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文卿等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62202567
  • 页数:23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1

第一章 哲学 1

第一节 什么是哲学 1

一、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1

二、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

第二节 哲学基本问题 5

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5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6

三、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9

第三节 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 10

一、哲学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和表现形式 10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16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2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特点 2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基础 2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及理论来源 22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2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2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27

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3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和学习方法 3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33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36

第二篇 38

第三章 物质 38

第一节 物质观念的历史演变 38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念 38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40

第二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43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形成及其意义 43

二、现代自然科学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丰富和深化 48

第四章 自然界的物质性 51

第一节 自然界是一个物质有机整体 51

一、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51

二、自然界物质层次的无限性和紧密联系 54

第二节 自然界的物质演化 60

一、无机界的物质演化 60

二、有机界的物质进化 63

三、自然界物质演化发展的无限性 64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68

第一节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68

一、从猿到人的转变 68

二、从猿群到人类社会的形成 71

第二节 社会有机体的自然历史过程 73

一、人类社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 73

二、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75

第三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77

一、地理环境 77

二、人口因素 79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81

第六章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84

第一节 意识的产生 84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84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86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90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90

二、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92

第三节 意识和思维模拟 94

一、思维模拟的科学技术基础 94

二、人的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区别 95

第四节 意识的功能 97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 97

二、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100

第七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04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04

一、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不同哲学观点 104

二、世界是无限多样性的物质统一体 106

第二节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证明和哲学论证 109

一、科学证明 109

二、哲学论证 112

第三篇 118

第八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118

第一节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118

一、什么是联系 118

二、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20

第二节 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 122

一、联系的多样性 122

二、联系的条件性 123

第三节 普遍联系与科学的发展 125

一、普遍联系的思想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125

二、普遍联系与系统科学 127

三、系统方法与唯物辩证法 131

第九章 物质世界的永恒运动 133

第一节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33

一、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 133

二、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 135

三、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37

四、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141

五、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43

第二节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44

一、物质运动同时间、空间的不可分离性 144

二、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46

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149

第三节 物质世界运动的规律性 150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150

二、规律的特点 152

第十章 对立统一规律 154

第一节 对立、统一 154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54

二、矛盾的统一 157

三、矛盾的对立 159

四、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160

第二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62

一、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162

二、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64

三、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168

第三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70

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70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74

第十一章 质量互变规律 176

第一节 质、量、度 176

一、质 176

二、量 179

三、度 181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83

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183

二、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184

第三节 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88

一、质量互变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88

二、质量互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89

第十二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196

第一节 肯定、否定 196

一、肯定和否定 196

二、辩证的否定观 198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 201

一、事物否定的辩证过程 201

二、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204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07

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普遍性 207

二、否定之否定的具体表现形式的特殊性 210

第十三章 唯物辩证法的若干基本范畴 214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范畴的实质、特点和作用 214

一、唯物辩证法范畴的实质和特点 214

二、唯物辩证法范畴的作用 217

第二节 现象和本质 218

一、什么是现象和本质 218

二、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220

第三节 形式和内容 222

一、什么是形式和内容 222

二、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 223

第四节 原因和结果 225

一、什么是原因和结果 225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226

第五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228

一、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 228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229

第六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231

一、什么是可能性和现实性 231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233

后记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