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一 以德治国 1
德治与法治 1
以德治国的几个问题 13
“以德治国”会不会导向人治? 24
论儒家的德治思想 32
道德建设与治国兴邦——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40
关于反对腐败和改善社会风尚的一点思考 47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52
二 公民道德建设 60
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60
充分认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66
公民道德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83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02
关于公平与效率的道德思考 105
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最高要求和最低要求 111
三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与道德教育 116
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116
理想、信念与“三观”建设 124
道德规范的作用——评弗莱彻的《境遇伦理学》 138
关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思考 143
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151
四 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 159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切事业长盛不衰的强大动力 159
建设先进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162
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 168
关于人文奥运的一点思考 174
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177
五 中国传统道德 180
对孔子及其儒学的正确态度 180
中国家训与新时期道德教育 186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90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发生与演变 194
古代思想家论“谦虚谨慎”与“艰苦奋斗” 201
六 伦理思想与道德理论 207
集体主义的历史发展 207
个人主义的过去和现在 214
哲学社会科学和“三观教育”——学习江泽民同志考察人民大学的讲话 224
树立科学的义利观 230
新中国道德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23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244
回顾与展望 249
论奉献精神 257
七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264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 264
婚外情感遭遇中的道德抉择 282
论素质教育与教师道德 286
应当重视生态伦理学研究 290
建设家庭文化,重视素质培养 294
中国企业的社会伦理责任 299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原则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