341
第一节 完善我国银行效益型模式 341
一、我国银行效益型模式的演变和发展 341
二、我国银行效益型模式的优化 347
第二节 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 349
一、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重要性与特征 349
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内容和措施 351
三、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实施步骤和外部环境 356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 357
一、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的问题和难点 358
二、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的对策与思路 359
第四节 正确制定银行业发展战略 363
一、制定我国银行业发展战略的背景分析 363
二、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建议 367
第五节 扩大银行对外开放 370
一、积极引进外资银行 370
二、建立跨国经营的银行体系 376
第六节 加强商业银行宏观效益管理 378
一、中外商业银行效益型管理的基本方式 378
二、防止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失控的对策 384
第七节 提高我国银行业宏观经济效益的总体途径 387
一、实行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 387
二、转变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 388
三、把商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 389
四、完善政策性银行的运行机制 390
五、进一步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 391
六、强化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 392
第十三章 提高银行微观经济效益的对策 395
第一节 明确效益目标和目标管理 395
一、商业银行的效益目标 395
二、商业银行的目标管理 397
第二节 搞好信贷资金营运 399
一、注重存款经营策略 400
二、建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体系 402
三、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405
第三节 大力拓展中间业务 408
一、国有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面临七大转变 408
二、国有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十大经营策略 411
第四节 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415
一、外国银行经营风险的量化与控制 415
二、我国银行贷款风险的测定与防范 417
三、构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 420
第五节 强化成本管理 423
一、目前我国银行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424
二、强化银行成本管理的基本对策 425
第六节 注重市场营销 427
一、我国银行市场营销的环境和现实状况 427
二、我国金融企业市场营销的原则和策略选择 429
第七节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微观经济效益的综合对策 431
一、向更新观念要效益 431
二、向存款负债要效益 432
三、向资产质量要效益 432
四、向规模调控要效益 433
五、向金融创新要效益 434
六、向人才资源要效益 434
七、向信息资源要效益 435
八、向科学管理要效益 435
九、向安全营运要效益 436
十、向法律资源要效益 436
十一、向形象塑造要效益 436
十二、向外围环境要效益 437
第十四章 国外提高银行经济效益的个案分析 438
第一节 提高效益靠国家导向还是市场导向——从“东亚绩效奇迹”到“东亚金融危机”引发的深层分析 438
一、“东亚绩效奇迹”的争论及意义 438
二、由“东亚奇迹”到“东亚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 444
第二节 提高银行长远经济效益的重要之路——西方商业银行外部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448
一、商业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比较 449
二、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关系比较 452
三、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关系比较 455
第三节 当今世界银行业整体效益的首要法宝之一——购并之风综合分析 457
一、90年代全球性银行购并总体分析 457
二、当前西方国家金融购并风潮分析 461
三、发展中国家银行业购并分析 465
四、中外金融业购并比较分析 468
第四节 提高银行效益贵在追求综合实力——从世界大银行最新排名对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73
一、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概况分析 473
二、世纪之交对世界商业银行运作趋势分析 476
第五节 市场取向是永不磨灭的经营理念和效益源泉——美国花旗银行和大通银行绩效实证分析 479
一、美国花旗银行金融零售业务发展战略和绩效分析 479
二、美国大通银行1997年年报绩效分析 482
第十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提高经济效益的个案分析 488
第一节 围绕银行效益的“支撑点”做文章——中国商业银行改革模式的简要分析 488
一、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几种改革模式的要点及评析 488
二、今后中国商业银行改革模式的特征和内容 490
第二节 找准提高银行宏观效益的突破口——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论证分析 492
一、国外股份制银行的历史考察 492
二、推进股份制改革对中国国有银行改革和提高效益的必要性论证 493
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难点和条件分析 496
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基本思路 498
第三节 提高中国金融效率的必由之路——微观金融主体、金融市场、宏观金融调控“三位一体”市场化分析 499
一、中国金融效率的现状分析 499
二、推进“三位一体”市场化,是提高我国金融效率的根本途径 503
第四节 提高银行经济效益的根本性举措——我国商业银行增强竞争力综合分析 506
一、我国商业银行以盈利为主的竞争力指标分析 506
二、90年代初我国国有银行的盈利性对比分析 510
三、1996年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520
四、中外资商业银行利润竞争态势分析 527
第五节 抓住提高银行经济效益的“牛鼻子”——解决银企债务方案比较分析 532
一、现有债务重组方案的三种类型 532
二、三类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534
三、银企债务重组方案的新设计 537
第六节 推进银行效益和资产质量提高的新思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改革的对策分析 540
一、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主要内容及比较 540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级体系的设计 541
三、我国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组织实施 543
四、推行风险贷款分类方法的内在要求 545
五、建立和完善我国资产风险分类制度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547
第七节 重视规模效益——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 549
一、问题的提出 549
二、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实证分析 550
三、政策启示与改革思路 554
第八节 坚持集约经营——中国工商银行浙江分行和广东发展银行典型分析 556
一、集约经营的魅力——工商银行浙江分行启示录 556
二、抓集约经营,办精品银行——广东发展银行行长答记者问 560
第九节 关注成本管理——国有银行存款结构成本与规模经营效益实证分析 562
一、存款结构成本分析方法的误区 562
二、高定期储蓄占比功不可没 563
三、活期、定期存款的辩证关系 565
四、决定存款成本与效益的主要原因 566
五、存款成本管理与规模经营策略 568
第十节 讲求结构效益——调整商业银行长短期贷款比例的战略分析 570
一、我国总投资存在的问题 571
二、调整银行长短期贷款比例的必要性 573
三、调整商业银行长短期贷款比例的可能性 574
四、调整银行长短期贷款比例的初步设想和政策建议 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