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1
第一章 绪言 1
第一节 中医妇科学的概念、范围与特点 1
一、中医妇科学的概念 1
二、中医妇科学的范围 1
三、中医妇科学的特点 1
四、怎样学好中医妇科学 2
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2
一、夏商周时期 2
二、春秋战国时期 3
三、秦汉时期 4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5
五、隋唐五代时期 6
六、两宋时期 6
七、辽夏金元时期 7
八、明朝时期 8
九、清朝时期 9
十、近现代 9
第二章 女性的生殖器官 11
第一节 外生殖器 11
一、毛际(阴阜) 11
二、阴户 11
第二节 内生殖器 12
一、阴道 12
二、胞宫 12
三、子门 13
第三章 女性的生理特点 14
第一节 各期的生理 14
一、胎儿期 14
二、新生儿期 14
三、儿童期 14
四、青春期 14
五、性成熟期 15
六、围绝经期 15
七、老年期 15
第二节 特殊的生理 16
一、月经生理 16
二、带下生理 21
三、妊娠生理 22
四、产育生理 24
五、哺乳生理 26
第四章 女性的病理特点 28
第一节 病因 28
一、六淫 28
二、七情 29
三、饮食劳倦 30
四、外伤 30
五、先天因素 31
第二节 病机 31
一、脏腑功能失常 31
二、冲、任、督、带功能失调 33
三、气血失调 34
四、胞宫、胞脉、胞络受损 36
五、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 36
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诊断概要 38
第一节 四诊概要 38
一、问诊 38
二、望诊 40
三、闻诊 41
四、切诊 42
第二节 辨证要点 43
一、常用辨证方法 43
二、经、带、胎、产病的辨证要点 48
第三节 辨病与辨证 49
一、病、证、症 49
二、辨病、辨证 49
第六章 妇科疾病的治疗 51
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 51
一、调理气血 51
二、调理脏腑 53
三、调理经脉、胞宫 57
四、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轴 59
第二节 常用外治法 60
一、熏洗法 60
二、冲洗法 60
三、纳药法 60
四、贴敷法 61
五、宫腔注入法 61
六、肛门导入法 61
七、中药离子导入法 61
八、针灸疗法 62
附:妊娠忌药歌 62
妊娠禁针穴位歌 62
第七章 预防与保健 63
一、青春期与月经期 63
二、新婚期 64
三、孕、产、哺乳期 65
四、中年期 67
五、围绝经期 67
六、老年期 68
各论 69
第八章 月经病 69
第一节 月经先期 70
第二节 月经后期 75
第三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82
第四节 月经过多 87
第五节 月经过少 92
第六节 经期延长 97
第七节 经间期出血 102
第八节 崩漏 106
第九节 闭经 115
第十节 痛经 125
第十一节 经行头痛 134
第十二节 经行吐衄 139
第十三节 经行泄泻 143
第十四节 经行浮肿 147
第十五节 经行乳房胀痛 150
第十六节 经行情志异常 154
第十七节 绝经前后诸证 158
第十八节 经断复来 165
第九章 带下病 170
第十章 妊娠病 178
第一节 恶阻 179
第二节 妊娠腹痛 184
第三节 异位妊娠 189
第四节 胎漏 196
第五节 胎动不安 200
第六节 堕胎、小产 205
第七节 滑胎 209
第八节 胎萎不长 214
第九节 子悬 219
第十节 子满 222
第十一节 子肿 225
第十二节 子晕 230
第十三节 子痫 234
第十四节 子嗽 238
第十五节 妊娠小便淋痛 241
第十六节 妊娠身痒 245
第十七节 妊娠贫血 248
第十八节 胎位不正 252
第十一章 产后病 255
第一节 产后血晕 257
第二节 产后血崩 261
第三节 产后腹痛 265
第四节 产后痉病 269
第五节 产后发热 272
第六节 产后身痛 278
第七节 产后恶露不绝 283
第八节 产后小便不通 288
第九节 产后小便淋痛 293
第十节 产后小便频数与失禁 297
第十一节 产后大便难 301
第十二节 产后汗证 305
第十三节 缺乳 309
第十四节 产后乳汁自出 314
附:回乳 318
第十五节 产后抑郁 318
第十六节 产后血劳 322
第十二章 妇科杂病 327
第一节 不孕症 327
第二节 阴挺 334
第三节 妇人腹痛 339
第四节 妇人癥瘕 345
第五节 阴痒 352
第六节 阴疮 357
附录:常用方剂 363
主要参考书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