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历史考察 3
第1章 概述 3
1.1 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 3
1.2 两种核算体系 10
第2章 国民收入(所得)核算回顾 17
2.1 西方国家国民收入核算 17
2.2 美国计算国民收入的历史 34
2.3 英法两国的国民经济核算 40
2.4 旧中国国民所得核算 48
第3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综合平衡统计 55
3.1 工农业总产值调查方案 55
3.2 工农业总产值及劳动就业状况调查 56
3.3 东北地区着手研究试算国民收入 60
第4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综合平衡统计 61
4.1 编制居民货币收支平衡表,计算社会购买力 61
4.2 试算国民收入 61
4.3 反映积累与消费,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财政支出与基建拨款的比例 63
4.4 学习国外综合平衡统计经验,建立国民经济平衡表 64
4.5 省、市、自治区试算国民收入 65
第5章 “大跃进”时期的综合平衡统计 66
5.1 召开全国综合平衡统计会议,部署地区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工作 66
5.2 建立综合财政统计 67
5.3 初步探讨国民经济平衡统计的几个方法问题 70
5.4 初步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民收入生产、消费、积累的发展变化规律 71
5.5 编辑《我国国民经济问题研究资料》,研究生产与建设的关系 72
5.6 挫折与教训 73
第6章 调整时期的综合平衡统计 76
6.1 加强综合平衡研究工作 76
6.2 整理专题分析资料 78
6.3 总结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国民收入生产、积累和消费的发展变化情况 84
6.4 反映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开始全面好转 87
6.5 研究1953年以来的积累和消费问题 87
6.6 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 88
第7章 十年动乱中综合平衡统计几乎被取消 89
7.1 从近乎停顿到局部恢复 89
7.2 城乡人民生活调查 89
第8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综合平衡统计的新发展 91
8.1 拟定国民经济平衡表 91
8.2 编制投入产出表,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比例关系 94
8.3 恢复综合财政统计,全面反映资金平衡 98
8.4 建立第三产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99
8.5 国民收入统计有所加强,并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 102
8.6 专题研究 103
8.7 地区经济对比分析 107
第9章 20世纪80年代关于国民经济核算几个主要问题的大讨论 110
9.1 国民收入功不可没(1980年1月) 110
9.2 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1981年5月) 131
9.3 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积累加消费会超过国民收入吗(1982年3月) 144
9.4 再谈积累加消费是否超过国民收入问题(1983年3月) 153
9.5 严格控制投资规模,防止积累率继续回升(1983年6月) 156
9.6 第三产业统计问题初探——兼论国民经济总量指标(1985年2月) 160
9.7 浅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几个问题(1986年10月) 175
9.8 对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相互关系的几点认识(1987年11月) 196
9.9 关于分配核算问题(1988年3月) 213
9.10 改进工业统计的几点看法(1988年7月) 237
9.11 要加强工业企业的收益分配统计(1988年8月) 251
9.12 如何消除价格变动因素来核算工业发展速度(1988年9月) 256
9.13 关于统计核算转轨核变型的几点认识(1988年12月) 264
9.14 对当前我国经济状况的剖析(1989年2月) 276
9.15 商品经济核算模式的有益试点——读黑龙江省试点总结(1989年4月) 276
9.16 试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1990年3月) 282
9.17 要使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牢固化——读天津总结(1990年3月) 297
9.18 关于宏观经济分析的几个问题(1990年4月) 302
9.19 消费结构、水平的初步分析(1994年5月) 333
9.20 投资结构、规模的初步分析(1994年6月) 340
第10章 20世纪90年代实行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352
10.1 三个阶段 352
10.2 新体系 353
10.3 两项建议(1991年11月) 373
10.4 方法改进与组织保证(1991年12月) 380
10.5 从五笔大账看宏观经济(1994年9月) 401
第11章 21世纪初着重提高数据质量,着手绿色核算试验性研究 405
11.1 着重提高数据质量 405
11.2 着手绿色核算试验性研究 406
11.3 专题研究 407
第12章 评价 408
12.1 主要问题 408
12.2 改进意见 416
下篇 展望 427
第13章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行绿色核算 427
13.1 科学发展观驱动着绿色核算 427
13.2 绿色核算的含义 429
第14章 绿色核算的模式 431
14.1 联合国提出的核算框架和方法 431
14.2 中国绿色核算框架的设想 434
第15章 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探讨绿色GDP核算 438
15.1 绿色核算是传统核算的扩展与延伸 438
15.2 经济理论和核算理论支持着绿色GDP核算 439
15.3 国际核算状况指引着绿色GDP核算 440
15.4 国内核算状况激励着绿色GDP的核算 444
第16章 开放式的绿色核算 446
16.1 开放式绿色核算是封闭式绿色核算的延伸 446
16.2 两种核算范围和公式 447
16.3 核算步骤 449
16.4 初步案例 449
第17章 环境成本、效益 453
17.1 环境成本的基本属性 453
17.2 环境成本的必要性 454
17.3 环境成本的可测性 454
17.4 环境效益的迫切性 455
第18章 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核算 457
18.1 自然资源状况,总量较多,人均很少,利用率低 457
18.2 理论和方法 458
第19章 环境质量退化成本核算 465
19.1 环境状况 465
19.2 核算范围与方法 467
19.3 2000年我国46个城市环境质量退化成本核算的实例 470
第20章 发挥绿色核算的功能 474
20.1 46个城市的绿色核算 474
20.2 绿色核算的功能 475
第21章 保障绿色核算 479
21.1 组织起来,协力研究绿色核算 479
21.2 设立适当机构,配备一定人员,拨付适量经费 480
21.3 夯实宏观绿色核算的基础——企业绿色核算 480
21.4 完善领导政绩考核指标 481
结束语 483