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年表 5
第一章 机构和职工队伍 19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
一、宿迁市气象局 19
二、所辖县区气象局 19
第二节 职工队伍 20
一、职工人数 21
二、学历结构 21
三、技术职称 22
四、干部管理 23
五、市、厅级及其以上部门表彰奖励 24
第三节 组织机构及其负责人变动情况 27
一、中共宿迁市气象局党组 27
二、宿迁市气象局 27
三、中共宿迁市气象局党组纪检组 27
四、宿迁市气象局工作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 27
五、所辖县区气象局 28
第二章 气候 物候 30
第一节 气候 30
一、春夏秋冬的划分 30
二、四季气候特征 31
三、主要气候要素 32
第二节 气候资源 43
一、光能资源 43
二、热量资源 43
三、水分资源 44
四、风能资源 44
第三节 物候 45
一、植物候 45
二、动物候 45
三、农作物病虫害物候 46
四、物候谚语 47
第三章 气象观测 48
第一节 地面气象观测 48
一、站点类型及观测任务 48
二、观测站址沿革 49
三、观测业务沿革 50
第二节 农业气象观测 54
一、观测站点布设 54
二、观测规范 55
三、宿迁农业气象观测 56
第三节 雷达气象观测 57
第四节 卫星气象观测 58
第四章 气象预报 59
第一节 概述 59
第二节 气象预报业务 60
一、中短期天气预报 60
二、短期气候预测 62
三、短时天气预报 63
四、灾害性天气预报 63
五、气象指数预报 64
第三节 气象预报管理 65
一、日常预报管理 65
二、质量管理 66
三、技术管理 66
第五章 气象服务 68
第一节 概述 68
第二节 公共气象服务 69
一、决策气象服务 69
二、公众气象服务 70
三、专项气象服务 70
第三节 气象科技服务 71
一、有偿专业气象服务 71
二、气象服务自动答询电话(96121) 72
三、气象短信服务 72
第四节 人工影响天气 72
一、发展历程 72
二、组织机构 73
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个例 73
第五节 防雷减灾 75
一、防雷装置检测 75
二、防雷工程 75
三、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与竣工验收 76
第六章 气象灾害 77
第一节 概述 77
第二节 洪涝灾害 78
一、暴雨 79
二、夏涝 80
三、秋涝 80
第三节 干旱灾害 80
一、春旱 80
二、秋旱 80
第四节 连阴雨灾害 81
一、春季低温连阴雨 81
二、初夏连阴雨 81
三、秋季连阴雨 81
第五节 大风、台风、龙卷风灾害 82
一、大风 82
二、台风(热带气旋) 82
三、龙卷风 83
第六节 冰雹、冷冻、雷击灾害 83
一、冰雹 83
二、冷冻 84
三、雷击 84
第七章 气象通讯 86
第一节 概述 86
第二节 通讯方式及其发展历程 86
一、无线通讯 86
二、有线通讯 87
三、网络服务系统 88
第八章 气象科研 90
第一节 概述 90
第二节 科研管理 90
一、管理机构 91
二、投入机制 91
第三节 科研项目 91
一、自立科研项目 91
二、省气象局科研开发项目 94
三、地方科技计划项目 95
第四节 科研获奖成果 95
一、获省气象局科研奖励 95
二、获市政府科研奖励 96
第九章 气象依法行政 97
第一节 概述 97
第二节 执法机构 98
一、执法机关、机构 98
二、执法人员 98
第三节 基本执法责任 98
一、气象部门基本执法责任 98
二、执法人员基本执法责任 99
三、气象行政执法支队基本执法责任 99
第四节 执法机关、机构执法责任 99
一、执法机关执法责任 99
二、执法机构执法责任 100
第五节 执法管理 101
一、防雷执法管理 101
二、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执法管理 103
三、气象信息发布与刊播执法管理 103
第十章 气象学会 106
第一节 概述 106
第二节 业务活动 107
一、科普宣传 107
二、学术交流 107
三、业务技术培训 108
四、获奖情况 109
第三节 机构设置与组成人员 109
一、理事会组成人员 109
二、专业学组及负责人 109
三、宿迁市气象学会在册会员名单 109
四、加入江苏省气象学会会员名单 110
五、《宿迁气象》编辑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110
附录 111
附录一、市、县(区)党委、政府及部门关于气象工作文件题录 111
附录二、宿迁气象灾害年表 117
附录三、宿迁属地称谓沿革 161
后记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